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顾炎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书吴潘二子事
        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
        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B.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C.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D.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这里指“科举之路”。
        B.左丘,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相传著有《左传》和《国语》。
        C.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D.畏友,品德端重让人敏畏的朋友,也指不拘年岁、辈分的朋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炎、潘柽章有才华而又有气节,在明朝灭亡之后,放弃寻求功名之路,以诗文自豪自娱。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他们广泛搜集材料,埋头写作。
        C.吴炎、潘柽章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有了名声,两人就应邀参与了庄廷鑨《明书》的编辑。
        D.吴炎、潘柽章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可谓志同道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
        (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14.作者对同样是写史书者的吴炎、潘柽章二子和庄廷鑨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20分)
        10.(3分)B   解析: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11.(3分)D解析:“畏友”不能指“不拘年岁、辈分的朋友”。
        12.(3分)C解析:“两人就应邀参与了庄廷鑨《明书》的编辑”错。吴炎、潘柽章并未参与《明书》的编辑,而是被列入校阅者的名单之中。
        13.(8分)(1)我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
        评分参考:4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析产”“置嗣”对一处给1分。
        (2)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
        评分参考:4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鬻”“坐”对一处给1分。
        14.(3分)作者对吴炎、潘柽章二子充满赞扬、敬佩和怀念之情,称他们是“高才”“畏友”,而对庄廷鑨则充满鄙薄之情,称之为“不甚通晓古今”“不学”。
        评分参考:对吴炎、潘章二子的态度2分,对庄廷的态度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明朝灭亡后,他们年纪都已二十多岁了。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不久他们说:“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熬夜,辛劳不已。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到几年后就有了名声,我于是多次和他们交往。
        适逢湖州庄氏的祸难发生。庄氏名叫廷鑨,双目失明,不怎么通晓古今。因为司马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的话,便想发奋著书。廷鑨招来宾客,日夜忙碌,编辑成《明书》。廷鑨死后,他的父亲胤城流着泪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于是书得以付印行世。因为仰慕吴、潘的盛名,想借他们加重自己的地位,便把他们列入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书共有一百多卷,其中很有一些忌讳的话,本来都是前人低毁之辞而未经删除的。庄氏是巨富,浙江人得到他的书,常常拿着书去恐吓他,索取想要的财物后才离开。归安县令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才被放出。有一官吏教他买了此书,前去恐吓庄氏。庄氏想答应他的要求,有人向庄氏说:“如果一个接着一个来,就是把您的财产都用尽,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不如通过辨明是非来拒绝他。”于是拒绝了吴之荣的要求。吴之荣向大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吴之荣有理。吴之荣到了京师,把书中有关的忌讳语摘录下来向朝廷密奏,四大臣非常生气,派遣官吏到杭州,逮捕了庄廷鑨的父亲和他的哥哥廷钺以及弟侄等,还有在书上列名的十八个人,全部都被判死罪。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还挖开廷鑨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氏的家产。被杀的有七十多人,吴、潘二人也同时遇难。在审讯时,有人改变言辞要求宽恕脱罪,吴炎独慷慨陈辞,痛骂不绝,宫吏不能忍受,对他拳打脚踢,直至打倒在地。潘柽章因为担心连累母亲,不骂也不申辩。
        吴、潘二人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从这方面看,那么他们二人是相同的。我前往越州拜访潘君时,我的外甥徐公肃新考中了状元,潘君劝我一定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外甥显贵而降低自己的气节,我很感激他,表示不敢这样。两君都比我小十几岁,我却把他们视为我所敬畏的朋友。正因如此,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幸免于难。两君所著的书有若干卷,尚未脱稿,又向我借所藏的书一千多卷,全部丢失。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后世,因此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并且他们确实是史学家的人才,不是庄廷鑨一类的人。
         



        相关文言文练习
        顾炎武《与友人书》《明史·邹智传》
        元稹《诲侄等书》《三国志·魏书·桓阶传》
        《新唐书·高崇文传》《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
        《欧阳修论作文》顾炎武《廉耻》
        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明史·陈瑄传》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管同《灵芝记》
        《文章繁简》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二)
        杜牧《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尉缭子·武议·第八》
        《新唐书·裴怀古传》《明史·陆树声传》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抄书自序》
        《宋史·宋太初传》《宋史·杨霆传》
        《明史·王崇古传》《宋史·钱易传》
        顾炎武《复庵记》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宋史·李若谷传》《新唐书·王翎传》
        《新唐书·贾直言传》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宋史·蔡襄传》《后汉书·耿秉传》
        顾炎武《广宋遗民录》序《宋史·曹修古传》
        顾炎武《裴村记》《明史·彭韶传》
        《晋书·陆晔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