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孙子兵法·九地》《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子兵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节选自《孙子兵法·九地》)
        材料二:
        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余闻之,聚兵井陉口,军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信使人A间视B知其C不用D广武君策E则大喜F乃敢引兵G遂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文中意为败退,与贾谊《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北”意思相同。
        B.说,文中指劝说,与《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说”意思不同。    
        C.若,文中为人称代词,与《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的“若”用法相同。
        D.平旦,古人根据夜色把夜半以后分为鸡鸣、平旦两段,平旦指天亮的时间。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子兵法》十分重视战场环境对人心理的特殊影响,概括总结出调动参战将士们战斗积极性的策略。
        B.韩信、张耳率军攻打赵军,双方兵力悬殊,成安君因害怕有诈,没有采纳李左车截断对方粮草的建议。
        C.韩信认定赵军不会轻易进攻,所以假意派先锋开出营寨,又立起了大将旗鼓,赵军果然打开营门攻击。
        D.韩信的两千精兵见赵军全部出动,快速占领赵军营垒,插满汉军的旗帜,使赵军退兵回营时军心大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2)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14.韩信打败赵军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哪些用兵策略?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  E  F
        11.(3分)A(“追亡逐北”的“北”意为“败逃的敌人”)
        12.(3分)B(“成安君因害怕有诈”有误,原因是成安君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
        13.(8分)
        (1)深入敌国的腹地作战将士们就会专注,敌人就不能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的土地上掠取粮食,全军人马就有足够的粮食。(“克”“掠于饶野”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士兵们于是大乱,纷纷逃跑,赵将即使斩杀逃兵,也无法阻止士兵逃跑。(“走”“禁”各1分,句意通顺2分)
        14.(3分)①乘人不及,出奇制胜。韩信用一万士兵迷惑赵军,引诱赵军全部出动,埋伏好的两千士兵趁机拔旗易帜占领赵军营垒。②置之死地,激发斗志。韩信让将士背水一战,激起将士同仇敌忾、奋死力战的斗志。(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兵的情理最重要的是出兵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打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深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敌国的腹地作战将士们就会专注,敌人就不能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的土地上掠取粮食,全军人马就有足够的粮食;部署兵力要巧用计谋,使敌人无法揣测我军的意图。把部队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兵就会宁死不退;士兵连死都不怕,全军将士必然会拼尽全力。士兵们深陷绝境就会无所畏惧,无路可走了军心就能稳固,越是深入敌国境内部队的凝聚力也就越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士们就会殊死战斗。正因如此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整治就会自觉加强戒备,无需强求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无需多加约束便能亲密团结,不需要三令五申就能遵守纪律。 

        材料二:
        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余闻讯,就在井陉口集结部队,有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说:“希望您借给我三万人,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没有什么东西可抢,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成安君曾经自称是义兵,不用诈谋奇计。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得知陈余不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非常高兴,因此便敢率军径直前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半夜韩信传令部队出发,挑选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着观察赵军的动向,并告诫他们说:“赵军看到我军退逃,必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迅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红旗。赵军已经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作营垒,而且他们没有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兵攻打我们的先头部队的,这是因为他们怕我军到了险要的地方就会撤回去。”韩信随即派遣一万人打先锋,开出营寨,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后哗然大笑。天刚亮的时候,韩信立起了大将的旗鼓,鼓乐喧天地开出了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攻击,双方激战了很久。这时,韩信和张耳便假装丢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部队大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快速接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追逐韩信和张耳。韩信、张耳进入河边的阵地后,全军就都拼死奋战,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的二千名骑兵突击队,一起等到赵军将士全体出动去追逐争夺战利品时,立刻奔驰进入赵军营地,拔掉所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无法抓获韩信等人,便想退回营地,但却见自己的营垒中遍是汉军的红旗,都惊慌失措,以为汉军已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了。士兵们于是大乱,纷纷逃跑,赵将即使斩杀逃兵,也无法阻止士兵逃跑。这时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卢秉传》《宋史·傅伯成传》
        《旧唐书·薛嵩传》《旧唐书·卢简辞传》
        《隋史·杨善会传》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
        《魏书·阳固传》《宋史·王敬弘传》
        《北史·薛聪传》《孙子兵法·谋攻篇》《以道佐人主者》
        曾巩《张久中墓志铭》《明史·赵世卿传》
        《后汉书·黄香传》《宋史·虞允文传》
        《旧唐书·冯立传》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明史·张肯堂传》《百战奇略》《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汪琬《传是楼记》《明史·唐胄传》
        《宋史·吴奎传》《元史·敬俨传》
        《旧唐书·陆贽传》《隋书·万宝常传》
        《隋书·燕荣传》《北史·庾信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