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资治通鉴·秦之始伐赵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之始伐赵也,魏王问于大夫,皆以为秦伐赵,于魏便。孔斌①曰:“何谓也?”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承敝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又属其良将,何敝之承!”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魏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②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子顺者,孔子六世孙也。初,魏王闻子顺贤,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子顺曰:“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蔬食饮水,吾犹为之。若徒欲制服吾身,委以重禄,吾犹一夫耳,魏王奚少于一夫!”使者固请,子顺乃之魏,魏王郊迎以为相。子顺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诸丧职者咸不悦,乃造谤言。文咨以告子顺。子顺曰:“民之不可与虑始久矣!古之善为政者,其初不能无谤。子产相郑,三年而后谤止;吾先君之相鲁,三月而后谤止。今吾为政日新,虽不能及贤,庸知谤乎!”文咨喜曰:“乃今知先生不异乎圣贤矣。”子顺相魏凡九月,陈大计辄不用,乃喟然曰:“言不见用,是吾言之不当也。言不当于主,居人之官,食人之禄,是尸利素餐,吾罪深矣!”退而以病致仕。人谓子顺曰:“王不用子,子其行乎?”答曰:“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遂寝于家。新垣固请子顺曰:“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子顺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五)[注]①孔子后人,名斌,字子顺。②呴呴,xǔ,怡然自乐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B.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C.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D.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呴呴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 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与卿、士都为先秦官阶名。完璧归赵后,蔺相如任上大夫,不如廉颇的上卿职位高。
        B.夺,文中意为削除,与陟、黜、革、褫、废、替在古代汉语里都有罢免、撤职的意思。
        C.伊、吕,即伊尹和吕望,分别是商汤和周武王的辅臣,皆有大功而并称,也泛指辅弼之臣。
        D.三晋,战国时,晋分为三——韩赵魏。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文中指韩赵魏三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伐赵,大夫们都认为于魏有利,孔斌不同意,以燕雀为喻批评其麻木短视。
        B.孔斌的做法触动了庸官厚禄者的利益,受到了这些人的诽谤,但他毫不在意。
        C.孔斌感慨自己在魏国没有符合魏王的心意,建成特殊的业绩,因此引咎辞职。
        D.孔斌以伊挚、吕望为例,意在说明六国灭亡是大势所趋,任何人也无力挽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王能信用吾道,吾道固为治世也,虽蔬食饮水,吾犹为之。
        (2)行将何之?山东之国将并于秦;秦为不义,义所不入。



        答案:
        10.D 
        11.B 
        12.C 
        13.(1)如果大王能够信任采用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本来就是用来安邦治世的,哪怕是让我吃蔬菜、喝白水,我也心甘情愿去做。 
        (2)我还能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的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而秦国所行的都是不义之举,为了维护道义,我绝不能去秦国。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燕雀在屋檐筑巢,母子间相互喂食,叽叽喳喳叫得很欢乐,都觉得自己非常安全。等到灶台上突然失火,整栋房屋都将被焚毁,燕雀们仍然是面不改色,不知灾祸很快就要殃及自身。 
        “子母相哺”是主谓结构,“子母”作“相哺”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均是主谓结构,句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前后应断开,排除B。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与陟、黜、革、褫、废、替在古代汉语里都有罢免、撤职的意思”错误,“陟”,意思是“晋升”,不是“罢免、撤职”之意。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此引咎辞职”错误,以偏概全,结合原文可知,孔斌自行隐退原因有二:一是没做出什么特别的善政,二是在不治之症面前,是不可能会有良医的,即面对秦国的野心,孔斌也无能为力。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信用”,信任采用;“固”,本来;“吾道固为治世也”,为判断句;“虽”,即使;“蔬食”,让……吃蔬菜。 
        (2)得分点:“之”,到;“行将何之”,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行将之何”;“山东”,崤山以东;“将并于秦”为被动句,“于”,介词,被;“义”,维护道义。 
        参考译文 
