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张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 题。
        张禹字子文,河内轵人也。及壮,至长安学,从胶东庸生问《论语》,既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甘露中,诸儒荐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问。禹对《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久之,试为博士。元帝崩,成帝即位。是时,帝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而上富于春秋,谦让,方乡经学,敬重师傅。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上报曰∶“朕以幼年执政,万机惧失其中,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孽孳无违朕意“加赐黄金百斤,侍医视疾,使者临问。禹惶恐,复起视事。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优人管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食,不过一肉卮酒相对。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禹年老,自治家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它所。曲阳侯根闻而争之∶“此地当平陵寝庙衣冠所出游道,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又徙坏旧亭,重非所宜。“根虽为舅,上敬重之不如禹,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因言∶“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甚于男,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上即时徙咸为弘农太守。建平二年薨,谥曰节侯。
        (节选自《汉书·张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
        B.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
        C.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
        D.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至战国前期成书。
        B.博士,官名,历代所指不同,西汉初充当皇帝顾问,参与议政、制礼等事。
        C.侍医,始设于秦代,即后世的御医,直接负责皇帝和朝廷百官的医疗保健。
        D.徙,调动官职,一般指平级调动,与迁、左迁等表示官职变动的词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禹精通儒学,得到众儒举荐。他师从胶东庸生研习《论语》,学成以后,还招徒传授,后来受到诸儒的举荐,太子太傅萧望之给他以很高评价。
        B.张禹对待弟子,方式有所区别。大司空彭宣和少府九卿戴崇是他的两个成就很高的弟子,二人品行不同,他以不同方式对待他们,厚彭而薄戴。
        C.张禹有所奏请,皇帝厚待有加。他为自己身后考虑,打算将平陵肥牛亭的地方作为墓地,皇帝得到他的奏请,不顾曲阳侯争辩,答应他的诉求。
        D.张禹疼爱女儿,父女亲情深厚。张禹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疼爱女儿甚于疼爱儿子,女儿远嫁张掖,他放不下父女私情,盼女儿离自己近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
         
