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非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天下之事莫神于兵,天下之能莫巧于战。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霍去病奋于骄童,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以知其为晓兵矣。
或曰,夫以兵可以无法,而人可以无学也。盖兵未尝不出于法,而法未尝能尽于兵。以其必出于法,故人不可以不学。然法之所得而传者,其粗也。以其不尽于兵,故人不可以专守。盖法之无得而传者,其妙也。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书,而应无穷之敌,则胜负之数戾矣。是以古之善为兵者,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会法。顺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变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败,而我以之胜。视之若拙,而卒为工;察之若愚,而适为智。运奇合变,既胜而不以语人,则人亦莫知其所以然者。此去病之不求深学,而自顾方略之如何也。
“穷寇勿迫”,赵充国所以缓先零【1】也,唐太宗犯之而降薛仁杲。“百里而争利者蹶上将”,孙膑所以杀庞涓也,赵奢犯之而破秦军。皆非法之所得胶而书之所能教也。然而,善者用之,其巧如是。此果不在乎祖其绪余而专守也。
赵括之能读父书详矣,而蔺相如谓徒能读之而不知合变也。故其于论兵,虽父奢无以难之,然奢不以为能,而逆知其必败赵军者,以书之无益于括,而妙之在我也。
昔之以兵为书者,无若孙武。武之所可以教人者备矣,其所不可者,虽武亦无得而预言之,而唯人之所自求也。故其言曰:“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又曰:“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又曰:“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善学武者,因诸此而自求之,乃所谓方略也。去病之不求深学者,亦在乎此而已。
嗟乎!执孙、吴之遗言,以程人之空言,求合乎其所以教,而不求其所不可教,乃因谓之善者,亦已妄矣。
(取材于《何博士备论》)
注释:【1】先零:古代羌人部落,曾与匈奴联合侵汉。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兵形易矣 易:容易
B.而卒为工 工:巧妙
C.而逆知其必败赵军者 逆:预料
D.以程人之空言 程:衡量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兵之不可以法传也 而人可以无学也
此去病之不求深学 而应形于无穷
其妙也 乃所谓方略也
其所不可者 乃因谓之善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胜负之数戾矣
那么胜负的运数就会逆转
B.百里而争利者蹶上将
行军百里路去争利会使上将遭受挫败
C.武之所可以教人者备矣
孙武教人可以做好作战准备
D.人皆知我所胜之形
人们都知道我用以战胜敌人的作战方式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去病未刻意学习古代兵法,却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功业,被作者视为真正的知兵者。
B.善于用兵者,不一定要固守前人遗留下来的兵法,这正是用兵之道神妙莫测的体现。
C.第三段中,对举赵充国、唐太宗等四人事例,旨在证明兵法与实战之间存在着矛盾。
D.本文观点鲜明,述史实,引名言,史论结合,分析透彻,议论严密,至今仍可借鉴。
10.(1)简要概括作者关于用兵之道的核心思想。(2分)
(2)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思想的?(4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3分)A(改变)
7.(3分)A(A取独;B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C副词,大概/代词,那些;D副词,就是/连词,表转折)
8.(3分)C(孙武在兵法上用来教诲人的可称是完备的了)
9.(3分)C(旨在说明兵法应灵活运用)
10.(共6分)
(1)(2分)
核心思想:不墨守兵法,且能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生成自己的作战方略。
(2)(4分)
①首先引述事例,借霍去病作战“顾方略”的精辟见解,引出话题。
②其次直接阐述自己对兵法运用的见解:用兵之道的精髓在于以法为用。
③接着运用唐太宗等人和赵括的事例,对比论证,说明兵无定法,“用之”“犯之”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不可墨守。
④最后引用孙武的话,指出作战形势千变万化,制胜法则难以先传,从而得出结论:善学兵法的人应探求自己的方略。
【评分参考】6分。(1)两个要点,每点1分,(2)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译文
天下的事没有比用兵之道更加神奇莫测了,天下的才能没有比指挥战争更加巧妙的了。过去,汉武帝与匈奴作战时,那些世家子弟和功臣老将都集中在塞下。而霍去病从傲慢的少年奋起,战无不胜,声誉、威望、功业轰动于天下,即使那些古代名将也都无法超越他。汉武帝想用孙子、吴起的兵书教霍去病,他竟然说:“只是要注意作战的计谋和策略如何罢了!不希求学习古代兵法。”确实啊!用兵之道是不可单凭兵法来传授的。过去的人在这一点上没有讲什么,而霍去病把它道破了,这就足以知道他是通晓用兵之道的。
有人说用兵之道可以不拘泥于兵法,因而人们就可以不用学习兵法了。一般地说,用兵之道来源于兵法,而兵法也未尝能穷尽于用兵之道。因为用兵之道一定出于兵法,所以人们不可以不学习它。然而兵法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是一般的原则。因为它对于用兵之道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人们对于兵法不能拘泥,执守不变。那些在兵法上没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大概正是用兵的奥妙之处。兵法有固定的原则,而用兵却没有固定的形式。在一天之内,一个战斗之中,分散与集中,占领与放弃,其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一转脚、一眨眼之间,而作战的形势就变了。如果死守兵书教条,去应付变化无穷的敌情,那么胜负的运数就会逆转。因此古代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是死守兵法上的原则,而让兵法为我所用,常常能依循旧的兵法而形成新的用兵之道,看似背离了兵法,而实际上是合乎兵法的。从古人那学习古兵法,而灵活地反用在今天;取法别人的经验,而后自己发展变化地运用它。别人靠它则死,而我靠它则活;别人靠它打败仗,然而我靠它打胜仗。表面上看起来像很笨拙,而最终却很巧妙;看起来像很愚蠢,而恰恰是很聪明的。运用奇策随机应变,取胜之后不把它告诉别人,那么人们也没有谁能知道取胜的原因。这就是霍去病所说的不希求深学古兵书,而只注意用兵的计谋和策略如何!
“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逼迫太急”,这就是赵充国缓追先零的原因,唐太宗却违背这一原则而使薛仁杲投降;“行军百里路去争利会使上将遭受挫败”,这就是孙膑能杀死庞涓的原因,赵奢却违反这一原则而击败了秦军。这些用兵的范例都不是死守兵法所能够做到的,也不是兵书所能够教会的。然而,善于用兵的人运用它,却如此的巧妙。这确实不在于要尊崇前人遗留下来的兵法而拘泥固守它。
赵括读他父亲的兵书可谓详尽了,然而蔺相如却说他只能够读兵书,但不懂随机应变。所以对于谈论兵法,即使赵括的父亲赵奢也无法反驳他,然而赵奢并不认为赵括真有军事才能,却预料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到惨败,因为兵书对于赵括来说是无益的,用兵的奥妙在于各人的灵活运用。
过去把兵法写成书的人,没有比得上孙武的。孙武在兵法上用来教诲人的可称是完备的了。那些没有写尽的兵法,即使是孙武也难以预言,而只是在于人们自己去寻求。所以他说:“兵家克敌制胜的方法,是不能事先言传身授的。”又说:“奇兵突击和常规作战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又说:“人们都知道我用以战胜敌人的作战方式,却不知我如何灵活运用这些作战方式的。所以每次胜敌,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式,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善于学习孙武的人,应遵循这些道理去寻求自己的方法,这也就是所说的方法和策略。霍去病所说的不希求深学古兵法,道理也就在于此!
唉!固守着孙子、吴起的遗言,用来衡量人们纸上谈兵的空话,希求合乎古人的教导,而不去探求那些难以教诲的东西,却因而说这样就很好,这也是太荒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