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樾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樾,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①眇:盲人。②樾:一种形状像笛的乐器。③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④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扪烛而得其形    扪:触摸
          B.皆求道之过也    过:弊病
          C.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卒:通“猝”,仓猝
          D.昔者以声律取士    取:择取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错误的求“道”方法的一组是(3分)
          ①扣盘而得其声    ②未尝见而求之人  ③莫之见而意之
        ④学以致其道  ⑤莫之求而自至    ⑥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盲人识日”比喻—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难免犯错误。
          B.作者指出了“昔”“今”之士对待“道”的错误态度和不足,肯定吴彦律的“有志于学”,劝勉吴彦律下功夫读书。
          C.作者认为,有的人求道就他自己的见解来阐明它,有的人求道虽没有理解它但借助主观猜度它,这都是求道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D.作者运用“盲人识日”“北人学没”等寓言故事,让读者从对具体形象的体悟中明白所要讲的道理,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3分)
          (2)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3分)
          (3)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答案:

        9.C(卒:终于、最终)
        10.A(排除④⑤即可)
        11.C(“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与原文意思相悖)
        12.(1)(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眼睛好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
        (“者”“之”各1分,整体通顺1分)
        (2)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与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
        (“达”“异”各1分,整体通顺1分)
        (3)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习潜水的一类的人。(“务”“学没”各1分,整体通顺1分)
        13.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评分参考】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苏轼《答谢民师书》(二)
        苏轼《范增论》(二)苏轼《问养生》
        苏轼《贾谊论》(二)苏轼《书上元夜游》
        苏轼《留侯论》(二)苏轼《谏买浙灯状》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二)苏轼《与王定国书》
        《北人学没》《屈到嗜芰》《屈到嗜芰论》
        《猪肉颂》《缹猪肉法》苏轼《凌虚台记》(二)
        《论书》两则苏轼《游士失职之祸》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寻春》(二)
        苏轼《论范蠡》苏轼《钱塘勤上人诗集叙》
        苏轼《魏武帝论》苏轼《与章子厚书》
        《与王庠书》《又答王庠书》苏轼《天石砚铭》
        苏轼《宋襄公论》《贾谊论》《贾谊不至公卿论》
        苏轼《喜雨亭记》(三)苏轼《贾谊论》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滟滪堆赋(并序)》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江瑶柱传》
        苏轼《喜雨亭记》(二)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前赤壁赋》(二)苏轼《日喻》(二)
        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二)苏轼《记过合浦》
        苏轼《教战守策》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庄子祠堂记》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
        苏轼《游兰溪》苏轼《论范增》
        苏轼《韩非论》苏轼《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记游松风亭》苏轼《答谢民师书》
        苏轼《决壅蔽》苏轼《上韩枢密书》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