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楚平王即位,使伍奢为太子建之师,费无极为少师。费无极无宠焉,欲谮诸王,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若大城城父①,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从之。故太子建居于城父。
        费无极言于王曰:“建与伍奢将以方城之外叛,齐、晋又交辅之,将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执伍奢,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未至,而使遣之。三月,太子建奔宋。王召奋扬,奋扬使城父大夫执己以至。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君王命臣曰:‘事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既而悔之,亦无及已。”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奸也。逃无所入。”王曰:“归。从政如他日。”
        无极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王皆杀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 ① 城父:楚国一个 靠 近边境的城邑。② 棠君尚:伍尚时为棠邑大夫,所以称为“棠君”。员:伍员,字子胥。伍尚、伍员都是伍奢的儿子。③ 旰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闻 A 免父 B 之命 C 不可以 D 莫之 E 奔也 F 亲戚 G 为戮 H 不可以 I 莫之 J 报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通“悦”,高兴,与《石钟山记》“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中的“说”词义不同。
        B.再,指第二次,与《曹判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词义相同。
        C.阙,指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又可用来指代官殿、朝廷、京城等;文中指京城。
        D.善,认为……正确,意动用法,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无极没有受到太子建的宠信,于是就在楚王面前诬陷太子建,先是进言让太子建离开京城去驻守边邑,后又说太子建将要反叛。
        B.奋扬受楚王之命杀太子建,但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通知太子建逃跑;楚王问罪于他,他直言相告,最终楚王没有治他的罪。
        C.魏征认为,唐、虞治理天下能够兼听四方,而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隆场帝偏信虞世基,导致他们对国家的情况茫然无知。
        D.楚平王属于魏征所说的“暗君”,他偏听偏信于费无极,冤杀了伍奢和伍尚。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兼听各方意见。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尔适吴,我将归死。吾才不逮,我能死,尔能报。(4分)
        (2)是以圣无不照,故共、稣之徒,不能寒也。(4分)
        14.伍奢听说伍员没有前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0. CFH
        (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解析]原文标点为: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11. D
        [解析]两个“善”字用法不同,“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与...友善”
        12. B
        [解析]“他有感于太子建对他的恩德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是说“臣不佞,不能苟贰。奉初以还,不忍后命,故遣之”,由此可知奋扬通知太子建逃跑,是因为他忠诚于太子建,不能怀有二心。
        13. (1)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受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受死,你能报仇。
        (“适”“不逮”“报”各1分,句意1分)
        (2)因此圣明的君主无所不知(没有不知晓的),所以共工、鲧这一类的人,不能蒙蔽他。
        (“照”“徒”“塞”各1分句意1分)
        14. 伍员要为父兄报仇,将给楚国带来战乱。(3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平王登基,派伍奢做太子建的老师,派费无极做少师。费无极得不到宠信,想在楚平王面前诬陷太子,说:“晋国能够称霸,是因为靠近中原,而楚国处在偏僻之地,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雄。如果大规模修筑城父的城墙,让太子驻守在那里,以便和北方各国通好君王收取南方,这样就可以取得天下。楚平王很高兴,听从了费无极的话。因此太子建就驻守在城父。
        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和伍奢将率领方城以外地区的人反叛,齐国和晋国又一起辅助他,这将会危害楚国,这事就要成功了。”楚平王听信了他的话,把伍奢抓了起来,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还没有到城父,便派人让太子建逃走。三月,太子建逃往宋国。楚平王召见奋扬,奋扬让城父大夫把自己抓起来送到国都。楚平王说“话出自我的口,进入你的耳,是谁告诉了太子建?”春扬回答说:“是下臣告诉他的。君王曾经命令下臣,“事奉太子建要如同事奉我一样。下臣不才,不能随便怀有二心。下臣按照当初的命令对待太子,不忍心执行后来的命令,所以让太子逃走了。不久又后悔这样做,但已经来不及了。楚平王说:“你还敢来见我,为什么?”春扬回答说:“接受使命而没有完成,国君召见而不前来,这就是第二次犯错误了。下臣就是逃走也无处可逃。楚平王说:“回去吧。还像从前一样履行政事。”
        费无极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到了吴国,必定会使楚国担忧,为什么不以赦免他们父亲的名义召他们回来呢?他们很仁义,一定会来。要不然,将成为祸患。”楚平王派人召他们,说:“只要回来,我就救免你们的父亲。”棠邑大夫伍尚对他弟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准备回去受死。我的才智比不上你,我能受死,你能报仇。听到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没有人回去;亲人被杀戮,不能没有人报仇。赴死而使父亲得到叔免,这是孝顺:估算成功的可能性而行动、这是仁义:选择重任而前往,这是明智: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敢。父亲不可以抛弃,名誉不可以废弃,希望你努力去做吧,“伍尚回去了。伍套听说伍员没有回来,说:“楚国君王和大夫恐怕不能按时吃饭了!”楚平王把伍奢和伍尚都杀了。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是明君和昏君?”魏征回答说:“君主圣明的原因,是能够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昏暗的原因,是因为偏听偏信。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广开四方门路招纳贤才,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此圣明的君主无所不知(没有不知晓的),所以共工、鲸这一类的人,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臣,疏远百姓,偏信赵高,到天下大乱、百姓叛离时,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兴兵作乱举兵围攻都域,他竟然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叛贼攻掠城邑时,他也不知道。因此君主如果能够多方面听取和采纳下属的建议,那么显贵大臣也不能蒙蔽他,这样下面的真实情况(民情)就一定能上达。唐太宗很赞赏他的话。
         



        相关文言文练习
        《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石磺谏宠州吁》《石碏大义灭亲》
        《殽之战》《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宣公十二年》《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
        《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襄公二十九年,子展卒,子皮即位》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左传·襄公三年》
        《左传·文公十六年》《齐国佐不辱命》《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
        《郑伯克段于鄢》(二)《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左传·僖公四年》《烛之武退秦师》(二)
        《楚子之在蔡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骊姬之乱》《子产为政》
        《子罕说宝》《楚子围宋》
        《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曹刿论战》(一)《左传·宣公二年》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