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王雄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强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骠骑将军。
        初,伏威度淮与李子通合,后子通惮其才,袭之,伏威被创堕马,雄诞负逃葭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追兵至,雄诞还拒,数被创,气弥厉,伏威遂脱。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大将军”,雄诞“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祏击子通,以雄诞、棱为副,战溧水,子通败,公柘乘胜追之,反为所挤,士皆走壁。雄诞曰:“子通狃于胜,无营垒,今急击之,必克。”公柘不从。雄诞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子通大败走,度太湖。武德四年,与子通战苏州,却之。子通以精兵保独松岭,雄诞遣将陈当率千兵出不意,乘高蔽崦,张疑帜,夜缚炬于树,遍山泽。子通惧,烧营遁,保余杭,雄诞追禽之。
        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以兵属雄诞。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已,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雄诞素质直,信之,乃归卧疾。公柘夺其兵,遣西门君仪谕计,雄诞始悔寤,曰:“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藩,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公柘遂缢之。
        雄诞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每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死之日,江南士庶为流涕。高祖嘉其节,以子世果袭宜春郡封。太宗立,优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B.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涎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C.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D.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横衔着枚(呈筷子状),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B.武德,唐高祖年号,也是唐朝第一个年号;年号之设,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有一个或数个年号。
        C.郡公,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曹魏始置,一直延续到明朝初年,历代称谓虽同但等级有别。
        D.死力,在原文中是“最大的力量”的意思,与文章开头处的“少强果,膂力超人”遥相呼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雄诞有勇有谋。他膂力超群,曾经因掩护杜伏威脱险力战隋兵,多处受伤而勇气倍增;他为杜伏威谋划军事,大多能够获胜。
        B.王雄诞擅长统兵。他质朴率真、仁厚慈爱,善于安抚士卒,部下乐于拼死效力;同时军纪严明,每当攻破城堡,都能秋毫无犯。
        C.王雄诞忠心耿耿。他曾勇救被李子通伏击负重伤的杜伏威;坚决反对辅公祏反叛朝廷,并向西门君仪晓以大义,最终不屈遇害。
        D.王雄诞军功卓著。他先后擒获李子通,剿灭盘踞歙州和拒守昆山的贼寇,因功受封宜春郡公,并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5分)
        (2)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5分)


        10、D
        11、D
        12、D
        13.(1)(杜伏威)的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氏勇敢果断力气大,背着杜伏威逃走,王雄诞率领部下十多名勇士跟随护卫他们。
          (2)辅公祏准备反叛朝廷,担心雄诞反对自己,便实施反间计,假称得到杜伏威的指示,责备王雄诞怀有二心。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张孝忠传》《新唐书·王求礼传》(二)
        《新唐书·李绅传》(二)《新唐书·杜甫传》(三)
        《新唐书·魏征传》(三)《新唐书·孔戣传》(二)
        《新唐书·李袭誉传》《新唐书·王重荣传》
        《新唐书·李渤传》《新唐书·张弘靖传》
        《新唐书·韩休传》(二)《新唐书·高俭传》
        《新唐书·韩愈传》(三)《新唐书·张文瓘传》(二)
        《新唐书·卢坦传》《新唐书·宗楚客传》
        《新唐书·李光弼传》(二)《新唐书·萧颖士传》(二)
        《新唐书·萧颖士传》《新唐书·陆贽传》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李贺小传》《新唐书·裴行俭传》(二)
        《新唐书·柳浑传》《新唐书·宋璟传》
        《新唐书·张志和传》《新唐书·杜甫传》《新唐书·李白传》
        《新唐书·路隋传》(二)《新唐书·杜悰传》
        《新唐书·高元裕传》《新唐书·戴胄传》
        《新唐书·杨玚传》《新唐书·萧嵩传》
        《新唐书·李靖传》(二)《新唐书·严郢传》
        《新唐书·袁高传》《新唐书·裴度传》(二)
        《新唐书·魏征传》(二)《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
        《新唐书·张九龄传》(二)《新唐书·卢怀慎传》
        《新唐书·路岩传》《新唐书·苏瑰传》
        《新唐书·长孙无忌传》(二)《新唐书·徐敬业传》
        《新唐书·李嗣业传》《新唐书·李石传》
        《新唐书·丘和传》《新唐书·杜甫传》(二)
        《新唐书·房琯传》《新唐书·李敬业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