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曾巩《尹公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公亭记
        (宋)曾巩
        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闾,名其乡,欲其风声气烈暴于世之耳目而无穷者,所以与人同其好也。内有以得诸己,外有以与人同其好,此所以为先王之道,而异乎百家之说也。
        随为州,去京师远,其地僻绝。庆历之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尹公洙以不为在势者所容谪是州,居于城东五里开元佛寺之金灯院。尹公有行义文学,长于辨论,一时与之游者,皆世之闻人,而人人自以为不能及。于是时,尹公之名震天下,而其所学,盖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故其居于随,日以考图书、通古今为事,而不知其官之为谪也。尝于其居之北阜,竹柏之间,结茅为亭,以茇而嬉,岁余乃去。既去而人不忍废坏,辄理之,因名之曰尹公之亭。州从事谢景平刻石记其事。至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李公禹卿为是州,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环随之山皆在几席。又以其旧亭峙之于北,于是随人皆喜慰其思,而又获游观之美。其冬,李公以图走京师,属予记之。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亦将使夫荒遐僻绝之境,至于后人见闻之所不及,而传其名、览其迹者,莫不低回俯仰,想尹公之风声气烈,至于愈远而弥新,是可谓与人同其好也。则李公之传于世,亦岂有已乎!故予为之书,时熙宁元年正月日也。
        【注】①茇:在草间住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B.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C.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D. 盖尹公之行∕见于事言∕见于书者∕固已赫然动人∕而李公于是又侈∕而大之者岂独慰随人之思于一时∕而与之共其乐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种观点。
        B. 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富者居住闾左,贫者居于闾右。文中指里巷的大门。
        C. 从事,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名目种类较多,如文有文学从事,武有都督从事等。
        D. 司农,官名,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汉朝为九卿之一,掌管钱谷之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直言君子对己的要求,列出世人显扬君子的做法,提出了有别于诸子百家的主张。
        B. 随州人 了纪念尹公,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取名叫“尹公之亭”。
        C. 尹公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是一个“自得”之人。
        D. 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尹公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精神,叙述了重建尹公亭的深远意义。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因其故基,增庳益狭,斩材以易之,陶瓦以覆之,既成,而宽深亢爽。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答案】
        10. A   
        11. B   
        12. B   
        13. (1)(李公)才就着原有的基址,把低矮处增高,把狭窄处加宽,砍伐树木换掉旧亭,制造屋瓦铺上去,新亭修好后,既宽敞又高爽。
        (2)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参考译文:
        君子对于自己,只要心有所得就行了,不必依靠外在社会的承认。人们对于君子,心中仰慕就行了,不必依靠从外部去宣扬他。然而有的在他的家门上挂上匾额以示表彰,也有的用他的名字作乡的名,想让君子的美名、风范、气节、功业显现在世人的耳目中,从而流传无穷,这是用来让众人有同样的喜好。在内使自己心有所得,在外能与人同好,这正是用来构成古代圣明帝王的行事准则,而与诸子百家的主张不同的地方。
        随地作为一个州,离京城很远,那地方偏僻,几乎与外界隔绝。在庆历年间,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河南人尹洙公,因不为有权势的人所容而被贬官到这个州来,居住在城东五里外开元佛寺的金灯院。尹公具有高洁的品行和杰出的文学才能,擅长于辩论,一时间与尹公交游的人,都是世上的著名人物,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赶不上他。在这个时候,尹公的名声震动天下,而他所学的东西,在于不因贫富贵贱死生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所以他住在随州,每天把研究图书、通晓古今作为自己的事情,而仿佛不知道自己被贬了官。曾经在他住处的北面山丘之上,在青竹和翠柏之间,用茅草搭建了一座亭子,用来休息和游玩,一年多才离开。尹公离开之后,随州人不忍心让亭子废弃毁坏,便将它修缮好,取名叫“尹公之亭”。随州的幕府官谢景平镌刻石碑记述了这件事。到了治平四年,司农少卿赞皇人李禹卿公到这个州做太守,才就着原有的基址,把低矮处增高,把狭窄处加宽,砍伐树木换掉旧亭,制造屋瓦铺上去,新亭修好后,既宽敞又高爽,环绕随州城的山,坐在亭子中都可看到。又把旧亭立在新亭的北边,在这里随州人都乐意表达他们对尹公的怀念之情,又能获取游览观赏的美好享受。这年冬天,李公把亭子的绘图送到京师,嘱托我写篇记来记述这件事。
        尹公显现在事业上的品行,在著述中表现出来的言论,本来已经显赫动人了,而李公在修亭子一事。上又扩大尹公的影响,这哪里仅仅是暂时安慰随州人民的思念,而与他们一起享受游览观赏之乐呢!
        而是要使这荒远偏僻的地方,到以后的人们限于见闻对尹公不了解时,借亭子传扬尹公的名字,让瞻仰尹公遗迹的人没有不在这里低回俯仰观望的,怀念尹公的名声、气节、和功业,做到时间越久而思念越新,这可以说是能与众人同其所好了。那么李公的名字传于后世,又哪会有止境呢?所以我替他写了这篇文章,此时为熙宁元年正月某日。
         



        相关文言文练习
        曾巩《阆州张侯庙记》曾巩《熙宁转对疏》
        曾巩《饮归亭记》《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
        曾巩《南轩记》(二)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拟岘台记》曾巩《与王介甫第二书》
        曾巩《论习》曾巩《说宫》
        曾巩《苏明允哀辞并序》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二)曾巩《寄欧阳舍人书》(二)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曾巩《道山亭记》(二)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曾巩《喜似赠黄生序》
        曾巩《南齐书目录序》《赠黎安二生序》《迂书》
        曾巩《筠州学记》(二)曾巩《送蔡元振序》
        曾巩《清心亭记》曾巩《思政堂记》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曾巩《瀛洲兴造记》
        曾巩《道山亭记》曾巩《张久中墓志铭》
        曾巩《广德湖记》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曾巩《秃秃记》
        《越州鉴湖图》序《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曾巩《刑赏论》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曾巩《醒心亭记》
        曾巩《南轩记》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谢杜相公书》曾巩《筠州学记》
        曾巩《与孙司封书》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曾巩《洪渥传》
        曾巩《邪正辨》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