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郎先生全集序
袁中道
中郎先生,少具慧业,弱冠成进士,即有集行世。先生诗文,如《锦帆》《解脱》,意在破人之执缚,故时有游戏语;亦其才高胆大,无心于世之毁誉,聊以抒其意所欲言耳。少年所作,或快爽之极,浮而不沉,情景大真,近而不远,而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铦颖,萧萧泠泠,皆足以荡涤尘情。况学以年变,笔以岁老。故自《破砚》以后,无一字无来历,无一语不生动,无一篇不警策。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
嗟乎!自宋元以来,诗文芜烂,鄙俚杂沓。本朝诸君子出而矫之,文准秦汉,诗则盛唐,知人始有古法。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赝鼎伪觚,徒取形似,无关神骨。至先生出而振之,甫乃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一洗应酬格套之习,而诗文之精光始出。如名卉为寒氛所勒,索然枯槁,而杲日一照,竟皆鲜敷。如流泉壅闭,日归腐败,而一加疏渝,波澜掀舞,淋漓秀润。至于今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欲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即方圆黑白相反,纯疵错出,而皆各有所长,以垂之不朽,则先生之功于斯为大矣。
诸文人学子泥旧习者,或毛举先生少年时二三游戏之语,执为定案,遂谓蔑法自先生始。彼未全读其书,又为赝书所荧,无足怪耳。今全集具在,请胸中先粘却“袁中郎”三字,止作前人方为费书所,不尾,宣目助力而谛观之,即未深入,亦可浅尝。有法无法,历然自辨。何乃成心不化,甫见标题,即摇头闭目不观,而妄肆讥弹为也!至于一二步语者流,粗知趋向,又取先生少时偶尔率易之语,效颦学步,其究为俚俗,为纤巧,为莽荡,譬之百花开,而棘刺之花亦开。
先生天纵异才,与世人有仙凡之隔。而学问自参悟中来,出其绪余为文字,实真龙一滴之雨,不得其源,而强学之,宜其不似也。不美不能强之爱,不爱不能强之传。今美而爱,爱而传者,已大可见矣。先生之学,以暗然退藏为主,其所造莫可涯涘。生平作任,冲粹夷雅,同于元气。若得志,可使万物各得其所。
(选自《三袁诗文选译》,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成进士 弱冠:古时指男子二十岁
B.吐于慧舌,写于铦颖 颖:纸张
C.又为赝书所荧 荧:蒙蔽、迷惑
D.出其绪余为文字 绪余:剩余,残余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况学以年变 赵王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
B.甫乃以意役法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则先生之功于斯为大矣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其究为俚俗 吾其还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扬了中郎先生后期创作健而含秀的特点,又没有回避其前期创作中浅白不深刻的缺点,立场客观公正。
B.中郎先生与当时的许多君子,用“文准秦汉,诗则盛唐”的标准纠正了宋元以来诗文杂乱粗浅俚俗的不良风气。
C.选文在评价中郎先生创作特点的过程中,多次运用鲜活而生动的比喻,让抽象难懂的评论语言变得具体而形象。
D.全文简述了中郎先生的创作活动,赞扬了他的文学功绩,贯穿了对中郎先生的深挚情感,质实凝重,文势流畅。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至于今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欲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名卉为寒氛所勒,索然枯槁,而杲日一照,竞皆鲜敷。
(2)先生之学,以暗然退藏为主,其所造莫可涯涘。
答案:
14.B
15.A
16.B
17.至于今/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欲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
18.(1)(这)像名贵的花卉被寒气阻碍,没有生机凋谢枯萎,然而明亮的阳光一照,都竞相开放出鲜艳的花朵。
(2)先生的学问,以深沉地掩藏在心中为主,学问所达的境界是没有人能摸到边际的。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颖:纸张”错误。“颖”,笔尖、笔端。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因为;
B.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然;
