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春秋正义》《圣人之道,中而已矣》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孝孺《逊志斋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让国,俱逃归周。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既平殷,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爱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超然客公众号
        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制也,易此必乱。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孔子称之以至德,且曰民无得而称焉。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泰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揖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毛乎?斯皆过乎中者也。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此孟子之所以讥乎其隘而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而不在夷齐也厥旨深矣。(节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①廉顽立懦: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此孟子之所以讥乎A其B隘C而孔子至D德之E称在泰伯F而不在G夷齐也H厥旨深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指谦让,与《汉书·苏武传》中“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意思不同。
        B.叩,指拉住、勒住,与《项脊轩志》中“以指叩门扉”的“叩”意思不同。
        C.兵,指用兵器杀害,用作动词,与材料二“为万世法”的“法”用法不同。
        D.毛,文中指土地上生长的草木,与成语“不毛之地”的“毛”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文王去世之后,周武王东征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劝阻武王未果,避世隐居到首阳山,他们作了一首诗批评武王以暴易暴。
        B.依照古制,周太王应把王位传给长子泰伯,但他却想传位于小儿子季历,泰伯得知后就逃跑了,孔子称赞泰伯的德行最高尚。
        C.在方孝孺看来,天下需要贤明的君主,因此商汤和周武王征讨前代暴君与尧舜禅让都符合天道,天下归服于周也是历史必然。    
        D.伯夷的行为虽然能够使顽夫变得廉洁,使懦夫坚定心志,但孟子认为,他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境界,不能够为百世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4分)
        (2)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4分)
        14.方孝孺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行为是怎样评价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CFH(第一个“而”有递进之意,故在其前C处断开;“称在泰伯”与“不在夷齐”是并列关系,故应在“泰伯”后F处断开;最后一个“也”是句末表陈述语气的虚词,故在其后H处断开。)    
        11.C(A项,正确。谦让,辞让/责备。句意:辞让国君之位。/按照常惠说的责备单于。B项,正确。拉住,勒住/敲击。句意: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用手指敲门。C项,错误。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兵器杀害/效法。句意: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能够被万世的人所效法D项,正确。名词,草木/动词,生长草木。句意:难道不是周朝国土的草木庄稼吗?/不生长草木的地方。故选C。)
        12.D(“但孟子认为,他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境界,不能够为百世师”错误,由原文“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可知,是作者认为伯夷的行为可以成为百世师,但因超过了中庸失去了正直,未能达到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境界,且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孟子认为的。)
        13.(1)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争,可以称得上孝吗?凭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吗?(“干戈”“谓”“以”各1分,句意1分)
        (2)幸亏还有次子可以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幸”“中子”“苟”各1分,句意1分)
        14.①洁身自好(保持高洁);②过中失正。(3分,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为互相谦让国君之位,一起逃到周国。等到他们到了那里,周国西伯侯已经死去,武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争,可以称得上孝吗?凭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扶送他们离开。武王平定殷乱以后,伯夷、叔齐以此为耻,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隐居,采集野菜来充饥。写了一首歌谣:“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残暴替代残暴,是不知道错误啊。”
        材料二:
        圣人所遵循的道,只是一个“中”罢了。尧舜禹三位圣人,被千秋万代的人效法,都是因为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达不到不能叫作“中”,超过了也不能叫作“中”。请允许我就此展开论述。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的父亲临死前,留下遗命立叔齐为君。父亲去世后,叔齐想将君位辞让给伯夷。伯夷说:“(立你为国君,)这是父亲的遗命。”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继承君位就逃走了。此后,周武王讨伐殷商,伯夷、叔齐前往首阳山隐居,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最终饿死了。孔子曾经称赞他们,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孟子也曾称赞他们,说他们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谁还能够再议论他们呢?虽然如此,但我还是要论说一番。
         
        已逝的国君的国家,是从祖宗那里继承而来的。父子间传位的次序是立嫡立长,这是古代的制度,改变这一制度一定会引起动乱。原来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小儿子季历。太王想传位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想法,就与仲雍逃到荆楚,以顺从父亲的心愿,成就王业。孔子用最高尚的品德来称赞泰伯,并且说人们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称赞他。伯夷如果知道他父亲想立叔齐为君,就应当效法泰伯顺从父亲的心愿,在父亲临死前清醒地留下遗命的时候悄悄退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在父亲临死前神志昏迷地留下遗命的时候公开谦逊推让。叔齐也不继承君位就逃走,幸亏还有次子可以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商汤、周武王对前代暴君征伐,如同尧舜的禅让,天下归附周朝,这是天命。保持自身的清白,自动远离那里就可以了,为什么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只吃那野菜呢?难道那野菜不是周朝领土上的草木吗?这些都超过“中”了。唉,伯夷、叔齐的行为,能够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懦弱的人坚定心志,他们足以成为百代之楷模,但超越了“中”又有失于“正”,恐怕不能达到尧舜禹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孟子指责他们狭隘,孔子称赞的拥有最高品德的是泰伯,而不是伯夷、叔齐,其中的旨意太精深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陈灌传》《明史·顾宪成传》
        《三国志·关羽传》《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四朝闻见录·陆放翁》陈忠实《冷先生》
        苏轼《养生》《宋史·刘沆传》
        《明史·杨士奇传》《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
        白居易《养竹记》王禹偁《黄冈竹楼》
        《宋史·晏殊传》《新唐书·王涯传》
        《红线传》《史记·南越列传》
        《明史·杨继盛传》《王蓝田性急》
        张煌言《奇零草序》《吕氏春秋·务本》
        《晋书·周顗传》《隋书·刘昉传》
        《周书·宇文护传》《辨盗钟》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