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十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续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景祐四年冬,时应举人特多,开封府投牒者至数百,国子监及诸州不在焉。及出榜,而宰相陈尧佐之子博古为解元,参知政事韩亿子孙四人皆无落者,故嘲谤群起。然韩琦、王拱辰实司试事,非有所私也。甲申,忻、代、并三州言地震,坏庐舍,覆压人畜,忻州尤甚,吏民死者万九千七百馀人。自是河东地震连年不止。乙酉,命侍御史程戡往并、忻州安抚。右司谏韩琦上疏曰:“今北道数郡,继以地震,或者上天孜孜遣告,俾思边塞之为患乎。望自今严饬守臣,密修兵备,审择才谋之帅,悉去懦弱之士,明军法以整骄怠之卒,丰廪实以增储僧之具。”旬馀,琦复上疏曰:“近闻分遣中使遍诣名山福地,以致请祷,是未达寅畏之深旨也。臣窃以为祈祷之法,必彻乐减膳,修德理刑,下诏以求说言。是以天意悦穆,转为福应。愿陛下法而行之。”庚寅,以龙图阁学士张逸知益州。逸凡四至蜀,请其民风。会岁早,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减价以赈。民初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逸奏:“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若不禁之,又将废穑事。今岁小稔,请一切放还,复其业。”报可。先是京师地震,直史馆叶清臣上疏言:“仲淹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善应来集”书卖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仲淹既徙润州,谗者恐其复用,遽诬以事,帝亟命置之岭南。参知政事程琳辨其不然,仲淹讫得免。自仲淹贬而朋党之论起,朝士牵连而出,语及仲淹者皆指为党人;琳独为帝开说,帝意解,乃已。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四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淹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善应来集/
        B.仲淹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善应来集/
        C.仲淹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善应来集/
        D.仲淹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议朝政/行将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善应来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封建社会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或最高学府。它是官署,又有国子学性质。
        B.“非有所私也”与“强公室,杜私门”(《谏逐客书》)两句中的“私”字意思相同。
        C.河东,古代指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如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就因为是河东人。
        D.“知益州”与“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知”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祐四年的科举考试后,许多人对录取结果不满意,原因是两个重要官员的子孙全都考中了,但这次考试并没有人们猜测的作弊行为。
        B.忻州、代州、并州发生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右司谏韩琦认为这是上天警告北方边境将有外敌入侵,发生战事,建议朝廷做好整军选帅之事。
        C.叶清臣认为天下人不敢议论朝政,与范仲淹等人被贬黜关系很大,所以上疏请皇帝认真反思此事,之后范仲淹等人都被调到了京城附近。
        D.自从朋党之说出现,很多朝廷大臣受到了牵连,人们大多不敢谈论有关范仲淹的事,只有参知政事程琳对皇帝多加开导,使其不再纠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窃以为祈祷之法,必彻乐减膳,修德理刑,下诏以求党言。
        (2)仲淹既徙润州,谗者恐其复用,遽诬以事,帝亟命置之岭南。
        14.张逸向朝廷提出的请求是什么?朝廷为什么同意他的请求?请概括回答。(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    (3分)
        11.B    (3分)
        12.B    (3分)
        13.(8分)
        (1)臣私下里认为祈祷的方法,一定是撤去音乐减少饭食,修养品德,管好刑法,颁下诏书来寻求正直的言论。
        (2)范仲淹调任到润州后,进谗言之人害怕他又被重用,就拿事情来诬告他,皇帝立即下令把他贬到岭南。 14.(3分)
        请求:把所有因杀牛被发配的人放回来,原因:百姓杀耕牛是不得已而为;放回来可以恢复农业生产。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范仲淹等人因为上书言事而被罢黜,天下人咋舌不敢议论朝政,快要两年了。希望陛下深深地自我责备,尽数延揽忠直敢言的人,或许圣明威严的上天会对下体察,吉祥的征兆能前来汇集。
