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民有歌淮南王者曰》《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民有歌淮南王者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帝闻而病之。
        夏,封淮南厉王子安等四人为列侯。 贾谊知上必将复王之也,上疏谏曰:“淮南王之悖逆无道,天下孰不知其罪! 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今本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 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大父与叔父也。白公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于策不便。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专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少留计!”上弗听。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臣光曰:李德裕以为:“汉文帝诛薄昭,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秦康送晋文,兴如存之感;况太后尚存,唯一弟薄昭,断之不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夫薄昭虽素称长者,文帝不为置贤师傅而用之典兵;骄而犯上,至于杀汉使者,非有恃而然乎!若又从而赦之,则与成、哀之世何异哉!魏文帝尝称汉文帝之美,而不取其杀薄昭,曰:“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讥文帝之始不防闲昭也,斯言得之矣,然则欲慰母心者,将慎之于始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卷》)
        材料二:
        赞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节选自《汉书·文帝纪》)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欲令□自引分B昭C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只,与《答司马谏议书》“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的“特”意思相同。
        B.与,和,与苏洵《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不相同。
        C.愧,使……感到惭愧,与《孔雀东南飞》“兼愧贵家子”的“愧”的用法相同。
        D.“刑措”意为“置刑法而不用”,即社会治安好,案件少,以至于刑法被搁置。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封刘安等四人为列侯,贾谊上疏认为淮南土之子刘安定不会忘记仇恨,将来会为父报仇。
        B.白公胜发动叛乱,并不想取代君主篡夺政权,而是为了给父亲报仇,报复的对象是祖父和叔父。
        C.汉文帝曾想造露台,召工匠预算,造价颇高,文帝担心这样做会使先帝蒙羞,于是没有修筑露台。
        D.汉文帝曾与匈奴交好,后匈奴背约入盗,文帝担心增加百姓负担,命令边兵加强防守,不攻打匈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
        (2)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14.对于汉文帝惩治舅舅薄昭,历代有不同看法,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几种看法。(5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0. B D G(断句: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选对1处给1分,共3分)
        11. C(用法不相同。“兼愧贵家子”的“愧”意为惭愧、羞愧。)
        12. B(“报复的对象是祖父和叔父”错误。“大父”并非祖父,而是伯父。)
        13.(1)陛下免其死罪而流放他,这已是他的幸运了,他自己得病而死,天下臣民谁不说他该死! (“迁”,流放,放逐;“孰”,谁。以上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他穿着弋绨做的衣服,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裙子不拖到地上,帷帐不用纹绣,以此来显示敦厚朴实,为天下人作榜样。(“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曳”,拖。以上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4.①李德裕:汉文帝杀薄昭,确实很果断,但却有损于义。②司马光:赞同汉文帝不分关系亲疏,依法处置薄昭。③魏文帝:不赞成汉文帝杀薄昭,认为汉文帝没有及早限制薄昭,才导致了以后的恶果,应该从开始就谨慎行事。(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民间传唱着有关淮南王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听了感到不安。
        夏季,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贾谊知道文帝一定要重立淮南国,就上疏进谏说:“淮南王刘长悖逆无道,天下臣民谁不知道他的罪恶!陛下免其死罪而流放他,这已是他的幸运了,他自己得病而死,天下臣民谁不说他该死!现在尊奉罪人的儿子,恰恰会导致朝廷承担天下的毁谤之言。刘安等人年岁渐长,怎能忘记他们的父亲呢!春秋时期楚国的白公胜为了给父亲报仇,报复的对象是他的伯父和叔父。白公发动叛乱,并不想取代君主占有楚国,只是想发泄怒火实现自己的愿望,敏捷地用手把利刃插入仇人的胸膛,本是要同归于尽而已。淮南地方虽小,但黥布曾用它起兵争夺天下,汉朝廷能战胜他,只是天幸。给予仇人足以危害朝廷的资本,这个决策并不高明。给予他们大量积蓄的资财,他们不是像伍子胥、白公胜那样在广阔的都城复仇,就可能像专诸、荆轲那样在朝廷之上行刺,这就是所说的给盗贼送上兵器,给猛虎添上翅膀。希望陛下仔细考虑!”文帝没有听他的话。
