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赵子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赵子崧字伯山,燕懿王后五世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汴京失守,起兵勤王,道阻未得进。闻张邦昌僭位,以书白康王:“宜遣师邀金人河上,迎请两宫,问罪僭逆,若议渡江,恐误大计。”遂与知颍昌府何志同等盟,传檄中外。已而闻金人退,引兵襄邑,遣范埙、徐文中诣济州,请王进兵南京,且言:“国家之制,无视王在外者,主上特付大王以元帅之权,此殆天意。亟宜承制号召四方豪杰,则中原可传檄而定。”王命子崧充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邦昌家在庐州,子崧檄通守赵令僬几察之,且请捕诛其母子,以绝奸心。又言:“自围城以来,朝命隔绝,乞下诸路,凡有事宜,并取大元帅府裁决,伪檄毋辄行。宜顯被兵州县租,经理淮南、荆、断形势之地,毋为群盗所据。”会邦昌遣使迎王,子崧即贻王书日:“似闻谓以京师残破,不可复入,止欲即位军中,使困迁徙,臣窃惑焉。夫欲致中兴,当谨举措,宜先谒宗庙,觐母后,明正诛赏,降需四方。若京师果不可都,然后徐议所向。”遂传嬓京师,奏于隆祜太后日:“诸路先闻二圣北迁,易姓改国,恐有假讨逆之名,以窃据州那者。乞速下明诏,谕四方以迎立康王之意,庶几人心慰安,奸宄自消矣。”寻以所部兵会济州。康王即位,奏日:台谏为人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请遵旧制听学士与中丞互举范祖禹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可其奏子崧与御营統制辛道宗有隙,道宗短子崧于帝。帝降子崧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赦,复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已卒于贬所。
        (选自《宋史·赵子崧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台谏为人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请遵旧制/听学士与中丞互举/范祖禹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可其奏/
        B.台谏为人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请遵旧制/听学士与中丞互举范祖禹/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可其奏/
        C.台谏为人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请遵旧制/听学士与中丞互举范祖禹/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可其奏/
        D.台谏为人主耳目/近年用非/其人率取旨言事/请遵旧制/听学士与中丞互举/范祖禹先朝言事尽忠/请录其子/帝可其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史上也有以勤王为名行篡位之实者。
        B.路,是古代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宗庙,是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根据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和庶人一庙。
        D.太后,是古代对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之时;根据具体情况,太后自称可用哀家、老身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子崧忠于国家,对僭位者深恶痛绝。他听说张邦昌窃据上位时,就建议康王向张邦昌问罪;任大元帅府参议官时,派人监察张邦昌的家,并且请求捕杀其母子。
        B.赵子崧富有远见,多次提出积极建议。他请求康王进兵南京,且建议康王承制号令四方豪杰;上奏隆祐太后建议向四方宣谕迎立康王的意向以安慰人心、消除违法乱纪的事。
        C.赵子崧直抒己见,劝阻康王军中即位。当康王听从张邦昌的建议想在军中即位时,他认为,应该先拜谒宗庙,朝见母后,明正赏罚,施恩四方;定都之事可从长计议。
        D.赵子崧与人有隙,遭到贬官卒于贬所。他和辛道宗有嫌隙,遭到辛道宗的诽谤。皇帝听信谗言把他贬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后来虽然被赦免起用,但已离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宜獨被兵州县租,经理淮南、荆、浙形势之地,毋为群盗所据。(5 分)
        (2)诸路先闻二圣北迁,易姓改国,恐有假讨逆之名,以窃据州那者。
         
         
        答案:
        10.[答案] A
        [解析] “范祖禹”是“先朝言事尽忠”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故B错;“用非其人”的意思是用人不当,中间不能断开,故D错;C兼有这两处错误
        11.[答案] C
        [解析]“士和庶人一庙”错,按照礼制,庶人不准设庙。
        12.[答案]C.
