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魏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题。(共20 分)
        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徵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徵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遺思行等,仍以启闻,太宗甚悦。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或有言徵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彦博奏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责。”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帝瞿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日:“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龙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贞观三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稷、契、咎陶:都是舜帝的臣子。③龙逄(关龙逄,被夏桀杀害)、比干(被商纣挖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B.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D.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生前的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隐太子李建成,谥号“隐”;齐桓公谥号“桓”;欧阳修,世称欧阳文忠公,谥号“文忠”。
        B.“祚”有皇位之意。“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等等。“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C.擢,提升官职。其他如“迁”“陟”“加”等也指官职的提升;“拜”“除”“领”等表示任命、授予官职;“换”“徙”“转”等表示官职的调动、改任。
        D.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直言敢言。在唐初权力斗争中,李世民最终获胜。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B.魏征忠诚奉国。魏征受命安抚河北,刚到磁州,就遇到押解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入京的队伍。魏征说有关国家利益,明白了没有不去做的,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因此,立刻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的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
        C.魏征善于辞令。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愿做良臣、不做忠臣的请求,太宗惊问良臣、忠臣的区别。魏征巧用典故,正反举例进行说理。结果,唐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并因此赐给他五百匹绢。
        D.魏征重视文化。由于隋末战乱,书籍散佚和损毁较多。魏征任秘书监之职后,他奏请组织儒生校辑图书,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精美又完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2)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1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3分)
         
         
        答案:
        10.D解析: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皆令赦原不问”不能断开,“赦原”都是赦免之意,故排除A、C。“徒遣使往,彼必不信”中“彼”强调那些人,而非出使的地方。故排除B。
        11.C “迁”,调动官职。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三是降职,即“左迁”。
        12.B “立刻上书呈报皇上,并释放了被抓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错。从“即释遣思行等,仍以启闻”可知。
        13(1)古时大夫出使,如果(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出疆,出使。原意犹出境。古代指离开某一封国疆土,前往他国。苟,假设,如果。专,专擅,自作主张。句意1分,三个重点词各--分。)
        (2)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至诚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劳,慰劳。所陈谏,陈述进谏的事。何能,怎么能够。)
        14.良臣:做对国家、对君王、对自己都有益的事。
        忠臣:自身有美名,却做了对国家、对君王、对自己都无益的事。
        附翻译
        隐太子建成早己听说魏征的名气,把他召为洗马,非常恭敬他。魏征见太宗屡建功勋,威望越来越高,常常劝建成早定对策。太子建成失败后,太宗派人召见魏征,对魏征说:“你离间我兄弟关系,这是为什么?”魏征说:“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意见,一定不会遭到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平素就器重魏征的敢于直言,于是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太宗即位后,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派他安抚河北,授予他遇事可酌情处理的权力。魏征到了磁州,遇到前东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锁在囚车中押解京师。魏征对副使李桐客说:“我们动身时刚得到皇上的诏命,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都一律赦免不问。现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师,这样做其他的人谁还再相信皇上的诏令而不疑虑呢?朝廷派我们安抚山东,人们一定不会相信,这岂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况且有关国家利益,明白了没有不去做的,宁可自己承担责任,也不能损害国家大计。现在如果释放李思行他们,不再追究他们的罪责,那么信义的感召就会远达天下。古时大夫出使,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就可以自己做主。况且我们这次出使,皇上给予我们灵活行事的权力。皇上既然对我们以国士相待,我们怎能不以国士相报呢?”副使同意,立即释放了李思行等人,并上书呈报皇上,太宗非常高兴。
        太宗刚继承皇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刚正不阿,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就殚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那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左丞。有人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这些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几天后,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只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征又跪下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征说:“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贞观二年(628),魏征升任秘书监,参预朝政。魏征因为感到国家经历了丧乱之后,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奏报朝廷组织学者校定四部书。几年之间,秘府中收藏的书籍,精要而又完备。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阳城传》《旧唐书·严武传》
        《旧唐书·阳峤传》《旧唐书·王勃传》《唐才子传·王勃传》
        《旧唐书·杨发传》《旧唐书·薛讷传》
        《旧唐书·许孟容传》《旧唐书·韩愈传》(四)
        《旧唐书·吐蕃传》《旧唐书·魏徵传》
        《旧唐书·姚思廉传》《容斋随笔》《旧唐书·张蕴古传》
        《旧唐书·温造传》《旧唐书·韦绶传》
        《旧唐书·李勉传》《旧唐书·桓彦范传》
        《旧唐书·李景俭传》《旧唐书·令狐彰传》
        《旧唐书·杜鸿渐传》《旧唐书·窦参传》
        《旧唐书·李祎传》《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旧唐书·颜杲卿传》(二)《旧唐书·齐映传》
        《旧唐书·姚瑞传》《旧唐书·王维传》(二)
        《旧唐书·于頔传》《旧唐书·李嗣业传》
        《旧唐书·唐临传》(二)《旧唐书·姜师度传》
        《旧唐书·崔知温传》《旧唐书·张濬传》
        《旧唐书·苏弁传》《旧唐书·诸遂良传》
        《旧唐书·毕諴传》《旧唐书·高适传》(二)
        《旧唐书·韩愈传》(三)《旧唐书·李芃传》(二)
        《旧唐书·白居易传》《旧唐书·魏玄同传》
        《旧唐书·颜籀传》《旧唐书·王雄诞传》
        《旧唐书·孔述睿传》《后汉书·李元素传》
        《旧唐书·苏世长传》《旧唐书·李尚隐传》
        《旧唐书·杨绾传》《旧唐书·罗艺传》
        《旧唐书·吴少诚传》《旧唐书·韩愈传》(二)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