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师说》《答窦秀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二)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困,罗列而进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愈白。
        (节选自韩愈《答窦秀才书》)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B.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C.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D.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圣人,是对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赞誉,有时专指孔子,也表示对古代帝王的尊称。
        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句末的停顿为“读”。
        C.道,有思想、方法等义项,此处的“道”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道”义不同。
        D.足下,古代常用的交际用语,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窦秀才”,可译为“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大夫之族不愿相师,是因为他们担心向地位低或身份高的人学习而受到众人耻笑。
        B.《师说》通过多重对比,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C.韩愈认为窦秀才年轻气盛,才智出众,言辞高雅,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功名。
        D.韩愈在《师说》与《答窦秀才书》中都直击社会弊病,表达了不敢为师的愤激之情。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
        14.韩愈认为自身难以胜任窦秀才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解析:句意:正值朝廷求贤若渴的时候,而掌权者又都是贤良的官员,拿起笔杆,给他们写上一封信,从高处就可借以获得爵位,即使不这样,依次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试,也能在科举考试中不出差错。“良有司”,偏正结构,贤良的官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BCD。
        11.B解析:“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句末的停顿为‘读’”错误,应是“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句末的停顿为‘句’”。
        12.D解析:“都直击社会弊病,表达了不敢为师的愤激之情”错误。《师说》表达的是要敢为人师,提倡从师学习的风尚;《答窦秀才书》中并没有直击社会弊病。
        13.(1)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们(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难道值得奇怪吗)!【评分标准】“不齿”,不屑一提(并列);“乃”,竟然;“可怪”,令人奇怪。
        (2)又不通晓世事,而与世人常常意见不合,想到最终无法树立身名,于是发愤学习,专心致志于文学。【评分标准】“通”,通晓;“龃龉”,意见不合;“笃专”,专心致志。
        14.①没有其他才能且不通晓世事;②学术不得法且不实用;③年老道穷且能力不足;④被黜远地且自身难保。
        【参考译文】(一)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二)韩愈禀述:我年轻时平庸而怯懦,自己估计在其他方面没有值得去下工夫的能力,又不通晓当今的时务,而与世人还常常意见不合。想到最终无法立身树名,于是就发愤深入钻研经学文章。我在学术上不能够得到它的正确方法,所有那些辛苦研究后仅有的成果,全与空谈一样,而不适用于实际,于是又再次自己废弃。因此即使学业稍有成,但自己思想却越来越贫乏,年纪越来越大,智慧却越来越困弱。现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贬逐,远远地来到这南方边远地区担任县令,愁闷忧虑,无以聊赖,又受到瘴疠之病的侵扰,整天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无法希冀朝夕相保。
        您年轻而且才智出众,谈吐高雅,气度不凡,正值朝廷求贤若渴的时候,而掌权者又都是贤良的官员,拿起笔杆,给他们写上一封信,从高处就可借以获得爵位,即使不这样,依次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试,也能在科举考试中不出差错。如今您却乘上这前途未卜的船,进入荒无人烟之地,把随我学习文章作为当务之事。你身虽勤勉,但与您应该从事的职分却不相符合,言辞虽郑重,而提出的要求却不够周全,这是不得当的考虑。即使让古代道德修养深厚,而想掩隐起他们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传扬名声的君子,遇到您如此恳求也倾囊相授,一一指教。像我这们愚钝不贤的人,又哪里敢受您的仰慕呢!
        我看您的才能,足以用来自己发奋而起;我所拥有的能力,就如我前面陈说的那样。因此面对此事,我感到羞愧而不敢应允。我的钱财不够送给您解决生活上的匮乏和急需之用,我的文章不足以启发您去开创您的事业,您满载而来,却只会空囊而归,请您明白就是了。韩愈禀述。
         



        相关文言文练习
        《答李翊书》《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农夫殴官》(二)
        《伯夷颂》《史记·伯夷列传》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三)
        韩愈《送石处士序》《读荀》《读墨子》
        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二)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劝学》《读荀》
        韩愈《医说》《赠黎安二生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送杨少尹序》《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二)
        韩愈《通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不毁乡校颂》
        韩愈《送孟东野序》(二)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二)
        韩愈《讳辩》(二)韩愈《伯夷颂》
        韩愈《原性》韩愈《送穷文》
        韩愈《祭鳄鱼文》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
        韩愈《守戒》韩愈《欧阳生哀辞》
        韩愈《答胡生书》韩愈《上宰相第三书》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送许郢州序》
        韩愈《原毁》《农夫殴宦》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送权秀才序》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韩愈《感二鸟赋(并序)》
        韩愈《答侯继书》韩愈《何蕃传》
        韩愈《与孟尚书书》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二)
        韩愈《重答张籍书》《送李愿归盘谷序》(二)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韩愈《答刘正夫书》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韩愈《画记》
        《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