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秦观《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观
        三、龙井题名记
        秦 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淮海集》)
        【注】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查阅《古代汉语词典》,“书”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以书邀余入山”中“书”的意思是(D)
        A.书写,记载  B.文字  C.书籍  D.书信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以不时至,矣  相委而
        B.濯足惠因涧    泻出两峰之间者
        C.酌泉据石而饮  予尝求古仁人
        D.书邀余入山    不物喜
        (解析:A.离开;B.在/从;C.代词,代泉水/结构助词,的;D.通过,用/因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4.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内容简要分析。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
        附参考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来杭州,(然后)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叫辨才的大师,通过书信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道人参寥,问(参寥)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轿子,(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山,穿过南屏山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上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蓊蓊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才回去。
         



        相关文言文练习
        《游三游洞记》《先君序略》
        秦观《谢曾子开书》《宋史·郑侠传》
        《周书·寇隽传》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明史·袁崇焕传》《宋史·吴猎传》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三国志·邓艾传》
        《游龙井记》《后汉书·冯鲂传》
        秦观《裴秀才跋尾》《梁书·刘勰传》
        《宋史·吴昌裔传》《精骑集》序
        《贞观政要·贪鄙》《一壶先生传》
        《明史·马孟祯传》秦观《鲜于子骏行状》
        秦观《秦观劝学》《汉书·萧何传》
        《慎人》王守仁《尊经阁记》
        《毛颖传》《隋史·高颊传》
        《后汉书·阴兴传》袁宏道《山居斗鸡记》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