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嘉定元年举进士。端平元年,改授军器监丞。明年,入对,言:“陛下亲览大政,两年于兹。今不惟未睹更新之效,而或者乃有浸不如旧之忧。夫致弊必有原,救弊必有本,其原不过私之一字耳。陛下固宜惩其弊原,使私意净尽。天命有德而或滥于私予,天讨有罪而或制于私情,此陛下之私有未去也。集义盈庭而施行决于私见,诸贤在列而密计定于私门,此大臣之私有未去也。君相之私有未去,则教条之颁徒为虚文。”
拜殿中侍御史,辞不获,乃因讲筵奏曰:“昔人主之于诤臣,非乐而听之,即勉而从之,否则疏而远之,未闻有不用其言而复用其人者。陛下自端平亲政以来,召用正人以振台纲,未几而有委曲调护之弊,其所弹击,或牵制而不行,其所斥逐,复因缘以求进。不意圣明之时,其弊一至于此。陛下以其言之不可用,又从而超迁之,则是台谏之官,专为仕途之捷径。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至是遂极言台谏失职之弊。
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以久旱,复言:“陛下嗣膺宝位余二十年,灾异谴告,无岁无之。欲望陛下一洒旧习以新天下,出宫女以远声色,斥近习以防蔽欺,省浮费以给国用,薄征敛以宽民力。”又言:“庙堂既有堂除注,复时取部缺以徇人情;士大夫既陷赃滥,乃间以不经推勘而改正,凡此皆徇私忘公之害。命令朝更而夕变,纪纲荡废而不存,无一事之不弊,无一弊之不极。陛下盍亦震惧自省。”
卒,赠少傅,谥清献。有奏稿十卷。
(选自《宋史·杜范列传》)
【注】堂除:宋代官员一般由吏部选差,那些有特殊勋劳者,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为“堂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
B.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
C.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
D.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委曲,有“事情的经过,底细”“委婉”等义项,文中由后者引申为“曲折辗转”。
B.迁,古代官职的调动可称为“迁”,专指升职。文中的“超迁”是指越级提拔。
C.欲望,古今异义词,文中为同义复词,义为动词“希望”,今义为名词“要求”。
D.庙堂,太庙的明堂。也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之处,引申为朝廷,文中即为此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军器监丞时,杜范认为皇帝亲政两年以来,政治革新的效果并未显现,有时还让人产生今不如昔的忧虑。
B.杜范认为先前的君主们对正直敢言之臣或听从,或疏远,而当朝皇帝不采纳谏臣的意见并且还疏远他们。
C.杜范认为士大夫们贪赃枉法,营私舞弊,这些都是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皇帝对此应感到震惊并能及时反省。
D.杜范不管身居何职,都能积极向皇帝进言,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一个忠良之臣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相之私有未去,则教条之颁徒为虚文。(4分)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4分)
14.杜范认为救弊就要“使私意净尽”,请根据文意提两条“使私意净尽”的建议。(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陛下但知崇奖台谏为盛德,而不知阻抑直言之为弊政,则陛下外有好谏之名,内有拒谏之实,天下岂有虚可以盖实哉)
11.B(“专指升职”错)
12.B(“不采纳谏臣的意见并且疏远他们”错)
13.(1)如果君主和宰相有私心未去除,那么颁布的教化百姓的条例只能是一纸空文。(4分。“教条”1分,“教条之颁”句式1分,“徒”1分,句意1分)
(2)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师。(4分。“固”1分,“从而”1分,“师”1分,句式1分)
14.①皇帝要赏罚适度,不滥赏,不私罪;②大臣要落实集体决议,清理私党帮派。(3分。一点1分,二点3分)
参考译文: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嘉定元年考中进士。端平元年,杜范改任军器监丞。第二年,他入朝奏对,说:“陛下亲自掌管国家大事,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如今不仅没看到政治革新的成效,有时候甚至让人有逐渐不如以前的担忧。产生弊病一定是有原因的,挽救弊病也一定有根据,它们的本源不过是一个私字罢了。陛下本来就应该治理产生弊病的根源,使私意去除干净。皇帝奖赏有德操的人,但是或许还会因私情而滥行赏赐;出兵征讨有罪的人,但是或许还会因私情而被牵制,这些是陛下没有去除的私心。集体讨论的虽多,但施行的时候还是由私人的见解决定;虽然很多贤人都在朝堂上,但秘密的计策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决定,这是大臣还有没去除的私心。如果君主和宰相有私心未去除,那么颁布的教化百姓的条例只能是一纸空文。
杜范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他推辞但没获准,就趁着给皇帝讲读经书的机会上奏说:“从前君主对于正直敢言的大臣,不是高兴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是努力采纳他们意见,如果不这样就疏远他们,没听说有不采纳他的意见却又重用他的情况。陛下自从端平元年亲自处理朝政以来,召见任用正直的人来整顿御史台的纲纪,不久就有从上面委婉(曲折辗转)地进行调停庇护的弊病,台谏所弹劾抨击的,有的受到牵制而没执行;他们所贬斥驱逐的人,又找机会升官进职。没想到在这圣明的时期,弊病竟达到了如此程度。陛下认为他的言论不能采用,但又紧接着破格提拔他,那么台谏这个官职,就专门成了升官的捷径。陛下只知道尊崇和褒奖台谏官是美德,而不知道阻止和抑制正直的言论是弊政,那么陛下就是外有喜欢劝谏的名声,内有拒绝劝谏的事实,天下怎么能有虚假可以遮盖事实的呢?”此刻他就竭力地论说台谏官失职的弊病。
杜范升为代理吏部侍郎兼侍讲。因为长期干旱,他又说:“陛下继承皇位已经二十多年,上天用灾难和异象进行的谴责和警告,没有一年没有。希望陛下彻底扫除旧习以使天下一新,放出宫女以远离声色,斥退受到亲幸的近侍以防止被蒙蔽和欺骗,节省不必要的费用以保障国家的财政用度,减少赋税以便减轻老百姓负担。”又说:“朝廷已经有堂除制,但又时常取吏部的缺额来做人情;士大夫陷于贪赃枉法的地步,就偷偷把那些没有经过考察的人改为正选,这些都是营私舞弊、忘了国家利益的弊害。朝廷的命令早晨改的,到了晚上又变了,国家政纲法纪被破坏得荡然无存,没有一件事不存在弊病,没有一种弊病不严重到极点。陛下为什么不也感到震惊恐惧并进行自我反省呢!”
杜范去世后,被追赠为少傅,谥号“清献”。留有奏疏文稿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