        将军薄昭杀了汉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杀他,就派公卿去与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却不肯自杀;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才自杀。
        臣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认为:“汉文帝杀薄昭,确实很果断,但却有损于义。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见到舅父,似乎母亲仍然在世一样;何况当时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还健在,她只有这一个弟弟薄昭,文帝杀薄昭毫不留情,这不是孝顺母亲的做法。”我却认为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有人撑腰而触犯法律。薄昭虽然素来被称为长者,文帝不为他选择贤人做师傅去约束他,却任用他掌握兵权;他骄横犯上,以至于敢杀朝廷使者,不是依仗有人撑腰而如此大胆吗!假设文帝赦免了他,那与后来成帝、哀帝时朝纲废弛的局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魏文帝曾称赞汉文帝的美德,但却不赞成他杀薄昭,说:“对舅父之家,皇帝应当让他们安享富贵,不应给他们干政的权力,既然违法犯罪,却又不得不按法律论处。”这是讽刺汉文帝不及早限制薄昭,才导致了以后的恶果,魏文帝的评论是很正确的。由此看来,要想宽慰太后之心,还是从开始就谨慎地行事吧!
        材料二:
        赞说: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对于)宫室、园林、车辆、服饰等都没有增加。如果有不方便民生的,就放宽政策来便利百姓。他曾经想建造露台,召来工匠计算,值一百斤黄金。汉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的宫室,时常担心使它蒙羞,为什么要建造露台呢!”他自己穿着弋绨做的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裙子不拖到地上,帷帐不用纹绣,以此来显示敦厚朴实,为天下人作榜样。他建造霸陵,都用瓦器,不允许用金、银、铜、锡作装饰,借着山势建造,不另外堆土筑坟。南越的尉佗自立为皇帝,(汉文帝)却尊崇尉佗的兄弟,用恩德来招致他们归顺,于是尉佗就向汉朝称臣。(汉文帝)和匈奴定立和亲之约,后来匈奴违背约定进入边境抢掠,而汉朝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派军队深入匈奴境内,恐怕烦扰百姓。吴王刘濞假装有病不来朝见汉文帝,汉文帝就赐给他几杖。群臣中袁盎等人的进谏虽急切直率,汉文帝却总是宽容采纳。张武等人收受金钱贿赂,事发之后,汉文帝反而加倍给他们赏赐,使他们内心愧疚。汉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百姓,因此国内富裕殷实,兴起礼义之风,断案数百起,几乎到了不再用刑罚的地步。唉呀!他的仁德真是伟大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家分智氏之田》《韩非子·奸劫弑臣》《豫让论》《亮尝自校簿书》《杨颙之谏诸葛公曰》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项羽既定河北》《何博士备论·楚汉论》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九月,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两敌相争,此兴彼败》《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
        《房琯喜宾客,好谈论》《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单于》《春,二月,亮遣使约吴同时大举》
        《魏书·高允传》《魏高宗起太华殿》《资治通鉴·大将军光忧懑》
        《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商君书·外内》《资治通鉴·宋神宗御制序》《通典·序》
        《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荀悦论曰:世有三游,德之贼也》
        《剖身藏珠》《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二)《安禄山专制三道》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魏主以浩监秘书事》
        《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表《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百战奇略·车战》
        《司仆少卿来俊臣倚势贪淫》《尹子奇领兵十三万趣睢阳》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李克用攻罗弘信》
        《温公家范》《韩非子·用人》《闰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
        《武灵王平昼闲居》《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
        《资治通鉴·汉纪十九》《进,与操遇于赤壁》《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
        《蔡邕被害》《甲寅,魏人百道攻城》《读通鉴论·梁元帝》
        《丞相嘉奏封事曰》《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资治通鉴·晋王还晋阳》
        《陈敬瑄恶顾彦朗与王建相亲》《赵奢论税》
        《仇香劝陈元》《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颉利益衰,国人离散》《初,安史之乱,数年间,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