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范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
        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逆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
        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枢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
        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不应。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B.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C.乃裂紧/为书以遗巨卿/既终/爽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婆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D.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变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斐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学,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东汉时,太学生又称“诸生”,入太学学习可称“游太学”“受业太学”。
        B.“共克期日”的“克”是约定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
        C.“恨不见吾死友”的“恨”是遗憾的意思,与《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恨”含义相同。
        D.“辟”指汉代高级官员自行任用属吏的制度,《陈情表》里说“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就遵循这一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说两年后会来拜见张劭的父母,并看望他的孩子,张劭对此深信不疑。
        B.张劭卧病在床,病势沉重,两位友人从早到晚看护他,张劭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生友,范式是可共生死的死友。
        C.张劭死后,范式号哭着前来奔丧,亲自执绋引柩,并且留下修好坟墓,然后才离开此处到京师太学去。
        D.范式没有把陈平子的灵柩送到陈家,而是在即将送到之前提前离开,就是为了避开陈平子家人的谢恩。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2)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
        14.《独行列传》开头说:“其名体虽殊,而操行俱绝,故总为《独行篇》焉。”请简要概述范式“操行俱绝”的具体表现。(3分)

         

         

        答案:

        10.D(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11.D(“举臣秀才”的“举”属于察举而不是征辟。)
        12.C(“离开此处到京师太学去”错误。原文说的是“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
        13.(8分)
        (1)巨卿,我在某天死了,要在某时下葬,永远回到地下。(如果)你没有忘记我,希望能赶得上(我的葬礼)!(4分。“以”“黄泉”“子未我忘”各1分,句意1分)
        (2)我听说山阳郡的范巨卿是义士,可以托付身后事。我死后,只管把尸体埋在巨卿的门前。(4分。判断句和“烈士”“但”各1分,句意1分)
        4.(3分)
        ①重信诺,践约守信;②重情义,千里奔丧;③讲义气,有义行,为不相识的朋友处理后事。
        (每点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和汝南张劭结为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告假回家乡。(分别时)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来,将来拜访令尊令堂,(并且)看望你的孩子呢。”(两人)于是共同约定了(再见面的)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来,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如此确切地相信呢?”(元伯)回答道:“范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到那天,范巨卿果然到了,登堂拜见元伯的父母,(接着)开怀畅饮,尽兴才离开。
        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后来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看护他。元伯临终时,叹息说:“不能见到我生死之交的朋友,真是遗憾呀!”殷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尽心,这还不算是生死之交的朋友,(你)还想找谁呢?”元伯说:“像二位这样的,是我活着时的好友。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之交的朋友。”不久,(元伯)就死了。范式突然梦见元伯,戴着黑色帽子,(帽上)垂着缨带,拖着鞋子急匆匆地喊:“巨卿,我在某天死了,要在某时下葬,永远回到地下。(如果)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悲叹流泪。(他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允许他前去奔丧。范式还未赶到时灵车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穴边,将要落棺下葬时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他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所期待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有人)号哭着奔来。元伯的母亲望着说:“这一定是范巨卿啊。”巨卿到了之后,拍着灵柩说:“走吧,元伯!生死之路不同,从此永别了。”范式就手拿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于是才向前(移动)。范式就留在墓地,为(元伯)修坟、树,做完这些之后才离开。 
        后来,范式回到京城,在太学求学。当时长沙的儒生陈平子也同在太学,和范式没有见过面。陈平子染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郡的范巨卿是义士,可以托付身后事。我死后,只管把尸体埋在巨卿的门前。”就撕下(一块)白绢写信,把它送给范式。陈平子死后,他的妻子按照他的话做。这时范式刚好外出回来,看了信又看见坟墓,感伤不已,向坟墓作揖哭泣,把他当做自己的死友。于是设法护送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到临湘。还没到四五里,(范式)就把(陈平子写的)绢信放在灵柩上,哭别后就离开了。陈平子的兄弟听说了这件事,寻找(范式),(范式)不再现身。长沙的上计掾史到京城,呈上奏章表彰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召他,(范式)没有应召。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纪·光武皇帝纪卷第六》《四知》
        《后汉书·朱乐何传》《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后汉书·李燮传》《后汉书·郑众传》
        《后汉书·蔡伦传》《后汉书·贾复传》(二)
        《后汉书·崔骃传》《后汉书·班固传》(二)
        《后汉书·第五访传》《后汉书·陈元传》
        《后汉书·赵憙传》(二)《后汉书·樊英传》(三)
        《后汉书·范滂传》(三)《承宫樵薪苦学》
        《后汉书·虞延传》(二)《卓茂让马》
        《后汉书·冯鲂传》(三)《公孙瓒言事辩慧》
        《陈实与梁上君子》《后汉书·樊英传》(二)
        《后汉书·邓禹传》(三)《后汉书·宋均传》(二)
        《后汉书·王畅传》《后汉书·杜诗传》(二)
        《后汉书·孔奋传》(二)《后汉书·光武帝纪》(二)
        《后汉书·刘盆子传》《后汉书·孔融传》(二)
        《后汉书·桓谭传》((三)《后汉书·袁绍传》
        《后汉书·耿恭传》(二)《后汉书·郑兴传》(二)
        《后汉书·桓荣传》(二)《后汉书·鲁恭传》(二)
        《后汉书·杨震传》(二)《后汉书·李固传》(二)
        《后汉书·赵岐传》《后汉书·种皓传》
        《后汉书·郭伋传》(二)《后汉书·李固传》
        《后汉书·宋均传》《后汉书·鲍永传》
        《后汉书·王允传》《后汉书·冯异传》(二)
        《后汉书·班超传》(二)《后汉书·阴兴传》(二)
        《后汉书·盖勋传》(二)《后汉书·杨厚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