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乔允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乔允升,字吉甫,洛阳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太谷知县。以治行高等征授御史。历按宣、大、山西、畿辅,并著风采。三十九年,大计京官。允升协理河南道,力锄匪类。而主事秦聚奎、给事中朱一桂咸为被察者讼冤。察疏犹未下,允升虑帝意动摇,三疏别白其故,且劾吏部侍郎萧云举佐察行私,事乃获竣,云举亦引去。寻迁顺天府丞,进府尹。齐、楚、浙三党用事,移疾归。天启初,起历刑部左、右侍郎。三年,进尚书。魏忠贤逐吏部尚书赵南星,廷推允升代。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崇祯初,召拜故官。时讼狱益繁,帝一切用重典。允升执法不挠,多所平反。二年冬,我大清兵薄都城,狱囚刘仲金等百七十人破械出,欲逾城,被获。帝震怒,下允升及左侍郎胡世赏、提牢主事敖继荣狱,欲置之死。中书沈自植乘间摭劾允升他罪,章并下按问。副都御史掌院事易应昌以允升等无死罪,执奏再三,帝益怒,并下应昌狱,镌佥都御史高弘图、大理寺卿金世俊级,夺少卿周邦基以下俸,令再献。弘图等乃坐允升绞,而微言其年老可念。帝谓允升法当死,特高年笃疾减死,与继荣俱戍边,世赏赎杖为民。尚书胡应台等上应昌罪,帝以为轻。杖郎中徐元嘏于廷,镌应台秩视事,应昌论死。四年四月,久旱求言,多请缓刑,乃免应昌及工部尚书张凤翔、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都督李如桢死,遣戍边卫。允升赴戍所,未几死。允升端方廉直,扬历中外,具有声绩,以诖误获重谴,天下惜之。
        (节选自《明史•乔允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
        B.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
        C.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
        D.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既而给事中薛国观劾允升/主谋邪党诏落职闲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等,也称高第,旧时指各级考试或者官员政绩考察列入优等。
        B.畿辅,畿指京畿,辅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合指京都周围的地区。
        C.移疾,也称移病,旧时指官员向皇帝上书称病,请求辞官离职。
        D.御史,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负责监察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允升才能出众,政绩卓著。任太谷知县因政绩考核优等被提拔为御史,巡査京郊等地,都以风采出名。
        B.乔允升秉公办事,性情坚毅。发现秦聚奎等人蒙冤,多次上书皇帝表明原因,后得到皇帝的支持和肯定。
        C.乔允升性格刚宜,执法不屈。崇祯初年诉讼案件繁多,刑罚过重,乔允升坚持公平办案,平反很多案件。
        D.乔允升受累获罪,戍边去世。皇帝因京城囚犯越狱事大发雷霆,乔允升被罚戍边,因年高有病,不久去世。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书沈自植乘间摭劾允升他罪,章并下按问。
        (2)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3)(广)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4.乔允省为官政绩卓著,为何还向皇帝上书称病,请求辞官离职?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A
        11.D
        12.B
        13.(1)中书沈自植乘机搜集材料弹劾乔允升其他罪行,奏章一并下发查究审问。
        (2)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安。
        (3)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14.(1)齐、楚、浙三党专权,他上书称病辞职回乡。(2)被魏忠贤视为赵南星的同党。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可以翻译为:魏忠贤认为乔允升是赵南星同党,一并驱逐提议的人,乔允升又上书称病归家。随后给事中薛国观弹劾乔允升主持谋划邪党,下诏落职闲住。
        “忠贤以允升为南星党”中“忠贤”为主语,“以”为谓语动词,“允升为南星党”为宾语,意思是“魏忠贤认为乔允升是赵南星的同党”,结构和意思均完整,应该和下文断开,排除BC;
