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书朱子礼卷·子礼为诸暨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阳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礼为诸暨宰,问政,阳明子与之言学而不及政。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窒己之欲,而因以得民之所好也;舍己之利,而因以得民之所趋也;惕己之易,而因以得民之所忽也;去己之蠹,而因以得民之所患也;明己之性,而因以得民之所同也;三月而政举。叹曰:“吾乃今知学之可以为政也已!”
        他日,又见而问学,阳明子与之言政而不及学。子礼退而修其职,平民之所恶,而因以惩己之忿也;从民之所好,而因以窒己之欲也;顺民之所趋,而因以舍己之利也;警民之所忽,而因以惕己之易也;拯民之所患,而因以去己之蠹也;复民之所同,而因以明己之性也;期年而化行。叹曰:“吾乃今知政之可以为学也已!”
        他日,又见而问政与学之要。阳明子曰:“明德亲民一也,古之人明明德以亲其民,亲民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明明德,体也;亲民,用也。而止至善,其要矣。”子礼退而求至善之说,炯然见其良知焉,曰:“吾乃今知学所以为政,而政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
        (明·王阳明《书朱子礼卷》)
        材料二:
        朱廷立,字子礼,徽之婺源人。癸未进士,授诸暨县令。暨巨且烦,号难治,廷立至,新黉社、劝农桑、申乡约、榜《讼诫》,而义仓、义桥、义冢之设,凡以惠民。其尤惠者,均里甲,止海塘,岁省银力各万计。治称第一,晋拜河南道御史。既去暨,人建祠祀之。少傅谢迁之记其政于石,立在道,激扬达体……尝从陈献章游因以圣贤之学期廷立后又得王湛邹子辈相师友学益邃。观其知行合一之论,心性即仁之说,事心事天之旨,正学正道之辩,率皆根本之学,有实见也。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三十五卷)
        注释:①王湛邹子,指王阳明、湛若水、邹守益,三人皆为明朝心学大家。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尝从陈献章A游B因C以圣贤之学D期E廷立F后G又得王湛邹子H辈相师友I学益邃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惕,害怕恐惧,与《孟子》“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惕”意思相同。
        B.“又见而问学”与《论语》“人而不仁”的“而”意思相同。
        C.一,一致、相同,与《兰亭集序》“其致一也”的“一”意思相同。
        D.劝,勉励、奖励,与《兼爱》“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的“劝”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在面对朱子礼问学和问政时,看似答非所问,实则巧妙引导,用心良苦。
        B.王阳明先为学再为政的思想,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诸暨是难治之地,但朱子礼有很多惠利百姓的措施,治理第一,升任河南道御史。
        D.朱子礼在诸暨县令任上践行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政绩卓著,为百姓所称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
        (2)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
        14.结合材料一,概括朱子礼“问学”“问政”之后所领悟的人生之理。
         
         
        答案: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王阳明先为学再为政的思想”错误。根据文本“吾乃今知学所以为政,而政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可知,“为学”和“为政”没有先后之分,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知行合一,追求至善最关键的。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省”,反省、反思;“惩”,责罚;“忿”:怨恨;“得”,了解、知道;“所恶”,厌恶的事物。
        (2)“信”,的确、确实;“止”,达到;“要”,关键;“也”,表判断。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文本“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窒己之欲,而因以得民之所好也;舍己之利,而因以得民之所趋也;惕己之易,而因以得民之所忽也;去己之蠹,而因以得民之所患也;明己之性,而因以得民之所同也”可知,朱子礼在王阳明“言学而不及政”的启发下,反省自身,克服自身缺点,从而了解到百姓所厌恶、所喜爱、所追求、所忽略、所担忧的事情以及百姓的共同本性,最终政绩斐然。这说明修身是为政之基,治理百姓可以从了解自身并做好自己开始。
        ②根据材料一“子礼退而修其职,平民之所恶,而因以惩己之忿也……复民之所同,而因以明己之性也;期年而化行”可知,朱子礼在王阳明“言政而不及学”的启发下,通过实践百姓的需求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体察民情以克制自己的怒气,顺应民心以舍弃自身利益,最终教化百姓,取得了政绩。这表明为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反省自身、提升自身德行的机会。
        ③根据材料一“阳明子曰:‘明德亲民一也……止至善,其要矣。’子礼退而求至善之说,炯然见其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可知,王阳明点明“明德亲民”的统一性,并指出“止至善”的重要性。朱子礼由此领悟到知行合一,关键在于追求至善的境界,并由此见到自己的良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礼出任诸暨县令,向我问政,我与他讨论学问而不涉及政治。子礼回去后反省自己,责罚自己怨恨的(事物),因此得以知道老百姓厌恶的(事物);压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得以知道老百姓爱好的(事物);舍弃自己的小利,因而得以知道老百姓趋求的(事物);戒惧自己觉得容易的事情,因而得以知道老百姓忽略的事情;祛除自己有害的想法,因而得以知道老百姓担忧的事情;发现自己的心性,因而得以知道老百姓是赞同的(事物)。过了三月而政绩显要。子礼因此长叹说:“我现在才知道治学可以为政啊!”
