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欧阳生文集序》《游榄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姚莹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 大概,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 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籍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 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 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 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 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 一编之内,唯此尤兢 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 命也欤哉!
        (节选自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
        材料二:
        何生告余曰:“此战场地!吾揽自明以来,未尝被兵。往岁十月,贼舰数十,忽登岸。是时贼方 得志于内河,河东西七郡皆扰,广州尤甚,乘锐陵吾乡地无营师一巡推治之至是不知所为。贼进至 山下一里矣,仓卒集乡人强者数百人,为三队拒之:前持刀桶,后张弓矢,最后斩木削竹以继。旦 日,水师至,贼乃退。是役也,贼死伤甚众,吾乡亡七人,伤十六人耳。以民素健,习武者众也。后  益修补,贼再至,不攻而去。方战时,吾与众登此山望,势甚汹汹。帕首①之众,数倍我师,观者 失色。事之解,幸也!七人者既死,乡人义之,群葬于此山之阳,祠以报。”余往观七人冢,信然。
        嗟乎!天下承平久矣! 武事渐弛,人不知兵, 一旦有急,被难无足异。 粤中海盗已旧,顾大猖
        獗至此,何欤?
        (节选自姚莹《游榄山记》)
        注:①帕首:额巾,此处指盗匪。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1分, 涂 黑超过三处 不给 分。(3 分)                               
        乘 锐 陵 A|  吾乡 [B 地 C 无 营 师 D    一 巡 推 回治 之 F      至 G     是 H    不知所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累,堆积、重复的意思,与《老子》中“起于累土”的“累”意思相同。
        B. 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与“兢兢业业”中的“兢兢”意思相同。
        C. 仓卒,指做事急急忙忙,时间不充足,侧重指没有准备,也作“仓促”。
        D.  祠,这里活用作“建祠”,我国古代常通过建祠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的纪念。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材料一介绍了姚鼎古文写作之师承,高度赞扬了方望溪、刘大槲、姚范三位大儒的学问,并 评价姚鼐对学问的研究更加精深。
        B.  虽然“桐城派”的作家都是桐城人,但是它的影响力遍布全国,人们都认为姚鼐是散文家的
        正宗,要去他那里学习写作之道。
        C.    榄乡这个地方从明朝以来,就没有遭受什么战事,去年十月份,敌人数十艘战舰忽然登岸,侵
        扰各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D.    榄乡当地百姓学习武艺的人很多, 一 向以来身体都非常强健,后来对军事装备进行修缮补充,
        迫使人数众多的敌人不敢进攻。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
        (2)  武事渐弛,人不知兵, 一旦有急,被难无足异。
        14. 桐城派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请指出材料二中这“三者”的具体内容。(3 分 )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BDF
        11.A (“起于累土”中的“累”,同“蔂”,土筐。)
        12.B (“桐城派”的作家并非都是桐城人,“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说明有其他地方的人。)
        13.(1)一定要把义理作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依托之处,考据才有归附之地。(省略了介词“以”,与“为”连用,翻译为“把……作为”;质,本质;附,依托;归,归附(归属)。以上重点词语各 1 分,句意不通扣 1 分)
        (2)武备(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渐渐废弛(松弛),百姓不知道战争,忽然有一天有了急难
        (急事),蒙受灾难没有什么奇怪。(弛,废弛,松弛;兵,战争;急,形作名,急事,急难; 被,蒙受,遭受。以上重点词语各 1 分,句意不通扣 1 分)
        14.①义理:赞扬百姓英勇抗敌,提醒朝廷提早防备。(写出一个方面即给 1 分)
        ②考据:何生详细告知榄乡的情况。
        ③辞章:文章平易清新,简明达意,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
        【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写出 3 点给满分,总分 3 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非常擅长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方望溪侍郎的古文,又受到刘大櫆君和自己伯父姚范君的传授。方、刘、姚三位君子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学问的研究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周永年为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向桐城靠拢,称为“桐城派”。
        姚先生晚年主持钟山书院的讲座。在他弟子名册上有名的,上元县有管同、梅曾亮,桐城县有方东树、姚莹。这四个人,被称为姚先生的高门弟子。他们各自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和朋友,所到之处衣钵相传,没有断绝。
        ……
        在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做学问崇尚渊博,繁琐称述,多方引证,为了考证校对一个字, 反复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极力排斥宋代各家的义理学说,认为宋代理学不值得继续存在,他们的文章杂乱而缺少根本的要点宗旨。唯独姚先生排除形形色色的理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一定要把义理作为根本, 然后文辞才有依托之处,考据才有归附之地。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与汉学家论争),传授了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理论。学说的衰亡兴盛,也各自有它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材料二:
        何生告诉我说:“这里就是战场呀!我们榄乡从明朝以来,没有经过战事。去年十月,几十只盗 贼的船忽然登陆。这时盗贼正在内河横行,河东西两面的七郡都被骚扰,广州更厉害,他们乘了锐气压迫我乡,当地没有一营的兵,只有一个巡检管理着,到这时不知怎么做才好。盗贼推进到山脚一里路了,匆匆忙忙聚集了几百个强壮的乡人,分了三队抵敌:前面的执着刀和盾牌,后面的张着弓箭,最后的斩木削竹来跟进。到第二天,水师来了,盗贼才退去。这一次战斗,盗贼死伤很多, 我乡死了七人,伤了十六人罢了。因为民众素来强健,学习武艺的人众多。后来进一步修理补充军备,盗贼又来,不打便退去。在交战时,我和许多人登在这山上远望,气势很是凶猛。那些盗贼人数比我们多几倍,看的人都改变了脸色。事情能够解决,真是万幸呀!七个人已经死了,乡人认为他们勇义,把他们一同葬在山的南面,立个祠堂以做回报。我去看七人的坟,确实如此。
        唉!天下太平好久了!武备(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渐渐废弛,百姓不知道战争,忽然有一天有了急难,蒙受灾难(遭难)没有什么奇怪。广东海盗原来有的,不过猖獗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王士贞《潘将军失珠》《曹绍夔捉“怪”》
        《尹师鲁墓志铭》《养狸述》
        袁中道《一瓢道人》《史记·黄帝本纪》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记盗》
        《农夫耕田》《明史·陈子壮传》
        《晋书·潘岳传》曾巩《与孙司封书》
        《鹦鹉救火》《北齐书·段韶传》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郑人逃暑》
        《明史·牟俸传》姚莹《汤海秋传》
        《汤海秋传》《太平广记·器量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再与方植之书》
        《魏书·高允传》《晋书·刘伶传》
        《清史稿·曹锡宝传》《宋史·钱若水传》
        李东阳《移树说》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