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三国志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9.选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三件往事:不以其卑鄙、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B.从选文分析,先帝临崩所寄大事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选文表达了作者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要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选文包含了作者希望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后主刘禅的情感。
         
        答案:
         
        9.三国 诸葛亮(2分)
        10.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3分)
        11.A  (3分)
        【解析:“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应属于一件事,所以文中涉及两件事: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



        相关文言文练习
        《三国志·孙礼传》《三国志·周瑜传》(二)
        《三国志·邓艾传》(三)《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三国志·步骘传》(二)《三国志·杨阜传》(二)
        《三国志·贾逵传》《三国志·武帝纪》(二)
        《三国志·曹操传》《三国志·蜀书·董允传》
        《三国志·胡综传》(二)《三国志·田畴传》
        《三国志·孙权传》《三国志·诸葛恪传》
        《三国志·吕岱传》《三国志·卫觊传》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三国志·杨仪传》
        《三国志·许靖传》《三国志·孙登传》(二)
        《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胡综传》
        《三国志·陶谦传》《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二)
        《三国志·夏侯惇传》(二)《三国志·吴书·滕胤传》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三国志·田豫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薛莹传》
        《三国志·薛综传》《三国志﹒华佗传》(四)
        《三国志·夏侯惇传》《三国志﹒华佗传》(三)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二)《三国志·吕范传》
        《三国志·杨阜传》《三国志·刘晔传》(二)
        《三国志·魏书·崔林传》(二)《三国志·典韦传》(二)
        《三国志·程昱传》(二)《三国志·杨沛传》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二)《三国志·刘巴传》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三国志·周瑜传》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三国志·曹洪传》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