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百战奇略·守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战奇略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宗曰:"攻守二事,其实一法欤?《孙子》言: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即不言敌来攻我,我亦攻之;我若自守,敌亦守之。攻守两齐,其术奈何?"靖曰:"前代似此相攻相守者多矣,皆曰’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便谓不足为弱,有余为强,盖不悟攻守之法也。臣案《孙子》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谓敌未可胜则我且自守待敌可胜则攻之尔。非以强弱为辞也。后人不晓其义,则当攻而守,当守而攻。二役既殊,故不能一其法。"(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有删改)
        材料二: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以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七国。因自请于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至,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于亚夫。亚夫率兵东北走昌邑,坚壁而守。梁王使使请亚夫,亚夫守便宜,不往救。梁上书于景帝,帝诏亚夫救梁。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将轻骑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夜,亚夫军中惊乱,自相攻击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兵饥,乃引兵退。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追击,尽虏之,降其郡县。亚夫下令曰:"有得吴王者,赏千金。"月余,越人斩首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悉平。(节选自《百战奇法·守战》,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
        谓敌A未可 B 胜 C 则 D 我且自守 E 待敌 F 可胜 G 则攻 H 之尔
        【答案】CEG
        【解析】首先,根据句式结构进行判断。"谓敌未可胜"与"待敌可胜"结构相似、句式相近,故两句中间均不应断开,而应分别在"胜"之后断开,使其单独成句,故应将 C 、 G 处涂黑。其次,根据句意进行判断。"则我且自守"意为"我就暂且防守",句意完整连贯,其间不应断开,其后应断开,故应将 E 处涂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案,指按照,依据,与《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中的"案"词义不相同
        B .一,指统一,与《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中的"一"含义相同。
        C .太尉,"三公"之一,秦汉时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D .便宜,指有利态势,与成语"便宜行事"中的"便宜"词义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B 项,"与……中的’一’含义相同"表述错误。"故不能一其法"中的"一"意为"统一,一致";"用心一也"中的"一"意为"专一"。A 项,"臣案《孙子》云"中的"案"意为"按照,依据";"无案牍之劳形"中的"案"意为"办理公务的文书、案卷"。 D 项,"亚夫守便宜"中的"便宜"意为"因利乘便,见机行事",此处意译为"有利态势";"便宜行事"中的"便宜"意为"方便,适宜"。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唐太宗认为《孙子》中的"攻守"法则并不全面,没有指明解决敌我双方攻守齐备、僵持不下的办法。
        B .李靖认为《孙子》中所说的攻守并不是由兵力的强大或薄弱来决定的,是后人的理解出现了一定偏差。
        C .周亚夫就吴楚造反之事上书,向景帝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景帝出于其他顾虑并未答应该提议,并令周亚夫出军救援梁国。
        D .吴军本想声东击西,不料被周亚夫识破计谋,未能得逞,双方对战历经三月之久,最终吴楚大败。
        【答案】C
        【解析】 C 项,"但景帝……并未答应该提议"曲解文意。由材料二"因自请于上曰……上许之""梁上书于景帝,帝诏亚夫救梁"可知,周亚夫向景帝上书提议暂时舍弃梁国时,景帝答应了。后来梁国主动向景帝上书请求救援,景帝才下诏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4分)
        (2)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4分)
        【答案】(1)楚国军队强悍轻捷,一时难以与其交锋,希望暂时把梁国舍弃给他们,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才可以制服(楚军)。
        (2)吴王刘澳抛弃他的部队,只带数千名精壮亲兵逃跑,在江南的丹徒保留力量负隅顽抗。
        【解析】
