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历代名臣奏议·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阅读练习及答案

        历代名臣奏议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今天下有二人之论: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乐无事者,以谓守祖宗成法独可以因人所利据旧而补其偏以驯致于治,此其所得也。至昧者则苟简怠惰,便.私.胶习,而不知变通之权.,此其所失也。喜有为者,以谓法烂道穷,不大变化则不足以通物而成务,此其所是也;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此其所非也。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上谓文彦博等曰:“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彦博对曰:“譬如琴瑟不调,必改而更张之。”夏四月壬寅朔,诏新除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曰:“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陛下每事当以尧舜为法。”上曰:“卿可悉意辅朕,庶几同济此道。”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丙寅,命司马光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光登对言:“国家所以用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安石曰:“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参知政事。甲子,命安石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光上言:“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请罢制置三司。”安石曰:“光好为异论,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则是为异论之人立赤帜也。”光曰:“安石性不晓事而愎.。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吕惠卿以为是,天下皆以为非也。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耶?”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书凡三返。五月甲辰,诏:“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财利。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光知言不用,遂乞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上乃从其请。光自是绝口不复论新法。
        (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以谓守A祖宗B成法C独可以因人D所利E据旧F而补其偏G以驯致于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便私,指有利于私门;当中的“便”字与成语“便宜行事”中的“便”字意思相同。
        B.权,指权变,灵活性;与《齐桓晋文之事》“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思不同。
        C.箕敛,指苛敛民财;当中的“敛”字与《促织》“科敛丁口”的“敛”字意思相同。
        D.愎,指固执,任性,不接受别人意见;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愎”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安稳为乐的人,习惯于固守旧法;喜于作为的人则认为旧法不足守,要大刀阔斧改革。
        B.皇上认为国家之事弊病丛生,非改革不可;文彦博表示支持,王安石则建议从择术入手。
        C.针对国用不足的问题,王安石主张任用善理财的人,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
        D.司马光请求废除条例司,既不被王安石接受,也不获皇上支持,从此闭口不再谈论新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至凿者则作为聪明,弃理任智,轻肆独用,强民以从事。
        (2)今大端已举,惟在悉力应接,以趣成效。
        14.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位改革家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10.CEG
        【解析】句意:认为是固守祖宗现成的律法,只有其才可以凭借对人有利的,根据旧法补充其偏颇的地方,逐渐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他们所得到的。“以谓守祖宗成法”,与后文“以谓法烂道穷”形成对立观点,其后应断开;“独可以因人所利”,“人所利”作“因”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据旧而补其偏”,“而”连词,连接“据旧”“补其偏”两个动宾结构,本句主语省略单独成句,前后断开。
