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晋书·闵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闵王(司马)承字敬才,少笃厚有志行。太兴初,拜屯骑校尉,加辅国将军。帝欲树藩屏,会敦表以宣城内史沈充为湘州,帝谓承曰:“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承曰:“臣幸托末属,身当宿卫,未有驱驰之劳,频受过厚之遇,夙夜自厉,思报天德。君之所命,惟力是视,敢有辞焉!”于是下诏曰:“承贞素款亮,志存忠恪,便蕃左右,恭肃弥著。今以承监湘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湘州刺史。”初,刘隗以王敦威权太盛,终不可制,劝帝出诸心腹,以镇方隅。故先以承为湘州。承行达武昌,释戎备见王敦。敦与之宴,欲观其意,谓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公未见知耳,铅刀岂不能一割乎!”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敦果谓钱凤曰:“被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听承之镇。时湘土荒残,公私困弊,承躬自俭约,乘苇菱车,而倾心绥抚,甚有能名。敦恐其为已患,诈称北代,悉召承境内船乘。承知其奸计,分半与之。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惟忠与义夫复何求囚桓罴,于是一州之内,皆同义举。敦遣甲卒二万以攻承。承且战且守,待赦于虞望,而城池不固,人情震恐。或劝承南投陶侃,又云可退据零桂。承曰:“吾举义众,志在死节,宁偷生苟免,为奔败之将乎!事之不济,其令百姓知吾心耳。”城内知朝廷不守,莫不怅惋。相持百余日,城遂没。魏义槛送承荆州,刺史王虞承敦旨于道中害之,时年五十九。敦平,诏赠车骑将军。
        (节选自《晋书•闵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惟忠与义/夫复何求/
        B.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惟忠与义/夫复何求/
        C.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惟忠与义/夫复何求/
        D.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惟忠与义/夫复何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古代只有男子才取字,男子二十岁即为成年,这时要取字,称人用字,以表尊敬。
        B.“拜”,文中意为任命、投官,和“加”不同,“加”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
        C.诏,诏书,古时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文中的“赠”,指追赠,是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承忠诚恭谨,深受皇帝信任。皇帝认为湘州南楚是控制三州交会处,应任用可信任之人镇守,因他贞洁恭敬,被任命为湘州刺史。
        B.司马承应对恰当,诱使王敦误判。他知道王敦一向看不起他,就在王敦试探他时故意说豪壮之语,致使王敦放下戒心,听任他上任。
        C.司马承居官俭约,倾心当地事务。他任湘州刺史时正值湘土地荒残,公私固乏。他生活节俭,乘坐苇茭车,尽心安抚百姓,名声很好。
        D.司马承倡导义举,最终为国牺牲。王敦叛乱,他立志为节操而死,坚守城池,在相持一百多天后,城被攻陷,在押送荆州的路上被害。
        (4)下面的句子分别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答案:
        (1)D
        (2)A
        (3)B
        (4)①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减少,将从哪里得到(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②秦国对待将军,可以称得上刻毒了。父母和同宗族的人,都被杀戮或没收为奴。



        相关文言文练习
        《晋书·顾众传》《晋书·颜含传》
        《晋书·刘超传》《晋书·裴秀传》
        《晋书·李重传》《晋书·张光传》
        《陈情表》《晋书·孝友传》《晋书·夏统传》(二)
        《晋书·罗宪传》《晋书·文明王皇后》
        《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晋书·李胤传》
        《晋书·葛洪传》(二)《晋书·王裒传》
        《王欢守志》《晋书·刘毅传》(二)
        《晋书·王雅传》《晋书·孙晷传》
        《晋书·纪瞻传》《晋书·王羲之传》(三)
        《晋书·陈寿传》《初,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
        《晋书·吾彦传》(二)《晋书·顾恺之传》(二)
        《晋书·刘惔传》《晋书·顾荣传》(二)
        《晋书·石勒传》(二)《晋书·石勒传》
        《晋书·冯跋传》《晋书·顾荣传》
        《晋书·韩伯传》《晋书·周顗传》(二)
        《晋书·王恭传》(二)《晋书·束皙传》
        《晋书·郗鉴传》(三)《晋书·鞠允传》
        《晋书·张茂传》《晋书·羊耽妻辛氏传》
        《晋书·杜预传》(三)《晋书·杜预传》(二)
        《晋书·吴隐之传》《晋书·郗鉴传》(二)
        《晋书·虞喜传》(二)《晋书·孔愉传》
        《晋书·马隆传》(二)《晋书·郑袤传》(二)
        《晋书·慕容翰传》《晋书·刘毅传》
        《晋书·桓彝传》(二)《晋书·桓彝传》

        工具导航: 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查询 近义词查询 歇后语大全 古诗词大全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文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在线文言文翻译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