        “朝政”做“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忠直敢言之士”做“详延”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排除A。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 “两句中的‘私’字意思相同”错误,含义不同。“非有所私也”中的“私”意为“偏私”,“强公室,杜私门”中的“私”意为“个人的”。句意:并没有偏私。/增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豪门贵族的势力。
        D.正确。管理;知道。句意:让龙图阁学士张逸去管理益州。/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右司谏韩琦认为这是上天警告北方边境将有外敌入侵,发生战事”错误,此意于文无据。由原文“今北道数郡,继以地震,或者上天孜孜遣告,俾思边塞之为患乎”可知,韩琦只是说朝廷应该考虑边塞可能发生灾患之事。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窃”,私下;“以为”,认为;“彻”,撤去;“党言”,正直的言论。
        (2)“徙”,调任;“谗者”,进谗言之人;“遽”,就;“遽诬以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遽以事诬”;“亟”,立即。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请求:结合“今岁小稔,请一切放还”可知,把所有因杀牛被发配的人放回来;
        原因:结合“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复其业”可知,百姓杀耕牛是不得已而为;放回来可以恢复农业生产。
        参考译文:
        景祐四年冬天,那时参考科举考试人特别多,开封府投交申请自荐的人达几百人,国子监和诸州的人们还不算在内。等到贴出录取文告,宰相陈尧佐的儿子博古被评为解元,参知政事韩亿的子孙四个人都没有落榜,所以各种嘲讽就出来了。然而韩琦、王拱辰实际主持了考试录取的事情,并没有偏私。甲申这一天,忻州、代州、并州都报告发生了地震,毁坏了庐舍,压死了人畜,忻州尤其严重,吏员百姓死了一万九千七百多人。从此河东地区连年地震,没有停过。乙酉这一天,朝廷派侍御史程戡前往并州、忻州安抚百姓。右司谏韩琦上疏说:“如今北方几个郡,相继发生地震,或许是上天孜孜不懈地发出警告,使朝廷思考边塞可能有的灾患之事吧。希望从现在起严肃告诫守臣,秘密修整兵械装备,慎重选择有才干谋略的帅才,把懦弱的人全都罢掉,严明军法来整治骄横怠惰的士兵,充实仓廪来增加物资储备以供需用。”十多天后,韩琦又上疏说:“最近听说朝廷分别派遣宦官到各地的名山福地,来做请求祈祷之事,这是没有明白恭敬戒惧的真正含义呀。臣私下里认为祈祷的方法,一定是撤去音乐减少饭食,修养品德,管好刑法,颁下诏书来寻求正直的言论。因为这个,上天就会愉悦和乐,把灾祸转为福报。希望陛下效法这个而去践行。”庚寅这一天,让龙图阁学士张逸去管理益州。张逸总共四次到蜀地,熟悉那里的民风。恰逢岁旱,张逸让百姓筑作堰坝,堵塞江水灌溉民田,自己拿出国家的粮食降低价格来赈济百姓。百姓刚遇饥荒时,多有杀掉耕牛来吃的,犯了禁止杀牛的法令的人都会被发配到关中。张逸奏:“百姓杀牛来救将要饿死的人的命,与偷盗杀牛不同;可是如果不禁止杀牛,又会荒废种庄稼的事。今年年成较好,请把所有被发配的人放回来,恢复他们的生业。”朝廷回复表示可以。在这之前,京城地震。在史馆任职的叶清臣上疏说:“范仲淹等人因为上书言事而被罢黜,天下人咋舌不敢议论朝政,快要两年了。希望陛下深深地自我责备,尽数延揽忠直敢言的人,或许圣明威严的上天会对下体察,吉祥的征兆能前来汇集。”奏章交上去不几天,范仲淹等人都得以调到京城附近。范仲淹调任到润州后,进谗言之人害怕他又被重用,就拿事情来诬告他,皇帝立即下令把他贬到岭南。参知政事程琳分辩说范仲淹不会这样,范仲淹最终被免予处罚。自从范仲淹被贬而朋党之议论出现,朝廷大臣受连累而被贬出京,凡谈到范仲淹的人都被指为朋党;单单程琳对皇帝进行开导,皇帝的怒气才消散,事情才算停止。
         



        相关文言文练习
        顾炎武《廉耻》《明史·金濂传》
        《真宗景德四年正月已未,车驾发京师》杨简《莫能名斋记》
        《三国志·杜袭传》《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新唐书·王思礼传》侯方域《悯獐》
        《黔中儿》《续资治通鉴·狄青既戮陈曙》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宋史·陈尧佐传》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袁枚《游武夷山记》
        《明史·毛吉传》《后汉书·孙程传》
        《御迩英阁,顾临读《宝训》》《帝与辅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荐者》
        《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南史·何远传》
        《杨万里忧国》《帝自即位感疾,至是犹未全安》
        《晋书·王衍传》《宋史·赵尚宽传》
        《后汉书·张鲁传》《明史·汪乔年传》
        《新五代史·李崧传》白居易《李陵论》
        《辛卯,御史董敦逸、黄庆基并罢》《续资治通鉴·太宗淳化五年八月》
        《续资治通鉴·宋纪》《辛丑,薛向奏蕃部嵬名山有归附意》
        苏轼《范增论》《续资治通鉴·宋纪》(二)
        《太宗淳化元年二月,登州饥,诏赈之》《宋史·陶榖传》
        《续资治通鉴·初,既平蜀,蜀宫人有入掖庭者》《清史稿·王士祯传》
        《文天祥屯潮阳》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