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父㵾,陕西参政。文祥自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万安当国,重其才。以孙弘璧与同榜,款于家,文祥意弗慊也。未几,孝宗嗣位,即上封事①,略曰:祖宗设内阁、六部,赞万几,理庶务,职至重也。顷者,在位多匪人,权移内侍。赏罚任其喜怒,祸福听其转移。仇视言官,公行贿赂。阿之则交引骤迁,忤之则巧谗远窜。朝野寒心。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国宪,择谨厚者供使令。更博选大臣,谘诹治理,推心委任,不复嫌疑,然后体统正而近习不得肆也。
臣见登极诏书,不许风闻言事。古圣王悬鼓设木,自求诽谤。言之纵非其情,听者亦足为戒,何害于国,遽欲罪之?昔李林甫持此以祸唐,王安石持此以祸宋。远近骤闻,莫不惊骇。愿陛下再颁明诏,广求直言,庶不堕奸谋,足彰圣德。大率君子之言决非小人之利,谘问倘及,必肆中伤。如有所疑,请试面对。
疏奏,宦官及执政万安、刘吉、尹直等咸恶之,数日不下。忽诏诣左顺门,以疏内有“中兴再造”语,传旨诘责。文祥从容辨析而出。谪授陕西咸宁丞。南京主事夏崇文论救,不纳。工部主事莆田林沂复请召文祥及汤鼐,纳崇文言,且召陈献章、谢枭等。时安已去,吉、直激帝怒,严旨切责之。廷臣多荐文祥,率为吉、直所沮。
弘治二年以王恕荐召为兵部主事,监司以下馈赆皆不纳。到官未逾月,复以吉人事下狱,贬贵州兴隆卫经历。都御史邓廷瓒征苗,咨以兵事,大奇之,欲荐为监司。文祥曰:“昔以言事出,今以军功进,不可。”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
B. 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
C. 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
D. 固辞不得/乃请赍表入都/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年仅三十
11.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举于乡”的“弱冠”,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 “成化末登进士”中的“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古代科举殿试及第的人。
C. “疏奏”中,“疏”指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比如《谏太宗十思疏》“疏”与“奏”的所指内容是一样的。
D. “弘治二年”中,“弘治”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文祥从小英俊非凡。很年轻就乡试中举,颇有才气,受到当权者的重视。
B. 李文祥重视人才的选用。在给皇帝的奏疏里,他建议选用谦虚忠厚的人,还要广泛选择良臣,放心重用。
C. 李文祥遇事从容不迫。在遭到执政者厌恶、责问、贬滴后,他因为从容辩驳而被解救。
D. 李文祥正直无私。不接受赠送的财物,被贬后因军事才能而被举荐,可他坚决请辞。
13.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阿之则交引骤迁,忤之则巧谗远窜。朝野寒心。
(2)言之纵非其情,听者亦足为戒,何害于国,遽欲罪之?
【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阿谀逢迎就交相引荐突然升迁,违背不从就巧言诋毁流放远方。朝廷内外无不心惊胆战。
(2)言论即使不合情理,听的人也足够作为警戒,这对于国家有什么害处,却要马上加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