        11.A【解析】A.不正确。“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便私”的“便”,有利于;成语“便宜行事”指根据情况,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B.正确。“意思不同”正确。“权”,权变,灵活性,原文句意:却不知道变通的权变;“权,然后知轻重”的“权”,衡量、权衡。C.正确。“意思相同”正确。“箕敛”,用箕子收取,指苛敛民财;《促织》“科敛丁口”句意:向百姓摊派有关费用,敛:摊派,征收。D.正确。“意思相同”正确。“愎”,固执,任性,原文句意:王安石性情不通达而固执任性;成语“刚愎自用”意思: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12.C【解析】“司马光则认为应节约用度、增加赋税”错误。从原文“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箕敛以尽民财’”来看,司马光认为善于理财之人不过是滥收苛捐杂税之人,对于怎样增加国用,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选项与文无据。
        13.(1)最穿凿附会的人则自作聪明,丢弃理智,轻率放肆单独行世,勉强百姓做事。
        (2)现在主要措施已开始实施,只有尽全力应对,来催促取得成效。评分参考:超然客公众号
        (1)译出大意给1分;“凿”,穿凿附会;“作为”,自己认为,自作;“强”,勉强,强迫。
        (2)译出大意给1分;“大端”,主要措施;“悉力”,尽全力;“趣”,通“促”,催促。
        14.①心忧天下,匡正时弊;②不避众议,坚持变法。
        (评分参考:答出①给1分,答出②给2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由“安石退而上疏,极言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且谓理财无法”可概括为:心忧天下,匡正时弊;由“三年三月甲午,光移书安石,请罢条例司,安石答书但言道不同而已”可概括为:不避众议,坚持变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现在天下有两种议论:有安于常规,习惯旧例,以无事为乐之论;有改变古代的礼法,喜欢作出敢做敢为的议论。以无事为乐的人,认为是固守祖宗现成的律法,只有其才可以凭借对人有利的,根据旧法补充其偏颇的地方,逐渐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他们所得到的。最糊涂的人则草率简陋懈怠懒惰,利于私门依仗惯习,却不知道变通的权变,这是他们所失去的。喜欢有所建树的人,认为旧法陈腐、穷途末路,如果不经过大的变化就不足以通晓物理人情成就事业,这是他们正确的地方;最穿凿附会的人则自作聪明,丢弃理智,轻率放肆单独行世,勉强百姓做事,这是他们错误的地方。
        (节选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七》)
        材料二:
        戊申熙宁元年二月乙卯,神宗对文彦博等人说:“天下的有弊端的事非常多,不能不变革。”文彦博回答说:“就好像琴瑟在演奏时声音不和谐,有必要改换乐器上的弦,重新调整安装。”夏四月壬寅初一,下诏新上任的翰林学士王安石越级进入皇宫回答问题。皇上说:“现在应该先治理什么?”王安石回答说:“从选择方法开始,陛下每每应当效法尧舜处理朝政。”皇上说:“你要尽心辅佐我,希望我们一同成就尧舜之道。”王安石回去之后呈上奏折,极力言说数代墨守衰风颓俗的弊病,并且认为理财没有章法。丙寅,神宗下令让司马光审阅研究裁减国家的用度的法度,司马光回答:“国家用度不足的原因,在于用度太过奢靡,赏赐没有节制,宗室人员用度繁多、官职庞杂而无必要的限制、军队的花费不明确。”王安石说:“国家的用度不足,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缘故。”司马光说:“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苛敛民财罢了。”王安石说:“这不是善于理财的人。善于理财的人,百姓的赋税不增加而国家的用度很丰富。”二年二月庚子,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甲子,任命王安石为别为司,名为同制置三司条例。辛巳,司马光上书说:“现在士大夫们群情激动,百姓不安,请废除制置三司。”王安石说:“司马光喜欢不同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倚重他,那么这是为有异论的人树立旗帜。”司马光说:“王安石性情不通达而固执任性,现在条例司的所作所为,只有王安石、韩绛、吕惠卿等人认为是正确的,天下人都认为是错的。陛下难道只和这三个人治理天下吗?”三年三月甲午,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请求废除条例司,王安石回了信只是说两人的道不同罢了。两人书信往来多次。五月甲辰,神宗下诏说:“进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本来是用来平均天下的财利。现在主要措施已开始实施,只有尽全力应对,来催促取得成效。”司马光知道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纳,于是请求担任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同意了他的请求。司马光从此之后闭口不言新法之事。(节选自《宋史全文·卷十一》)



        相关文言文练习
        《隋书·列女传》《宋史·卢秉传》
        王世贞《竹里馆记》《光武帝纪》
        《旧唐书·薛嵩传》《旧唐书·卢简辞传》
        《隋史·杨善会传》《魏书·阳固传》
        《宋史·王敬弘传》《后汉书·乐恢传》
        《明史·赵世卿传》《后汉书·黄香传》
        《宋史·虞允文传》《张嘉贞落魄有大志》
        《南史·张兴世传》《明史·张肯堂传》
        《明史·安磐传》宋濂《阅江楼记》
        汪琬《传是楼记》《明史·唐胄传》
        《旧唐书·陆贽传》《北齐书·斛律羡传》
        《隋书·万宝常传》《隋书·燕荣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