        [解析]“康王听从张邦昌的建议打算在军中即位”错,康王欲即位军中的原因是因为京师残破: “定都之事可从长计议”错,应该是定都在哪里之事可从长计议。
        13.[答案] (1) 应当免去遭受兵火的州县的租税,经营管理淮南、荆、浙地形险要之地,这些地方不要被群盗占据。(“被”“经理”“为...所”各1分,语意2分)
        (2) 各路先前听说二位圣上被挟持到北方,改变姓名和国号,恐怕有人假借讨伐逆贼的名义,私自占据州郡。(“易”“假”“窃”各1分,语意2分)
         
        参考译文】
        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五世孙。考中崇宁五年进士。宣和年间,官至宗正少卿,授任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因道路阻塞不得前进。听说张邦昌僭位,写书信给康王说:“应当派遣部队在黄河上邀击金兵,迎请两宫,向僭位叛逆问罪,如果打算渡过长江,恐怕耽误大计。”于是与知颍昌府何志同等联盟,传檄中外。不久听说金人退兵,子崧就带领部队到襄邑,派遣范埙、徐文中到济州,请康王进兵南京,并且说:“国家制度,没有亲王在外面的,皇上特意付给你元帅之权,这是天意。应当马上承制号令四方豪杰,则中原可以传檄而定。”康王命令子崧充任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张邦昌的家在庐州,子崧传令通守赵令..监察其家,并且请求捕杀张邦昌的母亲和儿子,以绝奸心。又说:“自从金兵围攻京城以来,朝廷命令隔绝,乞求下令诸路,凡有事宜,都由大元帅府裁决,伪檄不得乱行。宣抚使范讷阻挠政令营求私利,应当加罪。应当免去遭受兵火州县的租税,经理淮南、荆、浙形险势阻之地,不被群盗占据。”檄令阻止各地接受张邦昌伪令,寄书信责斥张邦昌说:“人臣应当见危受命,现在议论纷纷,说劫请皇上倾危国家之计实出于阁下,不然,金人为什么坚决拒绝孙傅的请求,而最终归政于阁下呢?敌人既然远走,应当迅速反正,如果稍有迟疑,则天下共诛逆犯,到那时虽然后悔也来不及啊!”又寄信给王时雍说“:诸公互相勾结灭亡别人的国家,而且还自以为佐命功臣,不知你们平日所学是什么?”正遇张邦昌派遣使者迎接康王,就告诉子崧,子崧立即写信给康王说:“听说因为京师残破,不可再入,只打算在军中即位,便于迁徙,我深感疑惑。如果打算致力中兴事业,应当举动严谨,应当先谒拜宗庙,朝见母后,明正赏罚,施恩四方。如果京城不可作为都城,然后慢慢计议到何方。”于是传檄京师,向隆..太后奏说:“各地先听说二位圣上迁往北边,易姓改国,恐怕中间有人假借讨逆为名,窃据州县。乞求迅速下诏,向四方宣谕迎立康王的意向,才可以令人心安慰,奸宄自然消亡。”不久带领所属部队会兵济州。康王即位,子崧请求免除各地常平积欠钱,又说:“台谏官应当是皇帝的耳目,近年用人不当,大率取旨言事而已。请遵照旧制,听任学士、中丞互相举察。范祖禹、常安民、上官均在先朝任职言事尽忠,请录用他们的儿子。”皇帝都同意采纳他的建议。于是提出三处驻兵的建议:一处驻在澶渊,一处驻在河中、陕、华,一处驻在青州、郓州之间,声张军势。万一敌人骑兵南侵,则三路大军并进,可成大功。朝廷授任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钤辖。子崧上章论奏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范琼、胡思、王绍、王及之、颜博文、余大均等人逼太上皇北迁,逼取太子,玷辱六宫,捕杀宗室,窃取宫中禁物,京城人都认为他们是国贼。希望把他们诛杀弃市,作为臣子的训戒。当时滑州两次遭战火残破,子崧推荐傅亮可以任用。任命傅亮为滑州判官,黄潜善阻止此事,任命才没有发出。贼赵万侵犯镇江,子崧派遣将领在丹徒阻击赵万,调遣乡兵登城防备。不久,官军败归,乡兵惊骇溃散,子崧率领亲兵守卫焦山寺,贼众占据镇江。当初,昌陵恢复封地,司天监苗昌裔对人说:“太祖的后代应当重新统治天下。”子崧听见这个传闻,靖康末年起兵时,檄文言辞有所不逊。子崧与御营统制辛道宗有仇,道宗找到这篇檄文,上呈皇上。朝廷诏令御史前去查问此案,得知真情后,皇帝震怒,不想暴示他的罪错,以前些时候擅自弃城论罪,降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1132)赦免他的罪,复官任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已经死在贬所。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赵瞻传》(二)《宋史·刘文质传》
        《宋史·史浩传》(二)《宋史·倪思传》(二)
        《宋史·韩琦传》(三)《宋史·胡寅传》
        《宋史·陈禾传》(三)《宋史·赵普传》(二)
        《宋史·王随传》(二)《宋史·晏敦复传》(二)
        《宋史·张旨传》(二)《宋史·姚坦传》
        《宋史·张枃传》《宋史·任福传》
        《宋史·汪藻传》《宋史·项安世传》
        《宋史·刘颖传》(二)《宋史·曾巩传》(二)
        《宋史·薛季宣传》《宋史﹒王安石传》《宋史论》《王荆公》
        《宋史·王安石传》《宋史·司马光传》《宋史·谢方叔传》
        《宋史·欧阳修传》(五)《宋史·范仲淹传》(三)
        《宋史· 赵子崧传》阅读练习衣答案(二)《宋史·欧阳修传》(四)
        《宋史·程颐传》(二)《宋史·郑獬传》
        《宋史·黎州诸蛮》《宋史·陈若拙传》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宋史·宋偓传》
        《宋史·王质传》《宋史·陈咸传》(二)
        《宋史·洪迈传》(二)《宋史·刘承规传》(二)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高登传》《宋史·王遂传》
        《宋史·刘安世传》(二)《宋史·赵与欢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