        过了几天,他又来见我并向我问学。我与他讨论为政而不涉及学问。子礼回去后研究他的为政之道,铲平了老百姓憎恶的事物,因而得以责罚了自己怨恨的事物;顺从老百姓喜好的事物,因而得以抑制自己的欲望;顺应老百姓趋求的事物,因而得以舍弃自己的小利;警惕老百姓忽视的事物,因而得以戒惧自己觉得容易的事情;帮助老百姓担忧的事情,因而得以祛除自己有害的想法;应和老百姓赞同的事物,因而得以发现自己的心性。一年后教化大行。子礼因此长叹说:“我现在才知道为政可以治学啊!”
        过了几天,他又来见我并向我询问为政与治学的关键。我说:“明德与亲民是一致的,古代人彰明美德来爱护百姓,爱护百姓以用来彰明美德。因此彰明美德,是根本,而爱护百姓,是作用:然后达到至善,便是它们的关键。”子礼回去后探求至善的学问,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良知。因此说:“我现在才知道治学可以用来为政,为政可以用来治学,两者都不外乎是良知。确实,达到至善是关键啊!”
        材料二:
        朱廷立,字子礼,安徽婺源人。癸未年进士,授官为诸暨县令。诸暨地域广阔诉讼繁多,号称难治之地。朱廷立到任后,新建学校、鼓励农业生产、申明乡约、张榜《讼诫》一文,设立义仓、义桥、义冢,都用来惠利百姓。其中最惠利百姓的是,均衡了里甲制度,停止了修理海塘的工程,每年节省钱和劳力各以万计数。治理能力堪称第一,进官为河南道御史。离开诸暨后,诸暨人建立生祠祭祀他。少傅谢迁之在石碑上刻录他的政绩,将石碑立在大路边,用来激浊扬清,合乎体制……曾经跟随陈献章游学,(陈献章)于是用圣贤之学期待他(学有所成)。后来他又和王阳明、湛若水、邹守益等大家亦师亦友,学问更加深邃。看他知行合一的理论、心性即仁的学说、事心事天的宗旨、正学正道的辨析,都是儒家根本的学问,他都有切实见解。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元稹《诲侄等书》《三国志·魏书·桓阶传》
        《晋书·傅祗传》《明史·刘春传》
        王阳明《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明史·方震孺传》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王阳明《答聂文蔚书》王阳明《君子亭记》
        《清史稿·李星沅传》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魏书·王肃传》《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周书·樊深传》《宋史·杨畋传》
        《后汉书·刘隆传》《文侯与虞人期猎》
        《后汉书·李充传》王阳明《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
        《尉缭子·武议·第八》王阳明《传习录》(看书不能明,如何)
        王阳明《陈处士墓志铭》《新唐书·李绛传》
        《周书·宇文神举传》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说虎》王阳明《书黄梦星卷》
        《三国志·魏书·牵招传》周去非《斗鸡》
        《明史·韩邦奇传》《传习录·答欧阳崇一》《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丘云霄《高石门传》《两浙观风诗》序
        《明史·徐贞明传》王阳明《重修六合县儒学记》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