        (2)根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肥牛亭地赐禹。
         
        14.张禹生病,皇帝是怎样对待他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 【解析】“故委国政“是“君以道德为师“的结果,“君何疑“是“数乞骸骨“的前提,“故委国政君何疑“不能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D两项;“固心致思“是皇帝对张禹思想提出的要求,“总秉诸事“是对张禹行事提出的要求,“致思“不能后连,据此排除 C、D两项。正确标点为∶君以道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影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3 分)
        11.C 【解析】侍医是负责皇帝医疗保健的医官,没有“朝廷百官“。(3 分)
        12.B【解析】“厚彭而薄戴“错。从“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和给两个人的不同待遇看,应是厚戴而薄彭。从“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看,也许张禹只是因两人性格不同而选择不同对待方式,没有厚此薄彼之意。(3分)
        13.(1)而张禹与王凤都兼管尚书事务,张禹内心不安,多次以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打算(以此)躲避王凤。
        (关键点“内不相安““乞骸骨““退避“各1分,句意1分)
        (2)王根的话虽然急切,还是不被采纳,最终把肥牛亭的地方赐给张禹。(关键点“切““见从““卒“各1分,句意1分)
        14.①让人汇报病情及饮食休息情况;②亲自到张禹家问候。③解决后顾之忧。(每点1分。答张禹假病时皇上的做法,如“写信“、“赐金“不行,但若答“派御医诊治“,“派使者问候“可以。)
        【参考译文】
        张禹字子文,是河内轵县人。等他长大,到长安学习,跟从胶东庸生学习《论语》,通晓熟悉以后,张禹有了弟,被推荐为郡文学。甘露年间,众儒者推荐张禹,朝廷下诏令给太子太傅萧望之,让他察问张禹。张禹回答《论语》中精微的道理,萧望之认为他回答得很好,就向朝廷奏请张禹精通经学,有师承取法,可以任以职事。不久,张禹担任博士之职。元帝去世,成帝即位。这时,成帝舅父阳平侯王凤任大将军,辅佐朝政,独揽大权。而皇上正年富力强,谦虚礼让,正倾向经学,恭敬尊重师傅。而张禹与王凤都兼管尚书事务,张禹内心不安,多次以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打算(以此)躲避王凤。成帝回复说∶“朕于幼年执政,种种事务都担心出现失误。悠因道德高尚而成为我的老师,所以我把国政委托给你。您为什么心存疑虑以致屡次请求辞职,是忘记了我们平日(的师徒关系),还是回避什么流言蜚语?我没有听到任何有关你(的传闻)。你还是安下心来,集中思想,总管各种事务,拿出孜孜不倦的精神,不要违背我的心意。“于是成帝赏赐张禹百斤黄金,让侍医给他看病,让使者到家问候他。张禹惊慌不安,又出来任职处事。张禹的成就特别突出的弟子,有官至大司空的淮阳彭宣,有官至少府九卿的沛郡戴崇。彭宣为人恭顺俭朴有准则规矩,而戴崇性情和乐平易、智谋多,二人品行不同,张禹心里喜欢戴崇,敬重而疏远彭宣。戴崇每次侍候张禹,经常要求老师应摆下酒宴、演奏音乐同弟子一起娱乐。张禹扶着戴崇进入后堂饮酒,优伶奏乐铿锵,极尽欢乐,深夜才结束。而彭宣来的时候,张禹在厢房接待他,与他论经义,傍晚请他吃饭,不过是一碗肉一杯酒相待。等到两个人都听说了这件事,也都各自心安理得(没有怨言)。张禹年老,为自己修坟墓,建祠室,认为平陵肥牛亭部的地方好,又与延陵接近,就奏请求取此地,皇上把它赐给张禹,下诏令平陵将肥牛亭迁往别处。曲阳侯王根听说后就争这块地∶“此地正当世族出游平陵寝庙的通道,张禹身为师傅,不遵谦让之道,倒求取世族出游的通道,又迁移破坏了旧亭,这是双重的不适宜。“王根虽然是成帝的舅父,皇上敬重他不如张禹,王根的话虽然急切,还是不被采纳,最终把肥牛亭的地方赐给张禹。张禹每次生病,成帝都打听他的饮食休息情况,甚至坐车到张禹家问候。成帝亲自在病床前拜见张禹,张禹叩头谢恩,趁机说∶“老臣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爱女儿甚于爱儿子,但女儿远嫁张掖太守萧咸为妻,我承受不住父女亲情,想与她离近一些。“成帝当时就调萧咸为弘农太守。建平二年,张禹去世,谥号节侯。
         



        相关文言文练习
        《汉书·金日磾传》《汉书·终军传》(二)
        《汉书·扬雄传》(二)《汉书·霍光传》(二)
        《汉书·杨王孙传》《汉书·何武传》(二)
        《汉书·吾丘寿王传》《汉书·黄霸传》(三)
        《汉书·张骞传》(二)《李陵传》
        《汉书·鲍宣传》(二)《汉书·蒯通传》
        《汉书·龚遂传》(二)《汉书·黄霸传》(二)
        《汉书·霍去病传》(二)《汉书·儒林传》
        《汉书·魏相传》(二)《汉书·魏相传》
        《汉书·杜业传》《汉书·扬雄传》
        《汉书·食货志》《管子·治国》《汉书·车千秋传》(二)
        《汉书·翟方进传》(二)《汉书·萧何传》(二)
        《汉书·杜邺传》《汉书·霍光传》
        《汉书·刘向传》《汉书·于定国传》(二)
        《汉书·鲍宣传》《汉书·段会宗传》(二)
        《汉书·王褒传》《汉书·樊宏传》
        《汉书·魏相并吉传》(二)《汉书·公孙贺传》(二)
        《汉书·公孙贺传》《汉书·郑崇传》
        《汉书·阅王商传》《汉书·朱买臣传》
        《汉书·王尊传》《汉书·儿宽传》
        《汉书·赵充国传》《汉书·魏相丙吉传》
        《汉书·张释之传》(二)《汉书·张良传》(二)
        《汉书·樊哙传》《汉书·胡建传》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汉书·赵广汉传》(二)
        《汉书·张释之传》《汉书·傅介子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