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邓艾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三国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邓艾字士载,少孤,为农民养犊。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忠出其右,司马师纂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
        艾至成都,禅率群臣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葬。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有删改)
        【注】①吴汉:东汉大臣,率军讨伐蜀地公孙述,攻入成都,纵兵烧杀抢掠,尽灭公孙氏,并将降将延岑灭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B.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C.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D.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典农纲纪,官职名,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的属官,掌管屯田事务。
        B.关内侯,爵位名,是古代君王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往往是赐予而非封授,以示恩德,多为虚名而无实际封地。
        C.景元,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景元”与上文中的“嘉平”同为魏文帝曹丕的年号。
        D.面缚舆榇,一种战败投降的仪式。“面缚”指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指将棺材装在马车上,表示听凭处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艾不囿贫窘,努力上进。自幼失怙的他以陈寔碑文自勉,不因口吃、家贫而自暴自弃,后得司马宣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尉府属官。
        B.邓艾善于用兵,智谋出众。嘉平年间与蜀军对峙,他料得姜维必先声东击西而后诈降还击,于是先发制人,占据洮城,得以升任尚书郎。
        C.邓艾艰苦卓绝,成功入蜀。景元间,他亲率魏军在荒无人烟处开山架桥,于濒临绝境中挺进江由,最终大破蜀军。
        D.邓艾绥纳降附,受到称赞。进入成都后他手持符节接受刘禅投降,督查约束将士,安抚人员,让他们恢复旧业,受到蜀人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
        (2)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为都尉学士”是动宾短语,担任都尉的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主语承前省,也是邓艾,故在“学士”后停顿,排除A、B两项;“为稻田守丛草吏”是说邓艾后来改任这样的小吏,其后“每见高山大泽”主语均为承前省,都是传主邓艾,而不能是“吏”,排除C项。故选D。
        11.C 【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景元’与上文中的‘嘉平’同为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错误,“景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元帝曹奂的第一个年号,“嘉平”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12.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得以升任尚书郎”错,邓艾升任尚书郎不是在嘉平元年,而是在之前。根据原文第1段“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和第2段开头“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可知,此选项颠倒了顺序,应先任尚书郎,后有战功。
        13.【答案】(1)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照兵法,(他)应当渡河来攻而不会架桥。(5分)
        (2)诸位幸亏遇到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到吴汉那样的人,早已经被杀光了。(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卒:突然。法:按照兵法。(2)遭:遇到。殄灭:被杀光。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从小就失去父亲,以帮农民养牛为生。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寔的碑文“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大夫的楷模”,于是自己改名叫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了这个名字。任都尉学士时,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做了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筹划安排可以设置军菅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因受派遣他见到了太尉司马宣王,司马宣王认为邓艾很特别,征召他任掾,又升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蜀国的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撤退后,郭淮想趁机向西攻打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分出兵力留下以防备意外。”于是留下邓艾驻守在白水以北。三天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安下营寨。邓艾对众将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照兵法,(他)应当渡河来攻而不会架桥。这是姜维让廖化牵制我们的计策,使我们不能回去。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直接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来攻,但邓艾抢先占据了洮城,才得以避免失败。(朝廷)赐予(邓艾)关内侯的爵位,加授讨寇将军。
        景元四年秋天,下诏命令各军攻打蜀国。这年冬天十月,邓艾从阴平小路进军,在荒无人烟的山中跋涉七百多里,一路上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送的粮食快要耗尽,已经到了危亡的边缘。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从山上滚落。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城,蜀国守将马邈投降。蜀国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师纂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未成功,一同退回来说:“敌人不可以击破。”邓艾大怒道:“生存与死亡,全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他们斩首。二人又快马返回和蜀军再战,终于大破蜀军。
        邓艾到达成都,刘禅率领群臣反绑自己,把棺材装在车上,来到邓艾军前投降。邓艾手持符节,解开他们的绳索,烧掉棺材,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督查约束将士,没有抢掠百姓财物的事情,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恢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他。邓艾命人在绵竹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来彰显战功。魏国战死的士兵都与蜀国战死士兵一起埋葬。邓艾极力夸饰自己,对蜀国的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到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到吴汉那样的人,早已经被杀光了。”又说:“姜维自然是一时的英雄,只是遇上了我,所以才陷入困境。”有识之士都讥笑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孙礼传》《三国志·周瑜传》(二)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三国志·步骘传》(二)
        《三国志·杨阜传》(二)《三国志·贾逵传》
        《三国志·武帝纪》(二)《三国志·曹操传》
        《三国志·蜀书·董允传》《三国志·胡综传》(二)
        《三国志·田畴传》《三国志·孙权传》
        《三国志·诸葛恪传》《三国志·吕岱传》
        《三国志·卫觊传》《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
        《三国志·杨仪传》《三国志·许靖传》
        《三国志·孙登传》(二)《三国志·曹仁传》
        《三国志·胡综传》《三国志·陶谦传》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二)《三国志·夏侯惇传》(二)
        《三国志·吴书·滕胤传》《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三国志·田豫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三国志·薛莹传》《三国志·薛综传》
        《三国志﹒华佗传》(四)《三国志·夏侯惇传》
        《三国志﹒华佗传》(三)《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二)
        《三国志·吕范传》《三国志·杨阜传》
        《三国志·刘晔传》(二)《三国志·魏书·崔林传》(二)
        《三国志·典韦传》(二)《三国志·程昱传》(二)
        《三国志·杨沛传》《三国志·魏书·梁习传》(二)
        《三国志·刘巴传》《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三国志·周瑜传》《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三国志·曹洪传》《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吴书·朱桓传》《三国志·钟会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