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往岁,友人以白磁①缸一口见遗。体圆,而资极莹彻,高尺许,径一尺有半,中可贮水五十升。汉人谓玉晶盘与冰同洁,兹庶几焉。验之,盖正德间器也。未几,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客不自知其名,予曰:“此玉华石也,出将乐洞。”虽工人稍斫,其初而天造奇形故在,巉岩礌砢,片片可镜。其阴则斗削壁立,上下两空洞,有含烟出云之形,即《小山赋》不尽其奇矣。因以布十匹易之,客大溢所望而去。
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因取玉华石置左,名之曰“雪山”,白磁缸置右,而实以清泉,名之曰“冰井”。乃布竹榻其间,朝夕养疴,偃仰坐卧焉。遂觉暑气渐微,凉意渐洽,泠泠然爽致宜人。间起而摩华之,则倏然山欲雪、井欲冰也。
已而自笑曰:“炎方六月,何自有冰雪哉?夫霄壤之间,凡可强而名者,借也。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亦借也。岂惟拳石勺水为然?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天地且尔,又何一物非借乎?乃予之左雪山而右冰井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夫室可霜也,安见山不可雪而井不可冰乎?”客有闻予言而叹者,曰:“信如子言,不知真之为借,借之为真矣。”
(选自明吴国伦《甔甄洞稿》,有删改)
材料二:
古有神物,如禹鼎知兴废。《瑞应图》宝鼎,不爨自沸,不炊自热,不汲自满,不举自藏。吴明国贡常燃鼎。虢州铁镬,大数围。丁谖作九层博山炉,上铸禽兽自动。勃海贡玛瑙柜,长三尺。南昌国贡大玳瑁盆,容十斛。又贡紫磁盆,可容五斗,举之轻若鸿毛。以上种种,皆宇宙间神奇秘宝,终为造化收拾,安得流落尘世?虽曰兵火变迁,恐亦于此无恙。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用录以广闻见。
(选自明人高濂著《遵生八笺》)
材料三:
董偃②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也。石体甚轻,出郅支国。上设紫琉璃帐,火齐屏风,列灵麻之烛,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侍者于户外扇偃。偃曰:“玉石岂须扇而后凉耶?”侍者乃却扇,以手摸,方知有屏风。又以玉精为盘,贮冰于膝前。玉精与冰同其洁激。侍者谓冰之无盘,必融湿席,乃合玉盘拂之,落阶下,冰玉俱碎,偃以为乐。此玉精千涂国所贡也。武帝以此赐偃。
(选自王嘉《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磁:旧同“瓷”。②董偃:汉武帝的弄臣。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以白磁缸一口见遗 遗:留下
B.虽工人稍斫 斫:砍削,加工
C.间起而摩挲之 间:间或
D.不爨自沸 爨:烧火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 木欣欣以向荣
B.天地且尔 若属皆且为所虏
C.终为造化收拾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侍者谓冰之无盘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B.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C.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D.顷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思欲登雪山而浴冰井/不可得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巉岩,高而险的山岩,与《蜀道难》中“畏途巉岩不可攀”的“巉岩”意思相同。
B.偃仰,这里指安居、休息,与《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的“偃仰”意思相同。
C.文,指花纹,与《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文”意思相同。
D.斛,是古代计算粮食等物品的容量单位,类似的容量单位还有升、斗、石、釜、钟等。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人带来的玉华石基本保持了天然的奇特造型,即便是《小山赋》也不能尽显其妙,“我”用十匹布买下它,客人大失所望。
B.材料二认为像鼎这类神奇的秘宝,最终会由造化安排处置,不会流落尘世。
C.材料三通过人物的举动间接描绘出火齐屏风的剔透洞亮和玉精盘的洁澈:以手摸,方知屏风;用手拂,方显玉盘。
D.三篇选文中的奇珍异玩有民间收藏、他国贡品,也有皇帝所赐。三则材料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形容宝物的特点。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大不盈尺,高倍之。
(2)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
13.三则材料或书写生活感悟或纯粹记录或拾遗古人轶事,但都与收藏有关,请分别指出作者记写宝物的目的。
答案:
7.A 8.D 9.D 10.C 11.A 12.(1)有一个用车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底(宽)大一倍。(2)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 13.①材料一记写宝物的目的是书写生活感悟,总结出“借”的意义,富含哲理;②材料二记写宝物的目的是纯粹记录以扩大人们的见闻;③材料三记写宝物的目的是拾遗古人轶事,暗讽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以及对王公贵族豪华生活的贬斥。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遗:赠送。句意:朋友拿一口白磁缸赠送给我。
B.句意:虽然工人稍微加工了它。
C.句意:间或起来抚摸它们。
