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管晏列传》《申鉴·杂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瞿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材料二:
        (管仲)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三:
        或问:“致治之要,君乎?”曰:“两立哉,非天地不生物,非君臣不成治。首之者天地也,统之者君臣也哉。先王之道致训焉,故亡斯须之间而违道矣。昔有上致圣,由教戒,因辅弼,钦顺四邻。故检柙之臣不虚于侧,礼度之典不旷于目,先哲之言不辍于耳,非义之道不宣于心,是邪僻之气未由入也。齐桓公中材也,未能成功业,由有异焉者矣。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群臣盈朝,非无亲近也,然外则管仲射己,卫姬色衰,非爱也,任之也。然后知非贤不可任,非智不可从也,夫此之举宏矣哉。膏肓纯白,二竖不生,兹谓心宁,省闼清净,嬖孽不生,兹谓政平。夫膏肓近心而处厄,针不逮,药之不中,攻之不可,二竖藏焉,是谓笃患。故治身治国者,唯是之畏。”
        (节选自荀悦《申鉴·杂言》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于柯A之会B桓公C欲背曹沫之约D管仲E因而信之F诸侯G由是归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谦让,推让,与《子路、曾督、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意思相同。
        B.倍,同“背”,背叛,背弃,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和用法相同。
        C.修,学习,遵循,与《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的“修”意思相同。
        D.“针之不逮”与《阿房宫赋》里“杳不知其所之也”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王朝日渐衰微,齐、楚、秦、晋四国实力强大,但因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国遵从夷狄的习俗治国,所以齐桓公便能趁此机会参加会盟,拥有雄视天下的威势。    
        B.齐桓公在管仲病时向他询问谁可担当齐国之相,其实齐桓公内心早有人选,所以在管仲直言不讳地否定了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开方、竖刁后,桓公仍然重用了三人。
        C.管仲处理政事善于审时度势,常常可以打开局面。齐桓公因宠姬之事负气而南征蔡国,管仲趁机主张借口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讨伐楚国,从而使情势对齐国更有利。
        D.荀悦认为,齐桓公虽然才能一般,但却能任用管仲这样的贤能之人而成就一番伟业。可见君臣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臣下,不正的风气便会侵害国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2)礼度之典不旷于目,先哲之言不辍于耳。
                  
        14.荀悦认为君主要能达到圣明之境,应“由教戒,因辅弼”,材料一、二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荀悦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20分)
        10.(3分)BDF(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断对一处给1分,超出3处按0分计。)
        11.(3分)C(《答司马谏议书》里“修”是“修正”的意思。)    
        12.(3分)A(原文“而桓公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可知,选项原因分析片面,齐桓公主持会盟的原因还有其自身原因,即宣扬美德,从而赢得尊重,威服四方。)
        13.(8分)(1)管仲坚持劝阻,(桓公)不接受;于是劝说桓公必须用远方珍异奇怪的宝物才能进行封祭的礼仪,桓公才作罢。(评分标准:本题4分,“固”“不听”与第二个“乃”,三处每处1分,句意通畅1分。)
        (2)有关礼法制度的典籍不在眼前空置,先贤圣哲的言教在耳畔不停歇。(评分标准:本题4分,“旷”“辍”“于,表示状语后置”,三处每处1分,句意通畅1分。)
        14.(3分)①管仲劝阻齐桓公举行封禅仪式,避免齐国实力受损;②管仲临终前谏言拒用奸佞宠臣,未被采纳,终致齐国大患。③管仲劝桓公守信遵曹沫之约,诸侯归附齐国。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点1分。若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魏世家》《韩非子·难三》《史记·吴王濞列传》《何博士备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不至公卿论》《史记·孝文本纪》《温公家范》
        《史记·六国年表》《报任安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二)《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论衡·非韩》
        《史记·齐太公世家》《韩非子·十过》《夏桀为虐政淫荒》《六韬·文韬》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二)《史记·留侯世家》《留侯论》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宋史·范仲淹传》《史记·伍子胥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屈原列传》《屈原庙赋》
        《史记·封禅书》《容斋随笔·汉唐封禅》 《史记·封禅书》《资治通鉴·梁纪三》
        《史记·吕太后本纪》《汉书·高后纪》《帝置酒洛阳南宫》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历代论》《史记·陈丞相世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张仪受辱》《史记·循吏列传》《汉书·循吏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拨乱世》《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二)
        《史记·朝鲜列传》(二)《史记·老子传》《老子》
        《史记·苏秦列传》(三)《史记·西南夷列传》
        《商鞅立木》《史记·伯夷列传》《说苑·指武》
        《孟尝君列传》《读孟尝君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朱建传》《史记·南越列传》(二)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齐欲伐魏》《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张仪为秦破纵连横》《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随何难汉高祖》《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
        《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酷吏列传》
        《史记·楚世家·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史记·吕嘉传》
        《史记·晁错传》苏轼《晁错论》对比《史记·端沐赐传》
        《史记·高祖本纪·鸿沟划界》《孝景崩,武帝立》《李广非大将才也》《读通鉴论》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