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曰:“兵道如何?”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今王已虑其源,岂忧其流乎!”
武王曰:“两军相遇,彼不可来,此不可往,各设固备,未敢先发,我欲袭之,不得其利,为之奈何?”
太公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节选自吕尚《文韬·兵道》)
材料二∶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五月,太子禅即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株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林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推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始,亮使赵云、邓芝为疑兵据箕谷,而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魏以汉昭烈既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
初,越嵩太守马设,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设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及出军祁山,以设督诸军在前,与张邻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邻绝其汲道,大破之,士卒离散。亮乃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长安中A惟有御史B京兆C太守耳D横门邱阁E与散民之谷F足G周食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指原则.方法,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道”意思相同。
B.陇右,又称陇西,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在中国古代,往往以西为右,故又称陇西。
C.以,动词,认为,经常用作介词。与成语“以德报怨”中的“以”含义并不相同。
D.节度,文中指节制调度。唐代有节度使,是集地方军政、财政权于一身的高级官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姜尚引用黄帝的话,意在说明运用统一指挥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利用态势,但成功的关键的还在于君主。
B.姜尚对于周武王的“没有有利条件却想袭击对方”的疑问的回答,暗合了兵家“示敌以弱”和“声东击西”的策略。
C.司马魏延主动向诸葛亮请命,说给他五千人马和粮草,他就能打下长安,然后夏侯林听说他来到一定会乘船逃跑。
D.马谡兵败后,诸葛亮依律予以惩处,把马谡逮捕入狱并处以死刑;马谡死后他还亲自去凭吊马谡,并为之痛哭流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五月,太子禅即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
14.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于将领指挥作用的认识(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D、F(3分)
【解析】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11.A(3分)
【解析】“大学之道”的“道”意为宗旨。
12.C(3分)
【解析】“能打下”“然后”错。
13.(1)五月,太子刘禅登位,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无”、“巨细”、“咸”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因此当魏国毫无防备时,突然听说诸葛亮出兵,(魏国的)朝廷与民间都很惊恐害怕。
(“略无”、“备豫”、“卒”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4.(3分)①用兵作战的原则就在于好的将领能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
②诸葛亮作为前朝老臣,辅佐刘禅,充分发挥了将相的领导指挥才能;
③诸葛亮罔顾刘备遗言,重用马谡,招致兵败,乃至于挥泪斩马谡。
(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一)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的原则是什么?”
太公回答道:“一般用兵的原则,没有比指挥上的高度统一更重要的了。指挥统一,军队就能独往独来,(所向无敌)。”黄帝说:‘统一指挥基本上符合用兵的规律,几乎可以达到神妙莫测的用兵境界。’运用统一指挥这一原则,关键在于把握时机;显示这一原则,关键在于利用态势;成功地利用这一原则,关键在于君主。所以古代圣王称战争为凶器,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使用它。现在商王只知道他的国家存在,而不知道他的国家已面临危亡;只知道纵情享乐,而不知道他已面临祸殃。国家能否长存,不在于眼下是否存在,而在于能否做到居安思危;君主能否享乐,不在于眼前是否享乐,而在于能否做到乐不忘忧。现在您已思虑到安危存亡的根本问题,至于其他枝节问题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武王问道:“两军相遇,敌人不能来进攻我,我也不能去攻打敌人。双方都设置坚固的守备,谁都不敢率先发起攻击,我想袭击他,又没有有利的条件,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回答说:“要外表佯装混乱,而内部实际严整;外表伪装缺粮,而实际储备充足;实际战斗力强大,而装做战斗力衰弱。使军队或合或离,或聚或散,装作没有节制纪律以迷惑敌人。隐匿自己的计谋,保守自己的意图,加高巩固壁垒。埋伏精锐,隐蔽肃静,无形无声,使敌人无从知道我方的兵力部署。想要从西边发起攻击,则先从东边进行佯攻。”
(二)
魏文帝黄初四年(223)春三月,汉主病情严重,命令丞相诸葛亮辅助太子。五月,太子刘禅登位,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准备进攻,与众部下商量。丞相司马魏延说:“听说夏候楙是武帝的女婿,胆小没有谋略。如今给我五千名精兵,装载五千粮草,直接从褒中出军,走到子午谷而向北,不超过十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到达,肯定丢下长安逃跑。长安城中只有御史和京城的太守了。横门的官府仓库里和平民的粮食,足够使部队都有吃的了。这样,就一举而可以平定咸阳以西了。”诸葛亮认为这计划危险,不如安安稳稳地经由宽广平坦的大道,可以平安地夺取陇右,肯定万无一失地攻克而不用担心意外,所以不采用魏延的计策。开始时,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占据箕谷,而亲自率大军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号令严明。魏认为汉昭烈已经死了,因此当魏国毫无防备时,突然听说诸葛亮出兵,(魏国的)朝廷与民间都很惊恐害怕。
起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华和器度超过常人,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将他作为特殊人材,非常器重。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往往超过实际情况,不能重用他,你一定要把他看清楚。”诸葛亮仍不以为然,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让马谡在前面督率各部队,与张邰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制调度,行动、措施烦琐扰人,舍弃水源而到山上扎营,不下来据守城池。张郃堵绝他的引水渠道,然后发动进攻,把他打得大败,士兵逃散。诸葛亮拘捕马谡入狱把他杀了。诸葛亮又亲自去祭吊,为他流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