        “允升”为“主谋邪党”的主语,意思是“乔允升主持谋划邪党”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御史,秦代开始设立的官职”错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可知“御史”一职在秦之前已有。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B.“发现秦聚奎等人蒙冤”错误,原文是“而主事秦聚奎、给事中朱一桂咸为被察者讼冤”,可知蒙冤的不是秦聚奎等人而是被察者。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乘间”:乘机;“摭”:拾取,摘取;“劾”:弹劾;“按问”:审查,讯问。
        (2)“因”,趁机;“狎侮”,戏弄;第二个“坐”通“座”,座位;“诎”通“屈”,理亏,这里有不安的意思。
        (3)“宽缓”,宽厚和缓;“苛”,苛刻;“以此”,因此;“乐为用”,乐于为他所用。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
        根据文中“齐、楚、浙三党用事,移疾归”,可概括出“齐、楚、浙三党专权,他上书称病辞职回乡”;
        根据文中“魏忠贤逐吏部尚书赵南星,廷推允升代。忠贤以允升、南星党并逐主议者允升复移疾归”,可概括出“被魏忠贤视为赵南星的同党”。
        参考译文:
        乔允升,字吉甫,洛阳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授官太谷知县。因政绩优异,被征召授官御史。先后巡按宣、大、山西、京郊地区,都以风采出名。三十九年,考核京城官员。乔允升协助治理河南道,极力铲除行为不端的人。而主事秦聚奎、给事中朱一桂都为被察办的人诉讼冤情。察办的奏疏还没有下发,乔允升担心皇帝心意动摇,三次上疏分别表明原因,而且弹劾吏部侍郎萧云举辅佐审察时以私心行事,事情才得以结束,萧云举也引咎辞职而去。不久升任顺天府丞,升府尹。齐、楚、浙三党专权,他上书称病辞职回乡。天启初年,起用他先后任刑部左、右侍郎。三年,升尚书。魏忠贤驱逐吏部尚书赵南星,朝廷推荐乔允升取代任职。魏忠贤认为乔允升是赵南星同党,一并驱逐提议的人,乔允升又上书称病归家。随后给事中薛国观弹劾乔允升主持谋划邪党,下诏落职闲住。崇祯初年,召乔允升任原官。当时诉讼案件更繁多,皇帝一切采用重刑。乔允升执法不屈,平反很多案件。二年冬,我大清兵逼近京城,狱囚刘仲金等一百七十人砸开刑具出狱,想翻过城墙,被捕获。皇帝震怒,将乔允升及左侍郎胡世赏、提牢主事敖继荣关入牢狱,想置他们于死地。中书沈自植乘机搜集材料弹劾乔允升其他罪行,奏章一并下发查究审问。副都御史掌院事易应昌以为乔允升等人无死罪,再三坚持上奏。皇上更加生气,连易应昌一起下狱,降佥都御史高弘图、大理寺卿金世俊的官阶,夺去少卿周邦基以下的俸禄,命令再次审讯。高弘图等人将乔允升判罪绞刑,而隐微提及他年纪老了可以顾念。皇帝说乔允升按刑法应当处死,只是年高多病减去死罪,与敖继荣等人都戍守边关,胡世赏赎罪杖责为民。尚书胡应台等人上奏易应昌罪状,皇帝以为太轻。在朝廷上杖打郎中徐元嘏,降胡应台俸禄就职办事,易应昌处以死刑。四年四月,长久大旱寻求直言,多次请求缓刑,才免除易应昌以及工部尚书张凤翔、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都督李如桢死罪,流放边地戍守。乔允升赶往边地戍所,不久死去。乔允升端庄清廉正直,在朝廷内外任官,都有声誉政绩,因失误而遭重罪,天下人都怜惜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崔亮传》(二)《明史·叶伯巨传》
        《明史·西番诸卫》《明史·刘体乾传》(二)
        《明史·吕大器传》(二)《明史·费宏传》(四)
        《明史·李文忠传》《明史·刘球传》《明史纪事本末·麓川之役》
        《明史·徐光启传》(二)《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户韵》《程本立传》
        《明史·黄孔昭传》《明史·王彰传》
        《明史·杨继宗传》(二)《明史·张居正传》(二)
        《明史·本纪九》《明史·开济传》
        《明史·俞大猷传》《明史·戚继光传》(四)
        《明史·马孟桢传》(二)《明史·马孟桢传》(一)
        《明史·金铉传》《明史·马永传》(二)
        《明史·万元吉传》《明史·李秉传》
        《明史·胡松传》《明史·周忱传》(二)
        《明史·徐九思传》《明史·王世贞传》(二)
        《明史·杨守陈传》《明史·林俊传》(二)
        《明史·熊概传》(三)《明史·太祖本纪》
        《明史·邹维琏传》《明史纪事本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
        《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明史·本纪九》《明史·周敬心传》
        《诈疾平叛》《明史·戚继光传》(三)
        《明史·刘熙祚传》《明史·金兴旺传》
        《明史·朱能传》《明史·李敏传》
        《明史·任礼传》《明史·俞谏传》
        《明史·魏骥传》(二)《明史·齐之鸾传》
        《明史·于谦传》(三)《明史·秦良玉传》(二)
        《明史·赵南星传》(二)《明史·翁大立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