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荀子·乐论》《史记·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胄,歌于行伍,使人之心伤;妖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君子以钟鼓导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
        (节选自《荀子·乐论》
        材料二: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噪噭之声兴而士奋。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之人,自然之势也?
        (节选自《史记·乐书》)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躬于明堂A临观B而万民C咸荡涤D邪秽E斟酌F饱满G以饰H厥性。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文中指戴、系、穿,与《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的“婴”意思不相同。
        B.去就,文中指去留、取舍,与《屈原列传》“轻去就”中的“去就”意思相同。
        C.耳目聪明,用了并提的手法,与《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手法不同
        D.膏泽,文中指恩泽,与《答司马谏议书》“以膏泽斯民”中的“膏泽”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先王之所以用礼乐来引导百姓,使他们和睦相处,是因为音乐能使百姓民心向善,能深入地感动人心,能用来移风易俗。
        B.妖冶的容貌和郑、卫的音乐让人内心淫邪,不正之气就会与之呼应,成为风气,发生混乱,所以君子不听淫邪的音乐,不注视美色。
        C.地域不同,百姓的性情习俗各异,国家制作音乐时要博采风俗,与声律协调,这样能弥补国家治理的缺陷,让百姓帮助推行政治教化。
        D.司马迁认为《雅》《颂》的音乐能使民风纯正,高昂激越的音乐能使士心振奋,这些音乐谐合,能使鸟兽和品德高尚的人都受感动。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4分)
        (2)故乐者,所以导乐也,乐行而民乡方矣。(4分)
        14.荀子和司马迁认为音乐对君子的影响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BEG(3分)
        11.B(3分)(“轻去就”中的“去就”是“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
        12.C (3分)“让百姓帮助推行政治教化”错误
        13.(8分)(1)古代的圣王憎恶这种混乱,所以修养自己的德行,端正国内的音乐,因而天下人就顺从他了。(4分)
        (2)因此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会朝向正道了。   
        14.①荀子认为音乐能引导君子心志,愉悦君子内心,使其心志清纯。②司马迁认为音乐能使君子节制欢乐,懂得谦虚退让。(4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音乐,是圣王所喜欢的,可以用来使民心向善,它能深入地感动人,能够用来移风易俗。因此先王用礼乐来引导人,使百姓能够和睦相处。如果百姓有喜好、厌恶的感情而没有喜怒的反应就会混乱。古代的圣王憎恶这种混乱,所以修养自己的德行,端正国内的音乐,因而天下人就顺从他了。因此戴孝的丧服,哭泣的声音,让人们的内心悲伤;披上铠甲,戴上头盔,在军队中唱歌,让人们的内心伤痛;妖冶的容貌,郑国和卫国的音乐,让人们的内心淫邪;腰束大带,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伴着《韶》《武》之乐唱歌跳舞,让人们的内心庄重。因此君子耳朵不听淫邪之声,眼睛不看美色,口不出邪恶的言论,这三者,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大凡奸邪之声感动人,不正之气就会与之呼应,不正之气成为风气,混乱就会产生;雅正的音乐感动人,和顺之气就会与之呼应,和顺之气成为风气,安定就会产生。唱和相应,善恶相随成风,因此君子一定要谨慎地进行取舍。君子用钟鼓来引导心志,用琴瑟来愉悦内心;用盾牌和斧头等舞具来跳舞,用雉鸡毛和牦牛尾来装饰,用磬、管等乐器来伴奏,因此音乐清亮如同天一样,广大如同地一样,俯仰周旋的舞蹈如同四时变化。因此,音乐流行而心志就会清纯,践行礼而德行就会养成,要使人们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明白,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安宁,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因此说:音乐,就是表达快乐的。君子可以从中得到道义为快乐,小人可以从中满足欲望为快乐。用道义来约束欲望,就会快乐而不混乱;顺从欲望而忘记道义,就会迷惑而不快乐。因此音乐,是用来引导快乐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会朝向正道了。
        材料二:
        太史公说:我每读《尚书·虞书》,读到君臣互相告诫、劝勉,天下由此得到一些安宁,而股肱之臣不良,就会国事败坏,常常被感动得涕泪交流。周成王作《颂》,推原自身所受的惩创而戒惧,为家中所遭遇的祸难而悲痛,怎可说不是战战兢兢,善守善终呢?君子不因为贫困才修养品德,不因为富足而放弃礼仪,逸乐时想着初起时的艰辛,平安时不忘创业时的危险,沐浴在幸福之中而念及从前的劳苦,不是有大道德的人有谁能够这样!《书传》说“治定功成,礼乐乃兴”。天下人的道德规范推行得愈是深入人心,愈接近于德化的境界,人的喜乐就愈益不同。满而不损就会外溢,盈不扶持就会倾倒。大凡作乐(yuè)的原因,是为了节制欢乐。使君子以谦虚退让为礼,以自损自减为乐(lè),乐(yuè)的作用就在于此啊。由于地域不同,性情习俗也不相同,所以要博采风俗,与声律相谐调,以此弥补国家治理的缺陷,改变教化,帮助政治教化的推行。天子亲临明堂观乐(yuè),而众百姓能受乐的感化而洗荡、涤除人性中的邪恶和污秽,采取健康、饱满的人性,以整饬其性情。所以说习《雅》《颂》的音乐能使民风纯正,激烈呼号的音声兴起则士心振奋,郑、卫的歌曲使人心生邪念。等到乐与情性调谐和合,鸟兽尽受感动,何况怀五常之性,含好恶之心的人?受乐的感染更是自然之势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荀子·议兵》《荀子·尧问》《孔子家语·五仪解》
        《予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天禄阁外史》《荀子·乐论》《三略·下略》《乐论》
        《荀子·议兵》《吕氏春秋·孟秋纪》《荀子·性恶》《荀子·劝学》
        《说苑·政理》《川渊深而鱼鳖归之》《荀子·臣道》《宋史·戚纶传》
        《荀子·解蔽》《荀子·致士》《说苑·尊贤》《贞观政要·任贤》
        《荀子·王制》《积微,月不胜日》《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
        《荀子·劝学》《荀子·性恶》《荀子·儒效》
        《荀子·宥坐·欹器满覆》《荀子·性恶》
        荀子《自知之明》《荀子·非相篇》
        《君子之学》《荀子·强国》
        《荀子·法行》《荀子·子道》
        《论语·克己复礼》《荀子·子道》《荀子·修身》
        荀子《劝学》《荀子·非相》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