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①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以为得上意。又傅昭仪②及子济阳王康爱幸,逾于皇后、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
“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养其心,休烈盛美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佑焉。
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而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也!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诗·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③,盖至德之本也。《传》曰:‘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馀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已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唯陛下戒之,所以崇圣德也!
臣又闻室家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始乎《国风》,原情性以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以防未然也;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嫡长之位,礼之于内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嫡而卑庶也,嫡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正体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传》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注】①汉元帝刘爽(shì),汉宣帝刘询的长子。②汉朝嫔妃最高封号,仅次于皇后。③出自先秦《大雅·文王》,意为“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B.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C.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D.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帝: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帝王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B.嗣位: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继承、接替。我国封建王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制。
C.比周:既指结党营私,也有集结,聚合之意。文中指乖巧之徒不敢结党营私。
D.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后用阼阶指皇帝登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臣下向皇帝有所陈述的一种文书,匡衡在此疏中直言上谏,纠正朝廷不正风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臣子不能发扬光大先帝的盛大功业,反而抨击过去的法令规章不可用,制度反反复复更改,导致在下位的人发生纠纷,官吏和平民无所遵信。
C.匡衡引用《诗经》《传》中的句子,告诫君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警惕自己,修养性情,使陛下的圣德更为崇高。
D.以区别对待嫡子和庶子的加冠礼为例,匡衡意在劝诫君王只有家庭端正,天下才能安定的道理,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
(2)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
14.文末匡衡为什么要引用《传》中“正家而天下定矣”这句话来劝诫君王?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0.C
11.A
12.C
13.(1)但愿陛下仔细回顾世代相继的事业,留意遵守先帝的法制,弘扬先帝的功业,来使臣僚的心安定。
(2)如果应当亲近的反而疏远,应当尊崇的反而轻视,那么乖巧邪恶的奸人就会乘机而动,使国家混乱。
14.①当时君王随意变更旧制,臣子们各怀鬼胎,官吏和百姓无所遵信,法制被破坏。
②君王因为私心而置尊卑纲常于不顾,使得嫔妃、皇子们不甘其位。
③君王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弱点,放纵了臣子和皇家,社会风气被带坏。
参考译文:
元帝喜好儒家的学说和文章辞语,对宣帝的法令制度多有改变;谈论政事,提出建议的人,多数都被召见,每个人都认为受到皇帝的注意。这时候,傅昭仪和她的儿子济阳王刘康受到元帝特别的宠爱,超过皇后和皇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书说:
“我听说治乱安危的关键,在于人主是不是慎重用心。接受天的旨意的君王,致力于开创大业,世代相承,使它无穷无尽地传下去。而继任的君王,心思要放到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恩德功勋上。从前,周成王继承王位之后,追思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的道理来培养自己的心性,把美好的声誉和荣耀都归功于两位先王,而不敢自己居功,因此,上天享受他的供品,鬼神也都保佑他。
陛下圣明的恩德像天一样覆盖大地,像爱护儿女一样爱护四海之内的百姓,可是阴阳没有调和,奸诈邪恶也没有禁止,这大概是因为臣子未能发扬光大先帝的盛大功业,反而争先恐后地抨击过去的法令规章不可用,一定要加以改变,改变的制度无法执行只好再恢复原状,因此在下位的人发生纠纷,官吏和平民无所遵信。我常在内心痛恨,国家放弃了人心所乐的已成功业,而白白去做那些纷乱的事情。但愿陛下仔细回顾世代相继的事业,留意遵守先帝的法制,弘扬先帝的功业,来使臣僚的心安定。《诗经•大雅》说:不要忘记祖先的教诲,努力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是达到德的根本方法。《诗传》说:“知道应喜爱什么,应厌恶什么,使性情变好,圣王的道路就到达了。‘修养性情的方法,必定要知道自己的长处而弥补自己的缺欠,聪明通达的人警惕苛察,见识不广的人警惕被蒙蔽,勇猛刚强的人警惕过于暴烈,仁爱温良的人警惕没有决断,恬淡安静的人警惕贻误时机,胸襟广阔的人警惕疏忽大意。必须了解自己所应当注意纠正的缺失,以大义来弥补它,这样才能达到万事和谐的美好境界,那些伪善的乖巧之徒才无法结党,企望挤进朝廷。务请陛下警惕自己,使陛下的圣德更为崇高。
“我又听说家庭如果安详和睦,天下自然治理得好,所以《诗经》开始于《国风》,《礼记》开头就讲冠礼、婚礼。用《国风》开头,追溯性情的根本来表明人伦之间的关系;用冠礼、婚礼开头,为安详的家庭奠立基础,以防患于乱起之前;所以圣明的君王必须慎重处理妃嫔与皇后之间的关系,注意区分嫡子与庶子的不同地位,把礼仪纳入自己家内。卑者不能超越尊者,新人不能排在旧人之前,这样才合乎人情,理顺阴气;以嫡子为尊,庶子为卑,嫡子成年举行加冠礼时,在高台上隆重举行,使用甜酒祝贺,其他的儿子不能用这种仪式,这是用来显示嫡子尊贵,使立于无可怀疑的地位。不仅仅是表面的礼节仪式而已,而是内心对待嫡子与其他儿子截然不同,所以用礼仪把真情显露于外。圣人的一举一动,和谁欢宴娱乐,和谁亲近,都要使尊贵卑贱有一定次序,那么百姓都会自我修养,顺从归化。如果应当亲近的反而疏远,应当尊崇的反而轻视,那么乖巧邪恶的奸人就会乘机而动,使国家混乱。所以圣人谨慎防范开头,禁止于乱起之前,不因私人恩情伤害正大的原则。《易传》说:家庭端正,则天下就安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