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说赵王曰:“赵孰与秦大?”曰:“不如。”  “国孰与之治?”曰:“不如。”  “将瓤与之武?”曰:“不如。”司空马曰:“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 赵王曰:“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泰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国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为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今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问曰:“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臣不得自杀宫中。”过司马门,趣甚疾,出棘门也。右举剑将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B.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C.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D.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的策略,也引申为缔结盟约。
          B.愚:谦辞,用于自称,与《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之“愚”同义。
          C.君:战国时期卿大夫的新爵号,文中的“武安君”也是一种特别的封号。
          D.北面:面向北(行礼)。古时君主面朝南坐,而臣子朝见天子则面朝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空马与赵王讨论形势,根据秦、赵两国实力的对比,得出赵国会被灭亡的结论。
          B.司空马在裂地贿秦、约从诸侯的建议被拒绝之后,又请缨带兵出战,也未被接受。
          C.平原令询问赵国情况,司空马指出赵国必定亡国,而亡国时间与武安君处境有关。
        D.韩仓以赵王名义赐死武安君,且不允许他死在宫中,武安君只好先出宫门再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
        (2)今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
        14.平原令认为赵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在文中有什么表现?(3分)

         
         
        答案:
        10.B
        【解析】
        本句意为:赵王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凭借曲意逢迎符合赵王心意,他们的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才妒忌功臣。如今赵国处境危急,赵王必定听从他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原句为: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解题时,可以首先找到句子里面的动词,然后结合动词前后的名词来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如动词“有”,“有”的宾语是“韩仓”,于是确定“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之间不可断。依次类推,便可找出正确的句子。
        11.B
        【解析】   
        这道题除了考查日常积累之外,还考查结合语境判断实词意义的能力。B选项中“愚”有“谦辞,用于自称”的用法,但在文中是作为“计”的修饰,应该是“愚拙”的意思。由此判断B项足错误的。
        12.D
        【解析】
        这道题解题的要点在于要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D选项中“且不允许他死在宫中”错误,因为对应的原文中是武安君自己说“人臣不得自杀宫中”,并快速出了宫门自杀的。D选项偷换了主语,所以是错误的。
        13.
        (1)您不认为赵国地远,能毫不保留地教导我治国方略,我愿意听从您的谋划。
        (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1分。①“远”:意动用法,认为……远。②“悉”:全,都,毫无保留。③“因”:依据,顺应,听从。④译出大意给1分。)
        (2)如今割让半个赵国去使秦国更强大,赵国的力量便不能够保全自己,会因此而灭亡的。希望您改变计策。
        (关键词每译对一处给1分。④“强”:使动用法,使……强盛。②“存”:保全,保存。③“更”:改变,更换。④译出大意给1分。)
        【解析】
        翻译题的解题要点在于宇字落实。翻译时一定要做到译文与原文逐个对应。此外,要特别注意句中包含的特殊句式以及词的特殊用法,这些都是给分点,一定要落实。
        14.
            第一问:不能任用贤人:(1分)第二问:①不接纳司空马的建议:(1分)②不信任武安君。(1分)
        【斛题思路】
            首先根据题干内容限定概括范围。题目要求概括出中原令评价赵国失败的原因,对应原文的最后一段:亡国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而是不能任用贤能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不能任用贤人,题目的第二问是这一原因的具体体现,选文主要记述了两个有才之人的遭遇:司空马以及武安君,司空马向赵王提议不被采纳,武安君受奸人陷害被迫自杀,这都是“不能任用贤人”的具体表现。由比,我们可以得出第二问的答案。
        参考译文:
         司空马到了赵国,赵国任命他为代理相国。(这时)秦国出兵进攻赵国。
        司空马游说赵王说:“赵国和秦国哪个大?”赵王说:“赵国比不上秦国。”“哪一国治理得更好?”赵王说:“赵国比不上秦国。”‘哪一国的将领更加勇猛?”赵王说:“赵国比不上秦国。”司空马说:“这么多事情都比不上秦国,大王您的国家要灭亡了。”
        赵王说:“您不认为赵国地远,能毫不保留地教导我治国方略,我愿意听从您的谋划。”司空马说:“大王可以割让赵国一半的土地来贿赂秦国,秦国不动一刀一枪就得到了半个赵国,一定非常高兴。秦国接受贿赂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定害怕亡国:赵国危急,诸侯必定恐惧,一恐惧就会来救援,这样的话,合纵抗秦的事情就会成功。我请求替大王去组织合纵联盟。合纵联盟一旦成功,那么大王虽名义上失去了半个赵国,但实际上却得到了山东各诸侯的力量来抗击秦国,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
        赵王说:“如今割让半个赵国去使秦国更强大,赵国的力量便不能够保全自己!会因此而灭亡的。希望您改变计策。”司空马说:“我请求为大王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肯任命他为将领。司空马说:“我奉献愚拙的计谋,大王不采用,这样我也没有什么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允许我离开。”
        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令问他说:“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司空马说他给赵王贡献计策但不被采用,赵国必然灭亡。平原令问:“根据贵客您的推断,赵国什么时候会灭亡?”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为将领,一年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出半年。赵王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凭借曲意逢迎符合赵王心意,他们的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才妒忌功臣。如今赵国处境危急,赵王必定听从他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
        韩仓果然向赵王进武安君的谗言,赵王派人取代了武安君。武安君回来后,韩仓说:“我接受大王的命令,要赐将军死,不能赦免。”武安君朝北面拜了两拜,感谢赐死之恩。他抽出剑,准备自杀,但是又说:“为人臣子不能在宫里自杀。”于是穿过司马门,跑得非常快,出了棘门。他右手举起剑准备自杀,可是因为手臂短,不能够到脖子,于是用嘴咬着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
         平原令见到朋友们,总要为司空马感叹:“唉!司空马!”又认为司空马离开赵国,并不是出于无能。赵国失去了司空马就亡国了。亡国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贤能的入,而是不能任用贤能的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策·秦策一》(二)《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闲居》
        《战国策·燕策一》《战国策·中山策》
        《战国策·赵策二》《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策·秦策五》《战国策·楚策》
        《战国策·秦策》《战国策·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二)《战国策·靖郭君将城薛》
        《战国策·韩策》《燕昭王招贤》
        《战国策》书录《战国策·西周策》
        《江乙对荆宣王》《田单将攻狄》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论幸臣》《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策·燕策》《冯谖客孟尝君》
        《荆轲刺秦王》《人有卖骏马者》
        《战国策·赵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齐人说靖郭君》《文侯与虞人期猎》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战国策·燕策三》
        《齐宣王见颜斶》《战国策·齐二、楚四》
        《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秦策二》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马价十倍》《季梁谏魏王》
        《范雎说秦王》《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