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来聘于我。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践作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淮二州刺史。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B.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C.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D.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士,古人用以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陶渊明就被后世称为“陶征士”。
B.累迁的意思是多次升迁,“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含义不同。
C.特蒙恩礼的“蒙”的意思是受到,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的“蒙”含义相同。
D.聊以记言的“聊”意思是姑且,与《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的“聊”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庾信和他父亲都曾在梁朝东宫任职,受到礼遇。他和徐陵才华横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受到世人追捧。
B.侯景作乱,庾信率领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但兵锋未接,庾信等人就撤离了。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
C.梁元帝即位后,庾信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后改为右卫将军,并获封爵加官,受命出使“我”朝。
D.陈氏与周朝通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被允许回归故里。高祖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
(2)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14.为什么高祖不放还庾信?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 A
11. D
12. C
13.(1)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
(2)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比得上的。
14.①庾信懂得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②高祖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
参考译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在齐国不应朝廷征聘。父亲庾肩吾,曾任梁国散骑常侍、中书令。庾信自幼英杰出众,聪明机敏无与伦比。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庾信身高八尺,身材健壮,仪容举止恭顺,有超过常人之处。他从湘东国常侍起家,转任安南府参军。当时庾肩吾担任梁国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东海人徐摛任左卫率。徐摛之子徐陵和庾信同时担任抄撰学士。父子均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宠礼遇无人可比。庾信、徐陵才华橫溢,文风都是绮靡浮艳,因此世人称为徐庾体。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任郢州别驾。随即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他的文章和言谈,被邺下之人广为称道。回来后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侯景作乱时,梁简文帝命令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千余人,在朱雀航扎营。侯景赶到,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失陷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梁元帝继位后,庾信转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衔,出使我朝。适逢大军南征,就留在长安。平定江陵后,任命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登基后,封为临清县子,食邑五百户,任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升骠骑大将军,晋爵义城县侯。不久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庾信懂得旧时的不少典章制度,为政简要清静,官吏百姓都能安宁。当时陈氏与朝廷互通友好,寄居他乡的南北人士,都允许回归故里。陈氏就请求放还王褒、庾信等十余人,高祖只放还王克、殷不害等人,留住庾信、王褒不放。不久被,征调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都很喜好文学,庾信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至于赵王、滕王等人,更是恳切应酬,好比平民之间的交情。公卿们的墓碑墓志,大多拜托他撰写。当时只有王褒与庾信文才相当,其余的文人,没有能比得上的。
庾信虽然官位高、名声大,但常有思乡之情。于是作《哀江南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意。文章写道:“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姑且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大象初年,庾信因病退职。开皇元年去世。隋文帝深切悼念他,追赠他原来官职,加封荆、淮二州刺史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