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燕赵论 苏辙 昔者三代之法,使天下立学校而教民,行乡射饮酒之礼。于岁之终,田事既毕,而会其乡党之耆老①,设其笾豆酒食之荐,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盖以为田野之民,裸裎②其股肱,而劳苦其筋力,长幼亲作,以趋一时之利,习于鄙野之俗,而不知孝悌之节,顽冒无耻,不可告语,而易与为乱。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故三代之民,虽耕田荷任之贱,其所有为者甚鄙,而其中必有所守,其心甚朴,而亦不至于无知以犯非义。何者?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至于后世之衰,天下之民,愚者不知君臣父子之义,而天下之风俗日已败乱。今夫轻扬而剽悍、好利而多变者,吴、楚之俗也;劲勇而沉靖、椎钝③而少文者,燕、赵之俗也。以轻扬剽悍之人,而有好利多变之心,无三代王者之化,宜其起而为乱矣。若夫北方燕、赵之国,其劲勇沉靖者,可以义动,而椎钝少文者,可以信结也。然而燕、赵之间,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无以异于吴、楚者,何也?其劲勇近于好乱,而其椎钝近于无知。上失其道,而燕、赵之良民,不复见于当世,而其暴戾之夫每每乱天子之治。仲尼曰:“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为盗。”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使天下之人皆知父子君臣之义,而谁与为乱哉? 昔者唐室④之衰,燕、赵之人,八十年之间,百战以奉贼臣,竭力致死,不顾败亡,以抗天子之兵,而以为忠臣义士之所当然。当此之时,燕、赵之士,惟无义也,故举其忠诚专一之心,而用之天下之至逆,以拒天下之至顺,而不知其非也。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夫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故夫燕、赵之地,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取材于宋·苏辙《苏辙集》) 注释:①耆老:老年人。②裎:裸体。③椎钝:朴实愚钝。④唐室:唐王朝。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会其乡党之耆老 会:聚集,召集 B.而不知孝悌之节 节:节制 C.虽耕田荷任之贱 贱:低微的 D.百战以奉贼臣 奉:遵从,遵守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岁之终 不复见于当世 B.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 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 C.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 因无恒心 D.可以义动 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其笾豆酒食之荐 准备好盛放在笾豆中的美酒和食物 B. 无三代王者之化 缺少夏商周三代时王道的教化 C. 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 吴、楚的百姓竟然对自己的勇敢感到骄傲,大胆做强盗 D. 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常常苦于士大夫数量的缺少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0.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引用孔子、孟子语句的作用。(5分)
答案: 6.B 7.C 8.C 9.参考:①那些官居上位的人士不认为他们鄙陋且不值得教化,那些百姓也就愿意做好事了。 ②没有固定的资产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人(读书人)才能做到。 意思对即可。 10.参考:意义:孔子认为: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沦为盗贼。有勇而无礼则乱。孔子主张用礼义来规范勇。紧呈上文燕赵人民好勇乱治,引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的主张。2分 孟子认为只有士人可以做到有固定的道德观念。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就会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就会放纵邪恶无所不为。燕赵士人的现状是缺少礼义的观念,要想办法对他们施以教化。2分 作用:引用权威语言,强化论证,增强说服力。1分 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