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注】,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如二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九月,晋献公卒,里克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由员?”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有删改)
        【注】胙,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B.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C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D.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事,文中指祭祀。与“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有事”含义相同。
        B.稽首,我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先君,文中指已故前代君主。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修订而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周襄王的指派,宰孔赐祭肉给齐桓公,他让齐桓公不用下阶拜谢,但齐桓公为维护天子威严仍下阶拜谢。
        B.齐桓公在与诸侯会盟时说只要与齐国结盟,就恢复原来的友好局面;但宰孔认为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劝晋献公不要前去。
        C.晋献公去世,里克和荀息两个人辅佐的继任国君的人选不一样,里克想接纳晋文公为国君,荀息要辅佐奚齐担任国君。
        D.里克杀死奚齐后,荀息本想以死殉之,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于是他就立公子卓为国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4分)
        (2)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4分)
        14.君子是如何评价荀息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加以概括。(3分)

         

        答案: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将有事于西畴”中的“有事”指耕种之事,文中的“有事”指祭祀,两者的含义不同。
        1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分析不当。根据“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等信息可知,荀息没有以死殉之的原因是别人的劝说,而不是自己本有的想法。
        13.(1)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
        (2)(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其”、“济”和判断句式。其,表假设,如果。济,成功。“其济,君之灵也”,判断句式。第(2)小题的关键点有“复言”、“焉”和“将焉辟之”宾语前置句式。复言,实践诺言。“复”通“覆”。焉,哪里。“将焉辟之”,反问句,宾语前置句,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辟”通“避”。
        【评分细则:关键点每点1分,大意1分】
        14.评价:荀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死。
        理由:①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若奚齐不能被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②但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未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条作答。
        【评分细则:评价1分,理由2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天子还有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不离开脸面咫尺之遥,小自我哪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如果不下拜,)我只怕会跌倒在阶下,给天子留下羞辱。我哪敢不下阶拜谢呢?”齐桓公下阶,拜谢;再登堂,接受祭肉。
        秋季,齐桓公和诸侯在葵丘会盟,说:“凡是与我们一起结盟的人,结盟之后,就恢复到过去那样友好。”宰孔先行回国,遇到晋献公,说:“可以不去参加会盟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远征,所以向北边攻打山戎,向南边攻打楚国,在西边就举行了这次会盟。向东边是否要有所举动还不知道,攻打西边是不可能的。晋国恐怕会有祸乱吧。您应该致力于安定国内的祸乱,不要急于前去。”晋献公听了这话,就回国了。
        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想要接纳晋文公为国君,所以就发动三位公子的党羽作乱。当初,晋献公让荀息辅佐奚齐。晋献公重病,召见荀息,说:“把奚齐这个弱小的孤儿付托给您,怎么样?”荀息叩头回答说:“臣下愿意竭尽全力,再加上忠贞。如果成功,那是君主在天的威灵;不成功,我将以死谢罪。”晋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知道了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过去的,侍奉活着的,两方面都互不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将要杀掉奚齐时,里克事先告诉荀息说:“三方面的怨恨都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的人都支持他,您打算怎么办?”荀息说:“打算死。”里克说:“死也没有好处!”荀息说:“我和先君说过了,不能有二心。(人)能做到既想实践诺言而又要爱惜己身吗?虽然(死也)没有好处,(但)又能躲到哪里去呢?而且人们要行善,谁不像我一样?我不想有二心,难道能够对别人说不要这样做吗?”
        冬十月,里克在茅屋里杀了奚齐。《春秋》记载说:“杀其君之子。”(是由于)晋献公还没有下葬。荀息准备自杀,有人说:“不如立卓子为国君并辅佐他。”荀息立了公子卓为国君并安葬了晋献公。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廷上杀了公子卓,荀息就自杀了。君子说:“《诗经》所说的‘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掉;说话有了毛病,就不可以追回了’。荀息就是这样的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襄公二十九年,子展卒,子皮即位》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左传·襄公三年》
        《左传·文公十六年》《齐国佐不辱命》《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鲁宣公会晋侯、卫侯同盟于断道》
        《郑伯克段于鄢》(二)《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左传·僖公四年》《烛之武退秦师》(二)
        《楚子之在蔡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骊姬之乱》《子产为政》
        《子罕说宝》《楚子围宋》
        《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曹刿论战》(一)《左传·宣公二年》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