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开皇九年,春,正月乙丑朔,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
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弼置叔宝于德教殿,以兵卫守。
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
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
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若弼坐诛,弼妻子没官为奴婢。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
(贺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颍、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颍,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
(节选自《隋书列传十七》)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幕被野 被:遍及
B.执南徐州刺史黄恪 执:捉拿
C.弼置叔宝于德教殿 置:释放
D.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 当:判处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C.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B.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C.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D.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表现贺若弼善战又贪功的一项是( )
A.①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
②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
B.①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
②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
C.①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
②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
D.①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
②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
A.贺若弼先悄悄卖了军中老马大量购买南陈的船只,又大张旗鼓买了五六十只破船,以达到积蓄力量、麻痹敌人的目的。
B.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而在取得胜利之后,又为抢夺战功互相诋毁,刀兵相见。
C.贺若弼为隋灭亡南陈立下汗马功劳,得以加官进爵,生活奢侈,但贺若弼自以为是,对个人名利耿耿于怀。
D.贺若弼的父亲因被陷害而死,死前表明自己的志向并警戒儿子要出言谨慎,而贺若弼急功傲物,终不免杀身之祸。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
(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
13.请结合文本分析贺若弼被杀的原因。
答案:
7.C
8.A
9.B
10.A
11.B
12.(1)随后知道隋军换防交接,就将已经聚集的军队解散;后来南陈把这种情况当做平常事\习以为常,不再设置防备。
(2)贺若弼又获罪而被捕入狱,皇帝列举他的罪状\责备说:“你有三个过分,嫉妒心太过分;自以为是、贬抑他人太过分;目无尊长太过分。”
13.(1)嫉妒心太过分;自以为是、贬抑他人太过分;目无尊长太过分。(2)急功傲物,出言不慎。(3)生活奢侈,家族势力逐渐强大。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弼置叔宝于德教殿”的意思是:贺若弼将陈后主放在德教殿内。“置”在这里的意思是“放置”。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均为介词,用;
B.副词,辅助判断\副词,才;
C.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
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
故选A。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六千余人”的意思是“六千多人”,作“俘获”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令”的宾语是“分道宣谕”,应在“分道宣谕”后断开;“于是”表因果承接关系,引出下文内容,“于”前断开。据以上信息排除C。
故选B。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A.①是作战谋划,体现其善战。②体现其贪功。
B.①入城的叙述,不能体现其善战或贪功。②体现其傲慢的特点。
C.①是他的争功之词,体现其贪功。②体现其嫉妒心太猛。