C.第一个“则”,连词,就、那么;第二个“则”,连词,却;
D.第一个“其”,代词,文章;第二个“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故选A。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能力。
B.“中郎先生与当时的许多君子”错误。原文为“本朝诸君子出而矫之”,不包括中郎先生。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至于今”,“于今”作“至”的后置状语,联系紧密,不能断开;
“天下之慧人才士”,“慧人才士”指聪明有才华的人,“天下”为其定语,联系紧密,不能断开;
“始知心灵无涯”,“始”副词,作“知”的状语,“心灵无涯”是“知”的宾语,本句主语为前文的“天下之慧人才士”;本句结构相对独立,前后断开;
“搜之欲出”,主语省略,“搜”谓语,“之”宾语,“欲出”补语,本句结构相对独立,前后断开;
“相与各呈其奇”,主语省略,“相与”作谓语“呈”的状语,“其奇”宾语,本句结构相对独立,前后断开;
“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然后”,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人人有一段真面目”主语,“溢露”谓语,“于楮墨之间”后置状语;本句结构相对独立,前后断开。
本句译为:现在天下聪明有才华的人,才懂得心灵的感受没有边际的,搜寻它就越发倾泄而出,于是在一起各自显示自己文章的新奇,并且互相施展自己的变化,然后,人人有一段真实感情流露在笔墨之中。
18.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勒”,阻碍;“索然”,萧索;“杲日”,明亮的太阳;“如名卉为寒氛所勒”,被动句。
(2)“暗然退藏”,深沉地掩藏;“所造”,所达的境界;“涯涘”,边际。
参考译文:
中郎先生小时候天性聪慧,二十岁中了进士,就有文集在世上流传。先生的诗文,像《锦帆集》《解脱集》,意在于冲破别人的束缚,所以偶尔有游戏之语;也是他才高胆大,对于世人的诽谤或赞誉都不放在心上,只是借必插发他所想说的话罢了。少年时写的作品,有的快爽之极,浮华而不深沉,情与景都十分真切,浅近而不深远,然而,却出自灵敏的内心,倾吐于智慧的语言,抒泄于锋利的笔端。清清爽爽,都足以荡涤生活中的平庸感情,消除烦恼。况且学问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文笔因为岁月的推移而成熟。所以从《破砚集》以后的作品,没有一字无来历,没有一句不生动,也没有一篇不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刻的。劲建像射进石中的箭头,秀雅像冒出水面的荷花。
哎!自从宋、元以来,诗文的创作又多又乱,其中混杂了许多粗浅俚俗的作品.本朝的那些先生们出来纠正它,提出文章必以秦汉为标准,诗歌必以盛唐为标准。人们才知道写文章有古法。从此以后,文章剩窃雷同,像伪造的古鼎古觚,仅仅取得形似,与神韵毫无联系。先生出来挽救这种局面,文章才垂赖意趣决定写作法则,而不是以法则限制意趣,清除了应酬旧格套的习俗,诗文的精华光彩才展现出来。像名贵的花卉,受寒冷的空气所阻,凋谢枯黄,然而明亮的阳光一照,都竞相开放出鲜艳的花朵。像流动的泉水堵塞了,一天天变得腐臭,而一旦加以疏通,就会波澜飞舞,淋漓秀润。现在天下聪明有才华的人,才懂得心灵的感受没有边际的,搜寻它就越发倾泄而出,于是在一起各自显示自己文章的新奇,并且互相施展自己的变化,然后,人人有一段真实感情流露在笔墨之中,即使方的和圆的相反,黑的和白的相反,优点和缺点交互出现,然而都各有所长,成了传世之作。先生的功劳在这一方面可不小啊!
那些拘泥于旧习俗的文人学子,或轻率地举出先生少年时几句游戏的话,拿作结论,于是认为蔑视写作法则是从先生开始的。他们没读完先生的全部著作,而又被伪书所迷惑,这是不值得奇怪的。现今先生的全集都已完备。请心里先去掉“袁中郎”三个字,只当是前人没刻印的诗文,偶然在世上发现了。从头到尾,竭尽自己的眼力,仔细地阅读它,即使不能深入,也可以浮浅地品味。有法则没有法则,就会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来。何必抱着成见不变,刚刚看了标题,就摇头闭眼不看,而狂妄任意地指责呢?至于一两个专门模拟别人词语的人,粗略懂得一点写文章的道理,又摘取了先生少年时偶尔轻率浅易的词句,拙劣地模仿,写成的文章毕竟是粗俗的,纤巧的,鲁莽的,比如百花开放,而棘刺的花也开放。
先生是天生的异才,与世人有仙凡的界限。而先生的学问从参悟中得来,拿出剩余的精力写作,实在像真龙下的一滴雨水,那些人不了解它的来源,而只是勉强模仿他,当然就不像了。不美好的作品,不能强迫众人真爱。众人不喜爱的作品,不能强迫它流传。现今先生美好而且人人喜爱的作品,人人喜爱而且可以流传的作品,已经全都可以看到了。先生的学问大都深沉地掩藏在心中,他的造诣摸不到边际。生平为人,淡泊纯正,质朴风雅,合乎天地之气。倘若得志,能把各种事情料理得恰如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