D.句意:不在灶上烧,鼎中的水自己就沸腾了。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句意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树木欣欣向荣。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句意:天地尚且这样。/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
C.介词,被;动词,是。句意:终被造物主掌握。/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D.都是助词,主谓之间,无义。句意: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不久之前我在盛夏天气潮湿闷热时生病了,喘出的气体像火一样热,想登上雪山在冰凉的井中沐浴,都不能实现。
“浴冰井”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登雪山而浴冰井”是“欲”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陡而隆起的岩石堆积在一起。/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B.正确。句意:休息坐卧。/有时休息,有时长啸歌吟。
C.错误。花纹;华美,文采。句意:画石的花纹像画。/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D.正确。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A.“客人大失所望”错误,由原文“客大溢所望而去”可知,是大大地超过了客人的期望,(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客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者”,定语后置,应为“有载一白石山来求售客”;“售”,出售;“盈”,满。
(2)“积气”,积聚的云气;“俯”,俯视;“名”,命名。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材料一以“我”为收藏的玉华石、白磁缸命名并自得其乐的故事可知,作者记写宝物的目的是书写生活感悟,总结出“借”的意义,富含哲理;
②由原文“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用录以广闻见”可知,材料二记写宝物的目的是纯粹记录以扩大人们的见闻;
③材料三作者拾遗古人轶事,冰玉这样的珍贵宝器碎掉,董偃却以之为乐,毫不在乎,透露出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一个弄臣,日常的消暑生活就如此奢侈,王公贵族的情况可想而知。从而暗讽君主对弄臣的骄纵以及对王公贵族豪华生活的贬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前几年时,朋友拿一口白磁缸赠送给我。白磁缸缸体是圆的,(看上去)晶莹透明,高一尺左右,直径一尺半,缸中可以贮存五十升水。汉代人说水晶盘和冰一样莹洁,这也差不多吧。(我让人)鉴定了白磁缸,那大概是正德年间的器物。不久,有一个用车拉着像山一样形状的白色石头来请求出售的客人,(他卖的)石头大小不满一尺,高比底(宽)大一倍。客人自己不知道它的名字,我说:“这是玉华石,产自将乐洞。”虽然工人稍微加工了它,(但)它最初的天然奇特的造型还在,陡而隆起的岩石堆积在一起,每一片都像镜子一样明亮。它的背面陡峭壁立,上下两个中空的洞,呈现出吞烟吐云的形态,就是《小山赋》也不能描写完它的奇特啊。于是我用十匹布交换了它,大大地超过了客人的期望,(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不久之前我在盛夏天气潮湿闷热时生病了,喘出的气体像火一样热,想登上雪山在冰凉的井中沐浴,都不能实现,于是取来玉华石放在身体的左面,把它命名为“雪山”,取来白磁缸放置在右面,缸内装满清凉的泉水,把它命名为“冰井”。我就在它们中间布置上竹床,每天在那里养病,休息坐卧。于是感觉暑气渐渐变小,凉意渐渐浸润,清凉爽快,非常宜人。间或起来抚摸它们,就猛然感觉到像山上要下雪、井水要结冰的样子。
然后自己笑着说:“炎热的南方六月,哪里有冰雪呢?天地之间,凡是可以强行命名的,是借。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也是借。哪里只是拳头大小的石块、一勺水是这样呢?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天地尚且这样,又有哪一个事物不是借呢?这样我命名左雪山、右冰井,也是借用它们形状相似和意图相同罢了。《汉书》说:‘清凉的屋子就是盛夏也像屋内结了霜。’屋内可以下霜,哪里看得出山不可以下雪,井不可以结冰呢?”有一个听了我的话的客人感叹说:“确实像你说的,不知道真实的是借呢,还是借是真实啊。”
材料二:
古代有神器,如禹鼎,可以测朝代的兴亡,《瑞应图》上的宝鼎,不在灶上烧,鼎中的水自己就沸腾了,鼎中的食物不煮自热,鼎中的水不汲自满,不抬鼎,它自己就收藏起来了。吴明国进贡了一口常燃鼎。虢州产的铁锅有几围大。丁谖制作了一座九层博山炉,炉上铸的禽兽可以自己动。勃海进贡了长三尺的玛瑙柜。南昌国进贡了一个大玳瑁盆,可装十斛东西。还进贡了一个紫磁盆,可装五斗东西,举起它像鸟毛一样轻。以上各种东西,都是宇宙间神秘奇异的宝物,终被造物主掌握,哪能让这些宝物流落到凡间?即使有战乱火灾发生,恐怕在这些战乱中,宝物也不会受损。古训说“玩物丧志”,这些宝物不是使人丧志的东西,记录出来可以扩大人们的见闻。
材料三:
董偃常常躺在延清室(休息),用画石做床,画石的花纹像画。这种石头很轻,产自郅支国。床上有紫色的琉璃帐幔,(前面)有用火齐宝石做的屏风,排列着用灵麻做的蜡烛,(还有)用紫玉做的盘子,床像一条弯曲的龙,全都用各色宝物装饰起来。侍者在床外面给董偃扇风。董偃说:“玉石难道必须扇风之后才清凉吗?”侍者于是收拢扇子,用手一摸,才知道有屏风。董偃又用玉精做的盘子,盛上冰块放在膝前。玉精与冰都是洁白透明的物品。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一定会融化了弄湿席子,于是董偃向冰块和玉盘(伸手)一拂,冰与玉盘全都(落地)摔碎了,董偃便大笑起来。这种玉精是千涂国进贡的。汉武帝把它赐给了董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