        第(1)句中,"剽轻"意为"强悍轻捷";"难与争锋"为省略句,省略"之",完整句子为"难与(之)争锋";"委"意为"舍弃,丢弃"。
        第(2)句中,"弃"意为"抛弃,放弃";"亡走"意为"逃跑";"保于江南丹徒"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江南丹徒保"。
        14.材料一中提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请据此分析材料二中周业大的作战计划所体现出的攻守之道。( 3分)
        【答案】
        ①面对楚国军队强悍,不利于进攻的情况时,周亚夫及时调整计划变为守方。
        ②吴楚军队因为粮道被截断而饥饿乏力,无法应战时,周亚夫抓住时机转守为攻。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解析】
        由"亚夫至,会兵荥阳……亚夫率兵东北走昌邑,坚壁而守"可知,面对敌军兵力强大,不可战胜的局势时,周亚夫及时率领军队高筑壁垒坚守不出,转攻为守。由"而使弓高侯等将轻骑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吴、楚兵饥,乃引兵退……汉兵因乘胜追击,尽虏之,降其郡县"可知,周亚夫命令弓高侯等人截断吴、楚军队的粮道,使吴、楚军队陷入缺粮的境地,此时周亚夫占据有利条件,可以战胜敌军,于是转守为攻,最终大破吴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说:"攻击和防守这两类事,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方法吗?《孙子》中说:’善于攻击的军队,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军队,敌人不知道该如何进攻。却没说敌人来进攻我方,我方也进攻他们;我方若防守,敌人也进行防守(这种情况)。这样两方攻守齐备,应该用何种方法取胜呢?"李靖说:从前像这样相攻相守的战例非常多,他们都说’防守是力量不足,进攻是力量有余’。认为力量不足便是薄弱,力量有余便是强大,这是没有领会攻守的方法。我依据《孙子》所说:’不能取胜时,就采取防守(的手段);可以取胜时,就实施进攻(的手段)。’认为还没有可能战胜敌人时,我就暂且防守;等到可以战胜敌人时,就进攻他们。这并不是专就力量强弱来说的。后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应当进攻时反而防守,应当防守时反而进攻。攻守这两件事不一样,所以不能把进攻和防守的方法统一起来。"
        材料二: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向东边进攻吴、楚等七国。(周亚夫)趁机亲自请示景帝说:"楚国军队强悍轻捷,一时难以与其交锋,希望暂时把梁国舍弃给他们,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才可以制服(楚军)。"景帝同意了这个计策。周亚夫抵达后,在荥阳集结兵力。吴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危急,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率军朝东北方向奔向昌邑,高筑壁垒坚守不出。梁王派遣使者请求周亚夫出援,亚夫坚守有利态势,不去救援。梁王向景帝上书,景帝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拒不奉诏,仍然坚守壁垒而不去救援梁国,却派遣弓高侯等率领轻骑,切断了吴、楚军后方的运粮道路。吴、楚军缺乏粮食,士兵饥饿,想要退兵,多次挑战,亚夫始终坚守不出。一天夜里,亚夫军营惊乱,互相攻扰,竟闹到亚夫帐前。周亚夫静卧不起,不一会儿,(军营)自行安定下来。吴军奔袭亚夫军营的东南角,周亚夫令部队防备大营的西北角。不久,吴军精锐主力果然奔向西北角,无法攻入。吴、楚军饥饿难耐,引兵撤退。周亚夫出动精锐部队追击,大破吴军。吴王刘鼻抛弃他的部队,只带数千名精壮亲兵逃跑,在江南的丹徒保留力量负隅顽抗。汉军乘胜追击,俘获了刘澳的全部军队,使吴国所辖郡县降服。周亚夫下令说:"有能抓获吴王的,赏千金。"一个多月后,东越人斩了吴王首级报功请赏。双方互相攻守历时三个月,吴、楚叛乱全部平定。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赵将李牧, 常居雁门, 备匈奴》张大复《别水仙花说》
        《明史·林俊传》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
        《后汉书·隗嚣列传》《百战奇略·不战》
        韩愈《争臣论》李渔《梅》
        《孙子兵法·地形》《百战奇略·地战》《武王问太公曰》《凡兴兵伐敌》
        《新唐书·韩瑗传》《宋史·杨昭俭传》
        《南山集》目录序《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通鉴纪事本末·桓温伐燕》
        《新唐书·陆象先传》《周书·泉仲遵传》
        《宋史·陈良翰传》张岱《鲁云谷传》
        刘大櫆《论文偶记》《宋史·陈敏传》
        《宋史·刘承规传》《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唐太宗讨薛仁杲》《旧唐书·薛仁杲传》
        《元史·贾居贞传》《凡战,若我众敌寡》《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六韬·龙韬·励军》《百战奇略·难战》《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
        《新唐书·陈子昂传》《金史·陈规传》
        《史记·吕不韦列传》《宋史·魏矼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