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百战奇略·势战》《十七史百将传·晋杜预》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战奇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而破之。”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期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获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绥抚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借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节选自《百战奇略·第三卷·势战》)
        材料二:
        孙子曰:“敌人开阖,必亟入之。”预表还所获而间张政。又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预以奇兵袭乐乡,而孙歆以谓飞渡江。又曰:“善战者,求之于势。”预谓兵威已振如破竹是也。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六·晋杜预》)
        [注]①张政:三国东吴名将,西陵战败后未把战况告诉吴主,败绩暴露后被吴主召回撤换。②孙皓: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个皇帝。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事当A以利害B相期C今此举十D有八九E之利F而其害一二G止H于无功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适,文中指恰逢,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
        B. 譬如破竹,指进攻像劈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今演化为成语“势如破竹”。
        C. 造,文中指去、到,与《屈原列传》中“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的“造”意思不同。
        D. 间,文中指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武帝暗中计划灭吴,反对者众多,只有羊祜、杜预、张华等人支持,西陵一战后,杜预请求伐吴。
        B. 杜预上表晋武帝,对反对派的阴暗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计划中止可能带来的形势变化表示忧虑。
        C. 正值南方梅雨季节,疫病流行,晋军行军作战困难,有人主张停战修整,冬天再战,杜预坚决不同意。
        D. 在灭吴之战中,杜预数次用兵决策都与孙子兵法相合,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指挥众将一举攻下东吴。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2)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
        14. 杜预的军事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0. CFG
        11. A  意思不同。恰逢;/出嫁。句意: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
        12. C  “正值南方梅雨季节,疫病流行”错误,由原文“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可知,是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晋军行军作战困难”错误,根据杜预对进攻形势“譬如破竹”的分析可知,“晋军行军作战困难”为无中生有、生观臆断。
        13. (1)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
        (2)吴王孙皓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
        14. ①用离间计使东吴临战换将,军心浮动;
        ②派奇兵偷袭乐乡,虚张声势,震慑敌军,活捉吴歆;
        ③明判敌我形势,坚持灭吴计划, 一举平定东吴。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中所说的“势”,就是利用击敌的有利态势的问题。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诚如兵法所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击破敌人。”晋武帝司马炎秘密制定一个灭亡吴国的战略计划,但交给朝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相违。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荐杜预代替自己职务。待到羊祜一死,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督统荆州一切军务。杜预奉命到镇后,修缮兵器铠甲以搞好战备,加强部队训练以显扬武威。他在选拔精锐部队大败吴国西陵都督张政之后,就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的日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为此,杜预再次上表申述己见说:“凡事都要分析比较它的利害得失,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其结局最差不过没有成功而已。朝臣们说吴国败亡的形势还没有到来,(他们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灭吴之决策不是出于他们的谋划,胜利后的功绩也不能归于他们本身,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至今仍然固执己见而反对伐吴。自入秋以来,伐吴之事已经逐渐外露,倘若中途停止而拖延进攻时间,那么,吴国皇帝孙皓因担心被伐而想出对策来,或如迁都武昌,增修江南城防设施,疏散城镇居民,将会给我们造成城镇不可攻拔,野外无所掠获的被动局面,一旦吴国把大批舰船集中到夏口对我进行防御,那么,明年伐吴的计划或许就落空了。”就在晋武帝与中书令张华下围棋兴致正浓之时,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陛下英明伟大,战无不胜,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晋武帝听后,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杜预于是把部队集中到江陵,并派周旨、伍巢等将率军乘船夜渡长江以袭击乐乡;晋军沿途多插旗帜,点火于巴山之上,出击其要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俘虏了吴军都督孙歆。晋军在平定了长江上游地区后,从湘江以南至交州、广州的广大地区的吴国州郡,都望风不战而降,杜预则亲执符节宣读皇帝诏书,一一加以安抚。在晋军众将举行会议时,有人提出说:“已据江南百年的吴国敌寇,是很难一下子把它完全战胜的。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因此,我们应当等到冬季到来之时,再大举进攻吧。”杜预则坚定地回答说:“从前燕国大将乐毅凭借济西一战,而一鼓作气地吞并了齐国。现在,我军已经声威大震,对敌进攻如同刀劈长竹一样,数节劈开之后,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不再需要用力处理了。”于是,杜预指挥众将率军直趋吴国京都建业,沿途所过城镇的吴军,无不束手就降,结果活捉了孙皓,平定了吴国。
        材料二:
        孙子说:“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就要迅速乘机而入。”杜预利用张政隐瞒战况之机,向朝廷上表,把捕获的吴军送还孙皓,离间了孙皓与张政的君臣关系。又说:“善于进攻的军队,展开兵力就像从九霄突然降下,势不可挡。”杜预派奇兵偷袭乐乡,孙歆以为他们如同神兵天降一般飞过长江。又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从自己创造的有利作战态势中去追求胜利。”杜预认为军威已经大振,形势的发展如同刀劈长竹,将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相关文言文练习
        《战国赵将李牧, 常居雁门, 备匈奴》《晋书·景帝纪》
        《新唐书·萧铣传》《元史·赵世延》
        《宋史·吴芾传》《明史·金幼孜传》
        《百战奇略·不战》《百战奇略·雪战》
        《明史·翁正春传》《百战奇略·雪战》《李愬谋袭蔡州》
        《金史·张行信传》《孙子兵法·地形》《百战奇略·地战》
        袁宗道《读渊明传》《武王问太公曰》《凡兴兵伐敌》
        《明史·吴百朋传》《新唐书·崔涣传》
        《百战奇略·凡敌人强盛》《凡欲征伐,先用间谍》《《宋史》云:张齐贤知代州》
        《辽史·耶律安抟传》《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通鉴纪事本末·桓温伐燕》
        《宋书·臧质传》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百战奇略·守战》《元史·林兴祖传》
        《清史稿·李天馥传》《明史·李东阳传》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唐太宗讨薛仁杲》《旧唐书·薛仁杲传》
        《宋史·王刚中传》《宋史·李大性传》
        《明史·胡广传》《凡战,若我众敌寡》《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六韬·龙韬·励军》《百战奇略·难战》《明史·李充嗣传》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宋史·曾几传》
        《新唐书·李栖筠传》《百战奇略·罚战》《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明史·陈以勤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