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甘凤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
        六、文言文阅读
        甘凤池传
        甘凤池,江南江宁人。少以勇闻。康熙中,客京师贵邸。力士张大义者慕其名,自济南来见。酒酣,命与凤池角,凤池辞,固强之。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拇,腾跃若风雨之骤至。凤池却立倚柱,俟其来,承以手,大义大呼仆。血满靴,解视,拇尽嵌铁中。即墨马玉麟,长躯大腹,以帛约身,缘墙升木,捷于猱。客扬州巨贾家,凤池后至,居其上。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凤池曰:"此劲敌,非张大义比!"明日又角,数蹈其瑕,玉麟直前擒凤池,以骈指却之,玉麟仆地,惭遁。凤池尝语人曰:“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释】:①贵邸:指王侯宅第。 ②拇:这里指脚趾。 ③即墨:地名。 ④猱:猿猴类动物。
        10.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
        示例
        释义
        凤池辞
        课内迁移法
        蒙辞以军中多务
               
        凤池尝语人曰
        尝射于家圃
               
        以驻指却之
        查阅字典法
        A.拒绝,推辞;B。退;C。除,消除。
              (填字母)
        腾跃若风雨之骤至
        联系成语法
        疾风骤雨
               
        11.用“/”给划线句断句。(限2处)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
        13.本文尾句中的“耳”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中的“尔”表达的情感相同吗?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14.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1号挑战者:张大义从“(1)(填文中句子)”看出张大义(2)的特点。
        (3)本文写了两场结局相同的对决,是否多余?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2号挑战者:马玉麟从“缘墙升木,捷于猱”看出马玉麟敏捷的特点。

         

         

        答案:

