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宁》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宁。英毅有才略。善骑射。禄山乱,典亲兵,扈车驾。度渭,百姓遮道留太子,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倓进说曰:“夫大孝莫若安社稷,殿下当募豪桀,趣河西,收牧马。今防边屯士不下十万,而光弼、子仪全军在河朔,与谋兴复,策之上者。”广平王亦赞之,于是议定。太子北过渭,兵仗盐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太子或过时未食,倓辄涕泗不自胜,三军皆属目。至灵武,太子即帝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帝曰:“广平既冢嗣,安用元帅?”答曰:“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也,莫宜于广平王。”帝从之,更诏倓典亲军,以李辅国为府司马。时张良娣有宠,与辅国交构,欲以动皇嗣者。倓忠謇,数为帝言之,由是为良娣、辅国所谮,妄曰:“倓恨不总兵,郁郁有异志。”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明年,广平王收二京,使李泌献捷。泌与帝雅素,从容语倓事,帝改容曰:“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曰:“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泌曰:“陛下尝闻《黄台瓜》乎?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陛下今一摘矣,慎无再!”帝愕然曰:“公安得是言?”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及即位,追赠倓齐王。大历三年,有诏以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
        [注]①李倓:唐玄宗的孙子,唐肃宗的儿子。②太子: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李亨。③广平王:唐肃宗的长子,即代宗。④盐恶:犹“严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B.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C.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D.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驾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至尊,又称尤五之尊,意思是最崇高、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用作皇帝的代称。
        B.三军,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者中军左军、右军,周制,每军一共一万二千五百人。.
        C.追赠,或作追封,即死后加封官职勋位,用于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追赠的对象不包括死者的亲属。
        D.谥,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称号既有褒扬的也有批评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李侦才略过人。安史之乱中,太好要随皇帝出逃,百姓阻拦,李使劝说太子招兵买马,抵抗叛军,此议也受到广平王的支持。
        B.李谈至勇至孝。太子北过渭水,战事连连,李谈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太子吃饭不及时,李谈心疼;常常哭泣立,令人敬仰。
        C.李谈为人正直。受宠的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想要动摇皇帝立嗣之事,李使多次向皇帝揭露这两人,于是被良娣、辅国诬陷。
        D.李谈死后荣耀。广平王继位后,对建宁王李谈之苑心怀愧悔,一再追封,先是迫赠为齐王,然后又进谥为承天皇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
        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B l解析]“谈于艰难时实自有力) 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错,第二句话主语是“李谈”,连起来是“李谈是小人”,有违文意;“为细人间阅”是“被小人挑拨离间”之意,不应断开,故排除A.C两项。“我计社稷”主谓宾完整,后面不必有其他成分,排除C项。“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是说“广平王和建宁王是兄弟,广平王和兄弟至今都非常和睦”,不符合事实,因为建宁王李使早被赐死了,排除D项。故选B。(3 分)
        11.C [解析]“追赠的对象不包括死者的亲属”错,可以包括亲属。(3分)
        12 D [解析]对建宁王之死心怀悔愧的是唐肃宗。(3 分)
        13.(1)李谈带领着几百名英勇的骑兵,每当交战时,常常身先士卒,鲜血染红衣服(衣袖),也不告诉太子。(关
        键词“骁骑”“接战”“殷袂”各1分,句意2 分)
        (2)这时候,广平王立下大功,也被皇后陷害,所以李泌趁机在回答时提到这事,广平王因此得以平安。(关
        键词“构”“因”“及”各1分,句意2 分,.)