        秦军伐赵之初,魏安王就此事向群臣征求应对之策,群臣皆认为秦军伐赵对魏国有利。孔斌道:“你们怎么会这么认为?”群臣回答道:“如果秦军取胜,我们就也顺势向其臣服;如果秦军无法取胜,我们就趁其衰败而进攻。”孔斌(字子顺)道:“不是这样的。秦国自孝公以来,就没有打过败仗,现在又有良将白起领兵,怎么还会有衰败之机让我们可趁!”群臣道:“纵使秦军战胜赵军,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害呢?邻国遭到羞辱,正是我们的福气啊!”孔斌道:“秦国,那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一旦战胜赵国,必定还会再攻击别的国家,我担心那时候魏国就要遭受秦国的兵锋了。古人曾经说过:燕雀在屋檐筑巢,母子间相互喂食,叽叽喳喳叫得很欢乐,都觉得自己非常安全。等到灶台上突然失火,整栋房屋都将被焚毁,燕雀们仍然是面不改色,不知灾祸很快就要殃及自身。现在你们这些人还不觉悟,没有想到赵国兵败灭亡后的灾祸会殃及魏国自身,难道人竟然可以像燕雀一样见识短浅吗?”孔斌,是孔子的第六世孙(当为第八世孙)。当初,魏安王听说孔斌贤能,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缎来聘请他为宰相。孔斌道:“如果大王能够信任采用我的思想,我的思想本来就是用来安邦治世的,哪怕是让我吃蔬菜、喝白水,我也心甘情愿去做。如果只是想让我顺从地穿上朝服,给我丰厚的俸禄,那我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老百姓而已,魏王哪里会缺少个老百姓呢!”使者再三邀请,于是孔斌前往魏国,魏安王亲自出城迎接,拜他为宰相。孔斌将宠幸佞臣的官员的权位罢黜,交给贤能的人才,将不能任事的官员的俸禄剥夺,赏给有功的人才。那些失去职位的人都非常不满,于是四处制造毁谤的谣言。文咨将这些话告诉孔斌。孔斌道:“对于一般民众,我们是不能在改革之初就与他们讨论商议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已久了!古代善于处理政事的人,起初都难免会遭到毁谤。子产在郑国担任宰相时,三年后毁谤才停止;我的祖先孔子在鲁国担任宰相时,三个月后毁谤才停止。现在我每天都在推行改革新政,即便能力赶不上古代圣贤,但又何必在乎有人毁谤!”文咨高兴地赞叹道:“到今天我才知道,先生您并不亚于古圣先贤。”孔斌在魏国担任了九个月的宰相,提出的重大建议均不被采用,于是喟然长叹道:“建言不被采纳,说明我的建言是不恰当的。提出的建言在君主看来不恰当,却还要做他的官员,吃他的俸禄,这就叫不做事白吃饭,我的罪过太大了!”于是称病辞官。有人建议孔斌道:“魏王不采用你的建言,你难道不能再到别的国家去吗?”孔斌答道:“我还能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的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而秦国所行的都是不义之举,为了维护道义,我绝不能去秦国。”于是就只在家里休养。新垣固邀请孔斌道:“圣贤所到之处,必定能振兴教化、修明政治。现在您在魏国担任宰相,没听说做出什么特别的善政就自行隐退,真的是有志难酬吗?为什么那么快就辞职呢?”孔斌道:“正是因为没做出什么特别的善政,所以我才要自行隐退。况且,在不治之症面前,是不可能会有良医的。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之心,以道义来事奉它,本来就不能获得安定;拯救危亡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振兴教化!当初伊尹在夏朝为官,子牙在商朝为官,而这两个王朝最终无可救药,难道是因为伊尹和姜子牙不愿意救吗?实在是当时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现在山东各国都已衰败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偏安,二周折腰以朝见秦国,燕国、齐国和楚国也都已屈服。由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就将全部归秦国所有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佑》《资治通鉴·齐纪三》
        《资治通鉴·周纪一》(二)资治通鉴《乙亥,庞勋引兵北渡濉水》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资治通鉴·隋纪·义宁元年六月,己卯》
        《资治通鉴·房玄龄明达吏事》《资治通鉴·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二)《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
        《哀帝建平四年秋八月,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资治通鉴·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
        《资治通鉴·周世宗征伐淮南》《资治通鉴·冬,先零、沈氏羌与诸种羌寇并、凉二州》
        《资治通鉴·唐武宗践祚,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对比
        《资治通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二)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资治通鉴·后周世宗·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
        《资治通鉴·唐纪八·上神采英毅》(二)《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
        《匦》(太后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资治通鉴·唐纪·上将幸东都》
        《资治通鉴·齐州都督齐王祐》《资治通鉴·初,刘备在荆州》
        《资治通鉴·邓骘欲弃凉州》《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资治通鉴·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
        《资治通鉴·虞寄与宝应书》《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
        《资治通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资治通鉴·周纪·吴起才识》
        《资治通鉴·汉纪·建武二年二月》《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资治通鉴·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资治通鉴·魏纪一·正月,武王至洛阳》
        《资治通鉴·魏斯传》《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初,吐蕃自恃其强》《韩休为相》
        《资治通鉴·参狼羌与诸种寇武都》《资治通鉴·刘黑闼传》
        《秦王欲伐齐》《李敬玄之西征也》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
        《资治通鉴·春,三月,乐成》《资治通鉴·张轨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