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
涉园记
【明】陈洪绶①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②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③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阔④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⑤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⑥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壁人,明末画家。②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槎(chá)庵来先生,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④搴(qiān)霞阁:阁名。⑤绮绾:交错盘绕。⑥惟:思,考虑。
4. 根据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能广其意( )
②历十余年( )
③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 )
④凡数十改易( )
5. 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此 非 涉 之 之 久 陈 迹 不 留 新 意 自 启 能 若 是 乎 哉?
6. “涉园”的建设过程中,哪些事反复多次才得以完成?请简要概括。
7. 结合文本、注释与小贴士,探究园名“涉”的丰富含义。
小贴士 【涉】①徒步渡水,趟水。②经历。③进入。④涉猎,学习。⑤关连,牵涉。⑥姓。(《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8. 陈洪绶兄弟造园的经验也适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体验,以“从‘造园’到‘________’”为题,写一个议论性片段。150字左右。
【答案】
4. ①. 扩大 ②. 经过 ③. 合适,适宜 ④. 总共,共
5. 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6. 种植花木(种植、调整花木使与地宜);为屋设计(反复修改为屋设计使与树宜);凿池开溪(不断调整池、溪位置使与地、树宜)
7. “涉”,其一“进入”,典出“日涉成趣”,每天进入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其二是“经历”,不断实践,不断发现,反复修改,推陈出新;其三是“学习”,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懂得为学经世之道。
8. 示例1:从“造园”到“为学”——陈洪绶兄弟造园历十余年,从规划到建筑,从花木到池溪,都精挑细选,反复调整。可见要做好一件事,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改进。为学亦如此。首先,学习需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其次,学习需不断实践。“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浸润其中不断改进,才能学有所成。
示例2:从“造园”到“做事”——陈洪绶兄弟在造园过程中,不断调整原来种植的花木、开凿的池塘溪流、房屋的建筑设计,才有了涉园的处处相宜。我们做事时,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北宋毕昇发现雕版印刷的不足,于是反复实践,反复调整,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时代在发展变化,“做”的过程中,因时因事而变,方能做成、做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我能够扩大它的意义范围。广:扩大。
(2)句意:经过十多年。历:经过。
(3)句意:一定要确保和这个地方相适宜才停止。宜:合适,适宜。
(4)句意:动工前总共要经过数十次图纸修改。凡:总共,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陈迹不留”和“新意自启”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它们的前后都应断开;句意:这要不是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故断句为: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原文“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可知,种植花木时,适时调整花木,使其与地相宜;结合“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可知,为屋设计时,反复修改,使得屋与树相适宜;结合“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可知在凿池开溪时,也要不断地调整改善,使得池和溪的位置与地以及树相适宜。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结合注释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以及小贴士③“进入”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进入。
结合本文“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可知,园子因为经过不断的修改调整,最后才有了新的意蕴,“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的意思:这要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再结合小贴士里的②“经历”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经历,不断实践,不断发现,反复修改,推陈出新。
结合本文“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可知,作者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仔细观察学习的效果,培养品德,以善良为乐,懂得为学经世之道,结合小贴士④“涉猎,学习”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学习,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懂得为学经世之道。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观点明确,合理即可。
例如:从“造园”到“做人”——陈洪绶对于园子的名字意思的思考不同于其他人,而是会拓宽范围,探求多种意思,他的这种不随大流,不盲从,能独立思考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他们兄弟在造园过程中,没有追求多快好省,而是脚踏实地,长时间地去尝试,去调整,追求完美。我们做人也应该脚踏实地,严于律己,尽自己的能力最好每件事情,正如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他才会受到世人敬仰。陈洪绶他们兄弟每天坚持读书,拓宽见识,学习为学经世之道,这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爱学习,勤学习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相反,如果我们没有个人独立思考的习惯,做事不踏实,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还很懒惰,那么我们将无立足之地。
参考译文:
涉园,是我的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顺便请槎庵为家园取了这个名。庚午建了一厅堂,一个亭子,两个贯通的池塘,我很高兴地记下。我回想先生给它命名的时候,大家认为只是选取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日涉成趣”的意思。我能够扩大它的意义范围,应当不只是这样。回想起我十岁,我的哥哥十五岁时,在园子前面的搴霞阁中读书,平日里我们喜欢园子里的七棵樟树,周围有桑树与柘树,又有蔬菜瓜果交错盘绕在上面,幽静空旷像精心设计的一样,上上下下都各自生长着,我在这里建造了一个亭馆来居住。最终因为它的地势幽深旷远或高或低,我选取了长得茂密稀疏和高大矮小的好的树木,园中的花木,非奇花异木不种植。一天进入到园子里,有时会种上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种植一些花木;一天进入到园子里,有时会拔掉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拔掉一些花木。直到它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协调才不改变而去种植它,经过十多年,这里的树木粗壮茂盛很值得看,根基深厚牢固却不拔掉的,一定会种植并适时地修剪,确保和这个地方相适宜才停止。建造房子,那么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都要先画图来规划好,动工前总共要经过数十次图纸修改,一定要与周边树木相适宜才决定下来。开凿池塘,那么一会儿去东面,一会儿去西面,随时开凿随时闭塞,将田地变成小溪的有十几次,一定要确保和这个地方以及这里的树木相适合之后才完成。这要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
对于园子来说,是小事,能把它当作园子,是要穷尽技艺的,不是每天去到园子里就不能做到这样,好的学业难道不是每天都去学习才这样的吗?所以每天阅读经史、每天了解古今,我愿意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经过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并且仔细观察学习的效果,培养品德,以善良为乐,懂得为学和处世,每天早晚都要好好研究不停止,能做到像这样精心选择不随意改变,所作所为合乎时宜是最好的。然而不每天阅读经史、每天了解古今,能这样吗?我愿意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