        [参考译文]
        承天皇帝(李)使,开始被封为建宁王。英明果断有才略,善于骑射。安禄山叛乱,带领亲信士兵,护送玄宗。渡渭河时,百姓拦住道路要太子留下,太子派人告诉他们说:“皇帝流离迁徒,我可以离开他的身边吗?”李使进言说:“大孝莫过于安定天下,殿下应当招募豪杰,急赴河西,收求牧马。如今防边驻守的士兵不下十万,而李光弼、郭子仪的所有部队都在黄河以北,和他们谋划振兴恢复的大业,才是上策。”广平王也赞同他的计策,于是商议决定太子留下。太子北过渭水,兵器甲仗坏损,士气涣散,每天打几十仗。李俟带领着几百名英勇的骑兵,每当交战时,常常身先士卒,鲜血染红衣服(衣袖),也不告诉太子。太子有时过了吃饭时间没有吃饭,李使就痛哭不已,三军都敬佩地注视他。到了灵式,太子登上帝位,提议让李使担任天下兵马元帅,左右的人坚决请求让广平王担任。皇帝说:“广平王已经是太子了,哪里用得着当元帅?”回答说:“太子从君出征叫抚军,留守叫监国。现在的元帅,就是抚军,没有比广平王合适的。”皇帝听从了他们,改令李使掌管亲军,让李输国做府司马。当时张良娣受宠,与辅国勾结,想要借此动摇广平王嗣君的地位。李谈忠心正直,多次向皇帝揭发两人,因此被良娣、辅国诬陷,他们诬陷说:“李俊怨恨自己没能总握兵权,心里郁问有叛逆的图谋。”皇帝被谣言迷惑,赐李侦死,不久悔悟。第二年,广平王收复二京,派李泌向皇帝报捷。李泌与皇帝有旧交,闲谈时说起李使之事,皇帝伤感地说:“李俟在国家有难时确实出了大力,但因受小人挑拨离间,想要加害他的哥哥,我为国家着想,忍痛割爱才处理了他。”李泌说:“那时我在河西,知道这事的详情。广平王同兄弟非常和睦,至今谈到建宁王,还哭个不停。陛下的这些说法得自谗人之口。”皇帝流着眼泪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又有什么办法呢!”李泌说:“陛下曾经听过《黄台瓜》的歌辞吗? 歌中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陛下如今已经摘了一个瓜了,小心不要再摘第二个瓜!”皇帝吃惊地说:“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时候,广平王立下大功,也被皇后陷害,所以李泌趁机在回答时提到这事,广平王因此得以平安。等到广平王即位,追赠李侦为齐王。大历三年,下诏因为李谈在国家危难时,首先定下大计,排除众人异议,对于国家复兴有功,进封谥号承天皇帝。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张孝忠传》《新唐书·王求礼传》(二)
        《新唐书·李绅传》(二)《新唐书·杜甫传》(三)
        《新唐书·魏征传》(三)《新唐书·孔戣传》(二)
        《新唐书·李袭誉传》《新唐书·王重荣传》
        《新唐书·李渤传》《新唐书·张弘靖传》
        《新唐书·韩休传》(二)《新唐书·高俭传》
        《新唐书·韩愈传》(三)《新唐书·张文瓘传》(二)
        《新唐书·卢坦传》《新唐书·宗楚客传》
        《新唐书·李光弼传》(二)《新唐书·萧颖士传》(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新唐书·陆贽传》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小传》《新唐书·裴行俭传》(二)
        《新唐书·柳浑传》《新唐书·宋璟传》
        《新唐书·张志和传》《新唐书·杜甫传》《新唐书·李白传》
        《新唐书·路隋传》(二)《新唐书·杜悰传》
        《新唐书·高元裕传》《新唐书·戴胄传》
        《新唐书·杨玚传》《新唐书·萧嵩传》
        《新唐书·李靖传》(二)《新唐书·严郢传》
        《新唐书·袁高传》《新唐书·裴度传》(二)
        《新唐书·魏征传》(二)《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
        《新唐书·张九龄传》(二)《新唐书·卢怀慎传》
        《新唐书·路岩传》《新唐书·苏瑰传》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二)《新唐书·徐敬业传》
        《新唐书·李嗣业传》《新唐书·李石传》
        《新唐书·丘和传》《新唐书·杜甫传》(二)
        《新唐书·房琯传》《新唐书·李敬业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