        10. 推脱     曾经     C     迅速    11.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12.马玉麟心中愤愤不平,与甘凤池较量技艺,一整天也没分出胜负。    13.相同。“耳”和“尔”都译为“罢了”,都体现了人物谦虚、不骄不躁的性格特点。卖油翁有着高超娴熟的技术,却仍然毫不夸饰地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体现了卖油翁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态度和朴实谦逊的品德;甘凤池武艺高强,几乎无人能敌,却对别人说,自己只是“善借其力以制之耳”,写出了甘凤池武艺高强却毫不骄矜、从容冷静的特点。    14.(1)腾跃若风雨之骤至(2)腿部力量强大(3)不多余。两场对决虽然结局相同,但与甘风池对决的人物特点并不相同,甘凤池取胜的方法也不相同。两场对决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甘风池的人物形象。
        【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注意联系课内迁移的句子并结合语境,来确定词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大意是:吕蒙用军中事物多这个理由推脱。辞:推脱;(1)句大意是:凤池推脱,(张大义)坚持要比试。辞:推脱。
        ②“尝射于家圃”大意是,曾经在自己家园子中练习射箭。尝:曾经;(2)句大意是,甘凤池曾经对别人说。尝:曾经。
        ③句意是:(甘凤池)用合并的手指除去了他的攻击。却:除去;故填C。
        ④成语“疾风骤雨”的意思是,风雨来的突然而猛烈。骤:突然而猛烈;(4)句大意是,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骤:突然而猛烈。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的力气没有超过中等人,我能够战胜别人的原因是,我擅长借助外力来制服他们罢了。“吾”是主语,“逾”是谓语,“吾力不逾中人”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在“人”后面断开第一处;“所以能胜人者”是一个因果结构,其中“所以”表示原因,“能胜人者”是结果,在“者”后断开第二处;“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对“能胜人者”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是如何战胜别人的。
        故断句为: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有:角技:比赛技艺;终日:一整天。
        13.本题考查文言情感的分析。
        《卖油翁》中“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是卖油翁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尔”是而已、罢了的意思,写出了卖油翁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特点,也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中“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甘凤池自述能胜过他人的原因,“尔”也是而已、罢了的意思,甘凤池多次战胜他人却能冷静,理智的分析自己取胜的技能,表现了人物不骄不躁谦逊理智的特点。因此,情感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人物谦虚、不骄不躁的性格特点。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概括。
        (1)文中句子“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腾跃若风雨之骤至”意思是,张大义身高八尺有余,小腿力量强大,用铁皮包住小腿,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写出了张大义身长、力大的特点。
        (2)“腾跃若风雨之骤至”意思是,(张大义)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形象具体的写了张大义腿部力量强大。
        (3)本文中的两场对决,分别从不同的两个方面来刻画甘凤池的形象特点。与甘凤池对决的两个人物特点不同,句子“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腾跃若风雨之骤至”表明张大义的特点是力量强大,句子“长躯大腹,以帛约身,缘墙升木,捷于猱”表明马玉麟的特点是敏捷。甘凤池战胜他们的方法也不同,面对力量强大的张大义,凤池取胜的方法是“凤池却立倚柱,俟其来,承以手”;而战胜敏捷的马玉麟甘凤池则采取“以骈指却之”的方法取胜,不管是力量强大的对手还是迅速敏捷的对手,甘凤池都能轻易的化解对方的攻击,说明甘凤池武艺高超。
        【参考译文】
        甘凤池,是江南江宁人。小时候就凭借勇猛闻名。康熙年间,客居在京城中往后第宅。大力士张大义仰慕甘凤池的大名,从济南来京城拜见他。酒喝得正畅快时,(张大义)招呼甘凤池与自己比试,凤池推脱,(张大义)坚持要比试。张大义身高八尺有余,小腿力量强大,用铁皮包住小腿,腾空跃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风暴雨到来一样。甘凤池后退,靠着柱子站立,等到张大义袭来,用手制止了张大义,大义大叫一声扑倒在地。血流满了他的靴子,解开靴子来看,只见他的脚趾都深深的埋入了铁片中。即墨的马玉麟身材高肚子大,用布帛束住身体,沿着墙攀援到高高的树上,比猴子还要敏捷。(马玉麟)客居在扬州一巨商人家,甘凤池后来到了巨商家,职位在马玉麟之上。马玉麟心中愤愤不平与甘凤池较量技艺,一整天也没分出胜负。甘凤池说: “这是一位强有力的敌人,不是张大义能比的!”第二天又比试,多次攻击他的弱点,马玉麟直身上前去擒甘凤池,(甘凤池)用合并的手指击退了他,马玉麟扑倒在地,惭愧的逃走了。甘凤池曾经对人说:“我的力气没有超过中等人,我能够战胜别人的原因是,我擅长借助外力来制服他们罢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清史稿·王熙传》《清史稿·佟国珑传》
        《清史稿·魏禧传》《清史稿·伊秉绶传》
        《清史稿·朱之弼传》(二)《清史稿·福敏传》
        《清史稿·额亦都传》《清史稿·陈瑸传》
        《花连布传》《清史稿·靳辅传》(二)
        《清史稿·左观澜传》《清史稿·赵申乔传》
        《清史稿·李世杰传》《清史稿·张鹏翮传》
        《清史稿·岳起传》《清史稿·李森先传》
        《清史稿·杨文乾传》(二)《清史稿·杨文乾传》
        《清史稿·张廷玉传》《清史稿·蓝理传》
        《清史稿·毕沅传》《清史稿·于成龙传》
        《清史稿·朱珪传》《清史稿·郑燮传》
        《清史稿·靳辅传》《清史稿·朱之弼传》
        《清史稿·阿桂传》《清史稿·李长庚传》(二)
        《清史稿·冯光熊传》《清史稿·李卫传》
        《清史稿·豪格传》《清史稿·顾炎武传》
        《清史稿·裘曰修传》《清史稿·李鸿章传》(二)
        《清史稿·李奕畴传》《清史稿·沈近思传》
        《清史稿·丁日昌传》《清史稿·白镕传》
        《清史稿·张存仁传》《清史稿·侯方域传》
        《清史稿·施琅传》(二)《清史稿·朱轼传》
        《清史稿·王弘祚传》《清史稿·阎若璩传》
        《清史稿·赵廷臣传》《清史稿·高士奇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史稿·童华传》(二)
        《清史稿·谢济世传》《清史稿·缪遜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