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寻乐斋记
陈献章
①五年,伍光宇始构亭于南山之岩以坐。明年,复于吾居第之左结草屋三间,与亭往来。又明年,而光宇死矣。
②草屋之成,光宇斋戒沐浴焚香更衣危坐。厥明请余,问曰:“云不自知其力之不足,妄意古圣贤人以为师。今年且迈矣,不得其门而入,不知其所谓乐寻常间,自觉惟坐为乐耳。每每读书,言愈多而心愈用。盖用则劳,劳则不乐,不乐则置之矣。夫书者,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也,奚宜废?将其所以乐者非欤?愿先生之教之也。”
③余复之曰:“大哉,吾子之问也!顾余何足以知之。□,有一说愿吾子之思之也,周子程子①大贤也,其授受之旨曰:‘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当是时也,弟子不问师,师亦不言。其去仲尼颜子之世千百年,今去周子程子又几百年。呜呼!果孰从而求之?仲尼饮水曲肱,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将求之曲肱饮水耶?求之陋巷耶?抑无事乎曲肱陋巷而有其乐耶?吾子其亦慎求之,毋惑于坐忘也②。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而不用者心也。愿吾子之终思之也。仲尼颜子之乐,此心也;周子程子,此心也;吾子,亦此心也。得其心,乐不远矣。愿吾子之终思之也。”
④语已,光宇整步而出,充然若有得者。归揭其榜曰:寻乐斋云。
(选自《陈献章全集》,有删改)
【注】①周子程子:周敦颐和他的学生程颢。②坐忘: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资料链接】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河南程氏遗书》
21. 最适合填入第③段方框内的一项是( )
A. 虽然 B. 然则 C. 既然 D. 诚然
22. 围绕伍光宇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交待伍光宇构亭、造屋、学习,不久死去,语言简洁平淡却饱含惋惜。
B. 次写屋成后伍光宇斋戒、沐浴等一系列行为,表现其故弄玄虚的错误态度。
C. 再通过伍光宇向我求教的语气谦虚态度诚恳,塑造出苦苦求索的君子形象。
D. 首尾呼应,伍光宇脚步有力神态昂然,充分显示其困惑得解后的心满意足。
23. 对第③段作者反复劝伍光宇“思之”的心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自谦 B. 引出启发 C. 殷切叮嘱 D. 提出批评
24. 结合第③段及资料链接,分析作者是如何解决伍光宇的困惑的。
【答案】21. A 22. B 23. D
24. 面对疑问,作者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而是循循善诱,借用周敦颐教授二程兄弟的方法进行启迪。作者以周敦颐与二程兄弟授受之宗旨“仲尼、颜子乐处”,即孔颜乐处回答伍光宇关于“乐”与“非乐”的提问,表明作者关于“乐”的理解与周敦颐关于“乐”的理解有着一致性。他们不是从具体做法把握“乐”,而是从心灵境界层面把握“乐”的特质,从而启迪伍光宇提升心灵境界,去寻得读书的快乐。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顾余何足以知之”与后文“有一说愿吾子之思之也”为转折关系,选项里只有“虽然”有转折意。“虽然”,虽然这样。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B.“表现其故弄玄虚的错误态度”错误,屋成后伍光宇斋戒、沐浴等一系列行为,表明伍光宇对待这用来学习、请教的屋子的虔诚态度,暗含对作者的敬重。
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
D.“提出批评”错误,作者没有直接让伍光宇去按照自己说的去做,而是让他深入思考,既有谦虚之意,又含启迪诱导、反复叮嘱之心,没有批评的意思。
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大哉,吾子之问也!顾余何足以知之。虽然,有一说愿吾子之思之也,周子程子大贤也,其授受之旨曰:‘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面对疑问,作者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而是循循善诱,借用周敦颐教授二程兄弟的方法进行启迪。作者以周敦颐与二程兄弟授受之宗旨“仲尼、颜子乐处”,即孔颜乐处回答伍光宇关于“乐”与“非乐”的提问,表明作者关于“乐”的理解与周敦颐关于“乐”的理解有着一致性。
“仲尼饮水曲肱,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而不用者心也。愿吾子之终思之也。仲尼颜子之乐,此心也;周子程子,此心也;吾子,亦此心也。得其心,乐不远矣”,据此可知,他们不是从具体做法把握“乐”,而是从心灵境界层面把握“乐”的特质。从而启迪伍光宇提升心灵境界,去寻得读书的快乐。
参考译文:
①用了五年的时间,伍光宇才在南山的岩石上建造了个亭子来坐。下一年,又在我的居处的左边建了三间草屋,与亭子来来往往。再下一年,光宇逝去了。
②草屋刚建成,光宇斋戒沐浴焚香更衣,正襟端坐。第二天来请我,问我说:“我不自知我的能力不够,想要以古圣贤人为师。如今将年迈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不知道先贤所说的乐在寻常间的意味,只是觉得静坐就是快乐的。经常是读书时,文字愈多而愈废心。用心就会劳神,劳神就不快乐,不快乐就放弃了读书。本来书籍,是蕴藏圣贤流传到后世、立为教育的规范与准则的东西,怎么能弃置不读呢?把读书当作快乐的途径错了吗?希望先生教诲我吧。”
③我回答他说:“您问的问题很重要啊!只是我哪里能了解的透彻呢。虽然这样,还是有一些想说的希望您始终思考,周敦颐和他的学生程颢是大贤啊,他们之间传授和接受的宗旨说:‘寻找出仲尼和弟子颜回的快乐之处,所快乐的事情。’当此之时,弟子不多问老师,老师也不多言。当时距离仲尼和颜回的世事已经千余年,如今距离周敦颐和程颢的时代也有几百年了。啊!结果谁跟从而求得了?仲尼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颜回吃干饭喝白水,不改变心中的快乐。是要从他们的曲肱饮水寻求吗?从陋巷寻求快乐吗?还是因为曲肱、陋巷没有事情做而有了快乐呢?你一定要谨慎探求啊,不要被物我合一的说法迷惑了啊。圣贤流传到后世、立为教育的规范与准则的是寓藏在书中的,能运用还是不能运用在于心啊。希望您始终思考这一点啊。仲尼和颜回的快乐,是在于心灵境界,周敦颐和程颢也是这一心灵境界啊,先生您,也是这一心之境界啊。达到这样的境界,离快乐就不远了。希望您始终思考它啊。”
④对话结束,光宇脚步有力的走出去,神态昂然像是很有收获的样子。回去张榜给草屋题名:寻乐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