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为人叹服。 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语,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 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 奏对称旨。上多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监修国史。统和元年, 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昉发民夫二十万,一 日毕功。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八年,复请致政。诏入朝免拜,赐几杖,太后遣阁门使李从训持诏劳问,令常居 南京,封郑国公。初,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许赐额。昉奏曰:“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上从之。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手诏褒之,加政事令,赐帛 六百匹。九年,荐韩德让自代,不从。上以昉年老苦寒,赐貂皮衾褥,许乘辇入朝。病剧,遣翰林学士张干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年七十五。上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 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论曰:景宗之世,人望中兴,岂其勤心庶绩而然?盖承穆宗營虐之馀,为善易见,亦由群臣多贤,左右弼谐之力也。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诛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 其利溥哉。 (节选自《辽史》卷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 B.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 C.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 D.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 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名称,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B.民夫:被征募服劳役的农民。古代农民还有拙荆、黔首的称呼。 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 D.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常由人代笔。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室昉潜心治学。他二十多年足不出户,一心研学,竟然到了同乡人都不认识他的地步。 B.室昉善理政务。他善于处理繁难事务,能够公平合理判决案件,能够让大家觉得满意。 C.室昉心系百姓。他整治公害和积弊,知无不言,力求降低赋税,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 D.室昉摒弃陈习。他遗言严禁厚葬,担心皇帝为他撰写墓志铭赞誉过度,自己亲自操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 (2)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参考答案 10、D 11、B 12、D 13、保宁年间,兼任政事舍人。皇上多次向他请教询问古今之治乱得失,奏答很合皇上旨意。 (2)室昉进献《无逸》这篇文章,郭袭陈述进谏有关打猎的疏文,这就是所说的仁人的话,有利于百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