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文选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谈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称也,余以为不然。夫信公非无才者也。当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已去,而信公以一远郡守,募万余乌合之众,率以勤王,而众不溃,此非有驾驭之术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窜免,间关万死,而后至闽,复能合其众,以收已失之郡邑。而所遣张汴、邹㵯李恒悉败,既再散而再合矣;而举军皆大疫,死者过半,五坡之役,复遇张弘范以败。凡天祥之所用将,皆非恒、范敌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真以至宋。宋自朱仙①之后未有能抽一矢、发一骑而北驰者。元举太山之势以压宋卵,而信公欲以单辞羁身鼓舞其病妇弱息,以与贲、育②之徒抗,盖未接刃而魄先夺矣,虽有韩、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数败而能数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数起而数败,吾不谓其才之不称也。
(节选自《王世贞文选·文天祥论》)
材料二:
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佑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壮其节,又惜其才,留之数年,如虎兕在柙,百计驯之,终不可得。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朱仙: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南,相传岳飞在此大战金兵。②责、育:古代勇士名。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观其从容A伏质B就死C如归D是其所欲E有甚F于生者G可不谓之H仁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关万死”与《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中“间关”词义不同。
B.“皆非恒、范敌也”与《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中“敌”词义相同。
C.“不期而会者”与《归去来兮辞》“帝乡不可期”中“期”词义不同。
D.“兵败身执”中“执”与《离骚》“謇朝谇而夕替”中“替”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咸淳末年,文天祥面对宋朝衰败的危局,挺身而出,招募万余士兵率领他们救援朝廷。
B.文天祥虽然势单力薄,但仍能数败数起,勇于抗击元军,保家卫国的决心坚定不移。
C.元世祖被文天祥的气节和才能折服,扣留文天祥多年并试图招降他,最终没有成功。
D.这两则材料分别批驳了当时针对文天祥的不当言论,都充分论证了文天祥的才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真以至宋。(4分)
(2)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4分)
14.请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文天祥数次失败的原因。(3分)
答案:
10.(3分)BDG
11.(3分)B
12.(3分)D
13.(1)(4分)元朝从北方大漠兴起,凭借武力在海内外称雄,灭掉四十个国家,歼灭女真,直至宋朝。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朝”“歼夷”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自古以来有志之士,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不因成功、失败、顺利、困难动摇他们的决心,君子称之为“仁”。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信”“钝”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3分)①宋朝的大势已去,元朝气势正盛;②军队战斗力不强(将弱士散);③遭遇天灾(瘟疫)。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