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中州人物考》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尤时熙,字季美,洛阳人。生而警敏。嘉靖壬午,领乡荐,计偕①入京师。时《传习录》始出,时熙一见,辄自省叹曰:“道不在是耶?”自是,深信潜体,毅然以圣贤为己任。常以不及师事文成②为恨,且曰:“学无师,终不能有成。”于是,受学于文成之门人刘时川。尊信师门“良知”之说。
②未几,升户部主事,榷税浒墅关,一介不取。寻以母老乞养。里居三十年,日以修德明道为事,足未尝诣公庭,所居环堵,讽咏自若。郡守或以官地遗之,谢不受。后进有来学者,辄喜动眉宇,与之言,终日不倦。陕洛间闻其风,担簦③而至者百数十人,学者称为“西川先生”。
③尝言:“能翻前人案始能得前人意若不得其意而务为纷更是妄也。”
④野史氏曰:阳明之致知,孔子之致知也。紫阳④之穷理,孔子之穷理也。总不谬于孔子而已矣。何至相抵牾,分水火乎?即如格物之说,紫阳而在,亦可以此面质。共偕大道而为友,奚不可?由也不尝不说于夫子乎?夫子虽折之,未尝不重其人曰:“志意不立,子路侍。”何至以朱、陆⑤同异,聚讼于生前,朱、王同异,又聚讼于身后哉?皆缘不明于学者,助之攻耳,失紫阳意。
(选自 孙奇逢《中州人物考·理学》)
材料二:
①尤时熙榷浒墅税,一意便民。长洲令某与抗,先生廉其贤,不较。他日,代榷者至,问吴中令孰贤?先生首称长洲。代者曰:“此非抗君者耶?”先生曰:“吾侪论人惟其贤耳。”
(选自 姚之骃《元明事类钞》)
【注】①计偕,指入京参加会试。②文成,王阳明的谥号,“心学”代表人物。其学说与朱熹主张的“格物致知”不同,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③簦,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 。④紫阳,指朱熹。⑤朱、陆,指朱熹和陆九渊。下文的“朱、王”指的是朱熹和王阳明。朱熹是程朱理学代表人物,陆、王是心学代表人物。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由也不尝不说于夫子乎?( ) (2)夫子虽折之( )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亦可以此面质( )
A.当面询问 B.当面对质 C.当面验证 D.当面质疑
(2)聚讼于生前( )
A.聚集诉讼 B.辨析异同 C.争论不休 D.争辩对错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里居三十年,日以修德明道为事,足未尝诣公庭,所居环堵,讽咏自若。
18.为第③段画浪线部分断句。
能 翻 前 人 案 始 能 得 前 人 意 若 不 得 其 意 而 务 为 纷 更 是 妄 也
19.在学习史传文的笔法时,有同学觉得,材料二叙事详备,故应纳入材料一。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5. 喜欢、欣赏、使……高兴/愉悦 挫辱、折辱、批评 16. A C 17.(尤时熙)住在乡里三十年,每天把修养品德理解大道作为自己的事情,足迹未曾抵达公堂,他居住的屋子四面都是墙(家徒四壁),(但他) 歌唱吟咏,神态自若(神态像往常一样)。 18.能翻前人案/始能得前人意/若不得其意而务为纷更/是妄也 19.不同意。
材料二叙述了尤时熙在浒墅关征税的过程中与当地官员发生冲突却并不记仇一事,刻画了尤时熙看中他人贤德的性格特点;这一形象和材料一刻画理学家的写作目的并不一致;我们在学习史传文写法时,不仅要学习某段文字叙事详备与否,而且要考虑其与写作目的的一致性问题。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说:喜欢、欣赏、使……高兴/愉悦。句意:子路曾经也不欣赏孔子的观点。
(2)折:挫辱、折辱、批评。句意:虽然孔子对他进行了批评。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面质:当面询问讨论。句意:他或许可以与王阳明当面讨论。故选A。
(2)聚讼:争论不休。句意:在生前有争议。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里居”,乡居,辞官返乡居住;“修德”,修养品德;“明道”,理解大道;“诣”,到、抵达;“环堵”,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指贫穷人家;“自若”,像往常一样,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能够推翻前人的观点和看法,才能真正理解前人的思想和意图。如果只是不理解前人的意图,而一味地追求变革和创新,那就是一种狂妄的行为。
