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一掌园记》《石钟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大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掌园记  
        清  刘大櫆
        吹竽、走狗、蹋鞠之人非昔,而齐之名不废;超足而射、鍧鍧殷殷者非昔,而韩、魏之名不废;击筑、悲歌、椎埋、屠狗之徒,其骨已朽,而燕、赵之名,学士大夫饫闻而喜称之。然则所谓物者无不亡,而独其名为可以永久欤!夫山渊之平,田海之迁,大地之浑合,曾不能以自主,而况於一园之兴废欤?其为终始可胜计哉!
        余伯父以一掌之地为园,命余为之记。余不及以为,已而废为居室。则向之名花异草,春兰秋菊之芳香,莲叶之亭亭,游鱼之隐见而浮沈,今皆不可复识,独其名犹在余意中。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而亦以非为欲存其名於永久也。
        【乙】
        石钟山记  
        宋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0.甲乙两文都谈及“消亡”和“流传”的话题。请梳理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以下表格。
        文本话题
        消亡
        流传
        甲文
        物者无不亡
        名可以为永久
        (1)(2)
        其名犹在余意中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
        乙文
        石钟山以钟名之原因,世不传也
        (3)(4)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况于一园之兴废欤?”“而况”表示递进关系,把论点推进到对一掌园的看法上。
        B.“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盖”表示原因,推进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况”表示递进关系,把论点推进到对石的看法上。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盖”表示总结原因,推进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22.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写景的手法和效果的不同之处。
        23.甲乙两文都围绕某个景物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20.(1)今皆不可复识  (2)以非为欲存其名於永久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  (4)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21.C    22.甲处划线句以“……之……”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列举了名花异草、春兰秋菊、莲叶、游鱼等景物,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表达对美好的田园景物消失不见的感慨;乙处划线句运用比喻和摹声,描写“大石”“鹳鹤”和“栖鹘”的叫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石钟山下的景物特点。    23.甲乙两文分别围绕“一掌园”“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展开议论,但论证方法不同:甲文运用类比论证,说明一掌园的微小和不可胜计;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的例子与苏轼一行人的实地考察做对比,分析出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结论。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甲文“余不及以为,已而废为居室。则向之名花异草,春兰秋菊之芳香,莲叶之亭亭,游鱼之隐见而浮沈,今皆不可复识”,意思是一掌园中的花草游鱼都消失殆尽,都不可看到了,故此处可填“今皆不可复识”。
        (2)甲文“余记之,盖以志余之感,而亦以非为欲存其名於永久也”,意思是我记下这些,用来表达我的感慨,也认为永久地保存其名的想法是不可以的。故此处可填“以非为欲存其名於永久也”。  
        (3)乙文“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写苏轼实地考察后发现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发出感慨,说明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故此处可填“古之人不余欺也”。
        (4)乙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通过分析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的认识局限,得出结论。故此处可填“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表示递进关系”错,“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意思是即使有大的风浪撞击,它们也不会鸣响的,更何况石头呢。此处“而况”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甲处划线句:则向之名花异草,春兰秋菊之芳香,莲叶之亭亭,游鱼之隐见而浮沈。
        以“……之……”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列举了名花异草、春兰秋菊、莲叶、游鱼等景物,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表达对美好的田园景物消失不见的感慨;
        乙处划线句: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运用比喻手法,将“大石”比作“猛兽奇鬼”,将“鹳鹤”比作“咳且笑于山谷中”的“老人”;运用摹声,用“磔磔”来生动地描摹“栖鹘”的叫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石钟山下的景象。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甲乙两文分别围绕“一掌园”“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展开议论,但论证方法不同:
        甲文运用类比论证,先从“齐之名不废”“韩、魏之名不废”“燕、赵之名……喜称之”论述事物没有不消亡的,而只有声名可以留存;然后论述“山渊之平,田海之迁,大地之浑合,曾不能以自主,而况於一园之兴废欤”,说明一掌园的微小和不可胜计。
        乙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的例子与苏轼一行人的实地考察做对比,分析出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结论。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乌重胤传》《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宋书·张畅传》
        《汉书·冯奉世传》《宋史·晁补之传》
        《旧唐书·裴胄传》《患盗论》
        《宋史·聂昌传》《郑板桥开仓济民》
        《宋史·张祐传》《宋史·谢绛传》
        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刘大櫆《张复斋传》
        《明史·马世奇传》刘大櫆《游大慧寺记》
        刘大櫆《樵髯传》《宋史·潘良贵传》
        《南史·沈庆之传》《宋史·陈希亮传》
        《晋书·王嘉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二)刘大櫆《焚书辨》
        《宋史·蒲宗盂传》刘大櫆《芋园张君传》
        《后汉书·杨琁传》《魏书·杨大眼传》
        刘大櫆《论文偶记》《海舶三集》序
        《明史·杨靖传》《宋史·魏了翁传》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明史·孙丕扬传》
        刘大櫆《张复斋传》(二)《宋史·梁鼎传》
        刘大櫆《海舶三集》序《始得西山宴游记》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