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安禄山专制三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反,独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密谋,自余将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来,屡飨士卒,秣马厉兵而已。会有奏事官自京师还,禄山诈为敕书,悉召诸将示之曰:“有密旨,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诸君宜即从军。”众愕然相顾,莫敢异言。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大同;诸将皆引兵夜发。
        诘朝,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扇动军人者,斩及三族!”于是引兵而南。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禄山先遣将军何千年、高邈将奚骑二十,声言献射生手,乘驿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杨光朔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状。东受降城亦奏禄山反。上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未之信也。
        庚午,上闻禄山定反,乃召宰相谋之。杨国忠扬扬有得色,曰:“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上以为然,大臣相失色。上遣特进毕思琛诣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各简募数万人,随便团结以拒之。辛未,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上问以讨贼方略,常清大言曰:“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上悦。壬申,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猝闻范阳A兵起B远近C震骇D河北皆禄山统内E所过F州县望风瓦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驾,字面意为车驾晚出,在古代指帝王死亡的讳辞,“驾崩”一词与其意思相同。
        B.遽,意为急忙、马上,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意义相同。
        C.甲子,在文中是干支纪日,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相配来纪日,六十次一循环。
        D.顾,看,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中的“顾”意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屡次在皇帝面前说安禄山将要造反,皇帝不听。杨国忠又用事激怒安禄山,加快他的造反进度。
        B.安禄山趁着有入朝奏事的官员从京师回来,假造皇帝敕书,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号令诸将,诸将虽惊愕但不敢反对,最终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兵士在范阳起兵。
        C.天下承平已久,安禄山谋反之时上下震惊,一直等到太原城、东受降城上奏时,玄宗还认为这是痛恨安禄山的人故意编造陷害,不相信真有其事。
        D.封常清认为,如今谋反的只是安禄山,将士们并不想谋反,天下久安,所以人人害怕叛军,但若他跃马挥师渡过黄河,不出几天就可平定叛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余将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来,屡飨士卒,秣马厉兵而已。
        (2)上遣特进毕思琛诣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诣河东,各简募数万人,随便团结以拒之。
        14.请结合材料,分析玄宗君臣的哪些表现预示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及唐军的败象。(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DE
        【解析】正确断句为: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
        11.C【解析】“十二天干与十地支”说法错误,应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
        12.D【解析】认为“谋反的只是安禄山,将士们并不想谋反”的是杨国忠,不是封常清。
        13.(1)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对安禄山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喂饱战马,磨利兵器感到奇怪。
        [4分。莫之知:宾语前置;怪,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觉得……奇怪;飨,招待、款待;“莫之知”“怪”“飨”各1分,大意1分。]
        (2)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前往东京,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各自挑选招募数万人,各随便利组织兵丁,以便抵御叛军。
        [4分。诣,前往;简,选择、挑选;随便,随便利,便宜行事,古今异义词;“诣”“简”“随便”各1分,大意1分。]
        14.①主上轻信,玄宗对安禄山过于信任,直至安禄山谋反仍不相信;②大臣不和,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和已久;③将领轻敌,封常清对敌情的预估不足,盲目自信。[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安禄山兼任三道节度使,暗怀谋反之心已将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所以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适逢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多次上言说安禄山要谋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又多次做出种种事情激怒安禄山,想让他立刻反叛以取得玄宗的信任。安禄山于是决定马上举兵反叛,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那承庆等人秘密谋划,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对安禄山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喂饱战马,磨利兵器感到奇怪。适逢有入朝奏事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敕书,把将领都招来告诉他们说:“皇帝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你们应该听从我的指挥,随军行动。”众将领听完后都十分惊愕,互相看而没有敢反对的。十一月,甲子(初九),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反叛。安禄山又命令范阳节度副使贾循留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留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卫大同;其余的将领都率兵深夜出发。
        第二天早晨,安禄山出蓟城南门,召集全军检阅誓师,以讨伐杨国忠作为名号,在军中发文告说:“谁要是煽动兵士反对这一行动,灭杀他的三族!”然后率兵向南进军。安禄山坐着铁车,精锐步骑兵浩浩荡荡,战尘千里,鼓角震地。当时唐朝国内长治久安,老百姓几代没有经过战争,猛然得知范阳起兵,远近惊骇。河北地区都在安禄山的统辖之内,所以叛军经过的州县听到风声后都瓦解分裂,郡守与县令有的大开城门迎接,有的弃城逃命,有的被叛军俘虏杀害,没有人敢抵抗。安禄山先派将军何千年、高邈率领奚族骑兵二十名,声称是向朝廷进献射生手,乘驿马到太原。乙丑(初十),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副留守杨光糊出城迎接,被劫持而去。太原向朝廷详细报告了这一情况。东受降城也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玄宗还认为这是痛恨安禄山的人故意捏造事实,不相信真有其事。
        庚午(十五日),玄宗得知安禄山确实率兵造反,才召来宰相商议应变之策。杨国忠得意扬扬地说:“现在要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所部将士都不想反叛。不过十天,一定会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到皇帝行幸所至的地方。”玄宗信以为然,大臣们听后互相看都大惊失色。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前往东京(即今河南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各自挑选召募数万人,各随便利组织兵丁,以便抵御叛军。辛未(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玄宗询问他平叛的计策,封常清夸大其辞地说:“现在因为天下太平已久,所以人人看见叛军都十分害怕。但事情有逆有顺,形势会突然改变,我请求立刻到东京,打开府库,召募勇士,然后跃马挥鞭渡过黄河,用不了几天就会把逆贼安禄山的头颅取下献给朝廷!”玄宗大喜。壬申(十七日),(玄宗)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当天就乘驿马到东京募兵,十天募得六万人;然后毁坏河阳桥,准备抵御叛军的进攻。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魏主以浩监秘书事》
        《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表《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百战奇略·车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李克用攻罗弘信》
        《温公家范》《韩非子·用人》《闰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
        《武灵王平昼闲居》《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
        《资治通鉴·汉纪十九》《进,与操遇于赤壁》《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
        《蔡邕被害》《甲寅,魏人百道攻城》《读通鉴论·梁元帝》
        《丞相嘉奏封事曰》《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资治通鉴·晋王还晋阳》
        《陈敬瑄恶顾彦朗与王建相亲》《赵奢论税》
        《仇香劝陈元》《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颉利益衰,国人离散》《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汉和帝以大司农沛国徐防为司空》《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初,上令白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汉诸葛亮闻曹休败》
        《泰博学,善谈论》(二)《泰博学,善谈论》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刘备纳贤》
        《资治通鉴·后周纪三》《项羽下梁地十余城,闻成皋破,乃引兵还》
        《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赵简子置后》
        《帝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
        《或上言秦府旧兵》《帝深疾浮华之士》
        《太元八年,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都下震恐》资治通鉴《赵武灵王爱少子何》
        《汉王与楚大战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穆公亡马》
        陆贾著《新语》《贾谊献策》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