“前人案”作“能翻”的宾语,宾语后断句;
“前人意”作“能得”的宾语,宾语后断句;
“是”作主语,主语前断句。
故断句:能翻前人案/始能得前人意/若不得其意而务为纷更/是妄也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表示观点:不同意。
由材料二“长洲令某与抗,先生廉其贤,不较。他日,代榷者至,问吴中令孰贤?先生首称长洲”“吾侪论人惟其贤耳”可知,材料二叙述了尤时熙在浒墅关征税的过程中与当地官员发生冲突却并不记仇一事,刻画了尤时熙看中他人贤德的性格特点。
由材料一“能翻前人案,始能得前人意,若不得其意而务为纷更,是妄也”“总不谬于孔子而已矣。何至相抵牾,分水火乎?即如格物之说,紫阳而在,亦可以此面质”“何至以朱、陆同异,聚讼于生前,朱、王同异,又聚讼于身后哉?皆缘不明于学者,助之攻耳,失紫阳意”可知,材料一目的是刻画理学家。材料二中尤时熙这一形象和材料一刻画理学家的写作目的并不一致。
题目说明要将材料二纳入材料一,通过分析可知,两篇的写作目的不一致。我们在学习史传文写法时,不仅要学习某段文字叙事详备与否,而且要考虑其与写作目的的一致性问题。
参考译文:
材料一:
①尤时熙,字季美,是洛阳人。他天生聪明机敏。在嘉靖壬午年,他通过了乡试,并与其他考生一同前往京师参加会试。当时,《传习录》刚刚开始流传,尤时熙一读到这本书, 就自我反省并感叹道:“真正的道不就在这里面吗?”从此以后,他深信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并坚决地将自己定位为追求成为圣贤的人。尤时熙常常为自己没能亲自拜王阳明为师而感到遗憾,他说:“学习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最终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于是,他决定成为王阳明门人刘时川的学生,以学习王阳明的“良知”学说。
②没过多久,尤时熙被升任为户部主事,负责在浒墅关管理税收。但他并没有为自己谋取过一丝一毫的私利。不久后,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辞官回乡专心侍奉母亲。尤时熙在家乡住了三十年,期间他全心全意地致于修身养性和探索真理。他从未踏入过官府,居住的地方也很简陋,但他总是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一边咏诗诵文, 一边过着清贫的生活。当地郡官想赠予他一些官地时,他坚决地推辞了。对于前来向他学习的年轻人,尤时熙总是感到非常高兴,他会与他们交流,整天不厌其烦。陕洛地区的人们听说了他的学问和品德,纷纷前来拜访,有时竟有上百人。学者们都尊称他为“西川先生”。
③尤时熙曾经说过:“能够推翻前人的观点和看法,才能真正理解前人的思想和意图。如果只是不理解前人的意图,而一味地追求变革和创新,那就是一种狂妄的行为。”
④野史氏评论说:王阳明的“致良知”与孔子的“致知”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朱熹的“穷理”也与孔子的穷理相呼应。总的来说,他们的学说都没有偏离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何会被理解为相互矛盾,如同水火不容呢?拿“格物”这一观点来说,如果朱熹还在世,他或许可以与王阳明当面讨论,共同探索大道,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又有何不可呢?正如子路曾经也不欣赏孔子的观点,虽然孔子对他进行了反驳,但并未否定子路的价值,只是说: “你的志向和决心还不够坚定。尽管如此,子路仍然是一个侍奉我的好学生。”为何朱熹和陆九渊、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异同争议在生前身后都持续不断呢?这都是因为一些不明真相的学者加入了争论,曲解了朱熹的本意。
材料二:
尤时熙在负责浒墅关的税收时,一心只想着如何方便百姓。当时,长洲县令与他在某些事务产生了冲突,尤时熙了解到长洲县令是一位贤能的官员后,并没有与他计较。后来,当有新的官员来替代尤时熙负责税收时,他询问尤时熙在吴中地区哪位县令最为贤能。尤时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长洲县令。新官员有些惊讶地说:“这不就是那位曾经与你产生冲突的县令吗?”尤时熙回答说:“我们评价一个人,只看他的贤能与否,而不是看他是否与我有过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