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路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失,裂裳濡血。以策说浑城,召置幕府。东讨李怀光,奏署副元帅判官。从珹会盟平凉,为吐蕃所执,死焉。时隋婴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遗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擿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进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
        【注】①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B.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C.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D.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扈狩,大臣随从皇帝外出打猎,文中指的是路泌跟随德宗皇帝到梁州去视察。
        B.幕府,军中将帅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员称为幕僚。
        C.明经,原义是通晓经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义。
        D.服除,服指丧服,古人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守丧期满后脱掉丧服称为服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隋为人至孝,对父感情很深。他的父亲路泌跟随浑瑊在平凉会盟,被扣留后死在那里,路隋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长得很像父亲,终身都不照镜子。
        B.路隋坚守气节,不畏上官困辱。他在担任润州参军事时,受到了上司李锜的刁难,被派去管理市场,他安然坐在肆中处理事务,坚决不向李锜屈服。
        C.路隋为官清廉,不收他人财物。他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每次朝廷授官的诏令出来,有人向他赠送财物,他都以公事不受私赠为由拒绝了。
        D.路隋实事求是,修史态度严谨。他监修国史时,有人提出《顺宗实录》内容不实,他一方面为作者韩愈辩护,一方面根据事实指出错误并作了修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遗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
        (2)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C(3分)
        11.A(3分)
        12.D(3分)
        13.略(10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张孝忠传》《新唐书·王求礼传》(二)
        《新唐书·李绅传》(二)《新唐书·杜甫传》(三)
        《新唐书·魏征传》(三)《新唐书·孔戣传》(二)
        《新唐书·李袭誉传》《新唐书·王重荣传》
        《新唐书·李渤传》《新唐书·张弘靖传》
        《新唐书·韩休传》(二)《新唐书·高俭传》
        《新唐书·韩愈传》(三)《新唐书·张文瓘传》(二)
        《新唐书·卢坦传》《新唐书·宗楚客传》
        《新唐书·李光弼传》(二)《新唐书·萧颖士传》(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新唐书·陆贽传》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小传》《新唐书·裴行俭传》(二)
        《新唐书·柳浑传》《新唐书·宋璟传》
        《新唐书·张志和传》《新唐书·杜甫传》《新唐书·李白传》
        《新唐书·路隋传》(二)《新唐书·杜悰传》
        《新唐书·高元裕传》《新唐书·戴胄传》
        《新唐书·杨玚传》《新唐书·萧嵩传》
        《新唐书·李靖传》(二)《新唐书·严郢传》
        《新唐书·袁高传》《新唐书·裴度传》(二)
        《新唐书·魏征传》(二)《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
        《新唐书·张九龄传》(二)《新唐书·卢怀慎传》
        《新唐书·路岩传》《新唐书·苏瑰传》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二)《新唐书·徐敬业传》
        《新唐书·李嗣业传》《新唐书·李石传》
        《新唐书·丘和传》《新唐书·杜甫传》(二)
        《新唐书·房琯传》《新唐书·李敬业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