D.①体现其军纪严明,不能体现其善战。②体现其贪功。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没有“互相配合”的叙述;“又为抢夺战功互相诋毁,刀兵相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挺刃而出”不等于“刀兵相见”。
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既,之后,随后;交代,换防交接;以为,把……当做;设备,设置防备。(2)坐,因……获罪;数,列举罪状\责备;猛,过分;自是、非人,认为自己对,认为别人不对。
1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可概括为:嫉妒心太过分;自以为是、贬抑他人太过分;目无尊长太过分。
依据“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光禄大夫贺若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若弼坐诛”等可概括为:急功傲物,出言不慎。
依据“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可概括为:生活奢侈,家族势力逐渐强大。
参考译文:
开皇九年,春天,正月乙丑初一,隋吴州总管贺若弼从广陵统帅军队渡过长江。起先,贺若弼卖掉军中老马,大量购买陈朝的船只,并把这些船只藏匿起来,然后又购买了破旧船只五六十艘,停泊在小河内。陈朝派人暗中窥探,认为中原没有船只。贺若弼又请求让沿江防守的兵士每当轮换交接的时候,都一定要聚集广陵,于是隋军大举旗帜,营幕遍野,陈朝以为是隋朝大军来到,于是急忙调集军队加强戒备,随后知道是隋朝士卒换防交接,就将已聚集的军队解散;后来陈朝对此已习以为常,就不再加强戒备。贺若弼又时常派遣军队沿江打猎,人欢马叫。所以贺若弼渡江时,陈朝守军竟没有发觉。庐州总管韩擒虎也率领将士五百人从横江浦夜渡采石,陈朝守军全都喝醉了酒,隋军轻而易举就攻下了采石。
庚午(初六),隋将贺若弼率军攻克京口,捉拿了陈朝南徐州刺史黄恪。贺若弼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有士卒在民间买酒的,贺若弼即令将他斩首。所俘获的陈朝军队六千余人,贺若弼全部予以释放,发给资粮,好言安慰,遣返回乡,并付给他们隋文帝诏书,让他们分道宣传散发。因此,隋军所到之处,陈朝军队望风溃败。隋将贺若弼率军乘胜进至乐游苑,陈朝都督鲁广达被隋军俘获。台城的宫门卫士都四散逃走,贺若弼率军在夜间焚烧北掖门而进入皇宫,得知韩擒虎已抓住了陈叔宝,就把他叫来亲自察看,陈叔宝非常害怕,汗流浃背,浑身战栗,向贺若弼跪拜叩头。贺若弼对他说:“小国的君主见了大国的公卿大臣,按照礼节应该跪拜。阁下到了隋朝仍不失封归命侯,所以不必恐惧。”过后,贺若弼因耻于功在韩擒虎之后,与韩擒虎发生争吵詈骂,随后怒气冲冲地拔刀而出,想令陈朝前吏部尚书蔡徵为陈叔宝起草降书,又下令陈后主乘坐骡车归附自己,但没有实现。于是贺若弼将陈后主放在德教殿内,派兵守卫。
辛酉(二十八日),隋文帝令贺若弼登上皇帝的宝座同坐,赏赐给他布帛八千段,越级授予他上柱国,进封爵位为宋公。贺若弼和韩擒虎在文帝面前争论谁的功大,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拼死鏖战,打垮了陈朝的精锐部队,俘虏了陈朝骁将萧摩诃、鲁宗达等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于是才平定了陈国。而韩擒虎和陈朝军队几乎没有交锋过,怎么能与我相比!”韩擒虎说:“本来接到明确指示,令我和贺若弼同时合兵攻打陈朝都城,可是贺若弼竟敢独自提前进军,遭逢敌军便投入决战,以致于所部将士伤亡很大。而我率领轻装骑兵五百人,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服了任忠,抓获了陈叔宝,占领了陈朝的府库,捣毁了陈后主盘据的老窝。贺若弼直到傍晚才进至北掖门,是我打开城门让他进入的,贺若弼赎罪还来不及,怎么能与我相比!”
贺若弼地位高,名望大,他的兄弟们都被封为郡公,担任刺史或者列将职务,家中的珠宝珍玩,多得不可胜计,婢妾使女也都穿戴绫罗绸缎,多达数百人,当时朝廷上下都很羡慕他。
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贺若弼又获罪而被捕入狱。隋文帝列举他的罪状说:“你有三个太过份:嫉妒心太过份;自以为是、贬抑别人太过份;目无尊上太过份。”但不久文帝就释放了他。
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也私下议论宴请启民可汗的规模太奢侈。这些话都被人报告了炀帝。炀帝认为他们诽谤朝政。贺若弼获罪被杀,贺若弼的妻子儿女被没收为官奴婢。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
贺若弼的父亲贺敦,因为勇武刚烈出名,在北周做金州总管,宇文护嫉妒他就加害他。临行刑时,父亲把贺若弼叫过来对他说:“我一心想要平定江南,可是这个心愿没能完成,你一定要完成我的志向,而且我是因为说话不小心被害死的,你不能不考虑(今后说话要谨慎)。”于是拿铁锥刺贺若弼的舌头,使他口舌流血,以训诫贺若弼以后说话谨慎。
贺若弼自认为他的功勋名望在其他的群臣之上,因此经常以宰相自任。不久,杨素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自己还是将军,所以非常愤恨不平,并在言谈脸色上表现出来,于是他被朝廷罢免职务,因而愈加怨恨。几年后,隋文帝将贺若弼逮捕下狱,问他说:“我任命高颍、杨素为宰相,而你经常扬言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颍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深知他们的为人,所以敢说那样的话。”公卿大臣上奏说贺若弼怨恨朝廷,犯了死罪。文帝顾念他战功卓著,特令免除一切官爵职务,除名为民。
(节选自《隋书列传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