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君失其道,则大臣比权重,以相举于国,小臣必循利以相就也。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行公道以为私惠。进则相推于君,退则相誉于民,各便其身,而忘社稷。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也,故国之危也。
(节选自《管子•法禁》)
材料二: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种存亡越而霸勾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是以贤人闭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无不听,行无见疑,君臣两与,终身无患。今非得其时,又无其人,直私意不能已,闵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赀之身,涉蔽塞之路;经乎谗人之前,造无量之主,犯不测之罪,伤其天性,岂不惑哉?故文信侯、李斯,天下所谓贤也,为国计揣微射隐,所谓无过策也;战胜攻取,所谓无强敌也。积功甚大,势利甚高。贤人不用,谗人用事,自知不用,其仁不能去;制敌积功,不失秋毫;避患去害,不见丘山。积其所欲,以至其所恶,岂不为势利惑哉?诗云:“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杂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大夫种存A亡越而霸B勾践赐C死D于前E李斯积功F于秦G而卒H被五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道,针对文中的“私惠”而言,指国家的事务,与“主持公道”中的“公道”意思不同。
B.社稷,指土神和谷神,在以农为本的中国是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该词常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C.一,文中是“一样、相同”的意思,与《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意义相同。
D.用事,文中指当权、执政,与《屈原列传》中“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用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的圣王在考察人才时,并不看他们的学问,只希望他们能与君主一致且听从君令。
B.君主失道的时候,大臣就朋比为奸,在国中互相抬举,小臣也必然为利益而趋从他们。
C.贤人君子能够通达盛衰的形势,明白成败的原由,了解治乱的头绪,审察人们的常情。
D.文信侯能预见到国家极细微隐秘的事情,却看不见自身面临的如同山丘一般大的危险。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也,故国之危也。
(2)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
1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君臣上下一心的问题,但角度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BEG
11.C
12.A
13.(1)向上蒙蔽国君,向下搜刮百姓,这都是使君主削弱使国家混乱的做法,所以是国家的危险。
(2)知道去留的时机,所以即使困厄也不在濒于灭亡的国家做官,即使贫穷也不接受昏君的俸禄。
14.①材料一从君王的角度,指出君王应该明确法令,能君臣上下一心;②材料二从臣子的角度,臣子选择能重用自己的君主,然后上下一心。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夫文种保存了危亡的越国并使越国称霸,勾践却在面前赐死了他。李斯在秦朝积下了很多功劳,最终遭受五种刑罚。
“大夫种”作“存亡越而霸”的主语,“勾践”作“赐死”的主语,主语不同,中间断开,所以在B处断开;
“于前”作“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李斯”作“积功”的主语,其前要断开,所以在E处断开;
“于秦”作“积功”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表转折连词,引出下一句,应该放后文,所以在G处断开。
故在BEG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掌握能力。
A.正确。国家的事务/公平公正的事情。句意:利用公法谋取私利。/主持公平公正的事情。
B.正确。
C.错误。“一”,一样、相同/统一。句意:他们的功劳是同样的。/六国灭亡,四海统一。
D.正确。句意:坏人专权。/又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了掌权的靳尚。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并不看他们的学问”错,原文是“不贵其人博学也”,意思是不看重他的学问广博,但不是不看他们的学问,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蔽”,蒙蔽;“索”,搜刮;“弱”“乱”,使……削弱,使……混乱。
(2)“去就”,去留;“穷”,处境困窘;“污君”,昏君。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可见材料一是从君王的角度,通过殷纣王和周武王的对比,指出君王应该明确法令,能君臣上下一心。
材料二“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贤人闭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后合;故言无不听,行无见疑,君臣两与,终身无患”,可见材料二从臣子的角度,并通过列举姜太公、孙叔敖、文信侯和李斯等贤臣的事例,指出臣子要选择能重用自己的君主,然后才能上下一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的圣王在考察人才的时候,不看重他的学问广博,但却希望他能与君主一致且听从君令。《泰誓》说:“殷纣王有亿万臣子,也有亿万条心,周武王有三千臣子却只有一条心,所以纣王因亿万心而亡,武王因一心而存。”因此,一国之君,如果不能使人心相同,使国家权威统一,使士人意志统一,使上面的治理措施贯彻,作为下面的行为规范,那么即使有广大的国土、众多的人民,还不能算是安全的。君主失道的时候,大臣就联合权势,在国中互相抬举,小臣们也必然为私利而趋从他们。所以,他们便举用国士作为私党,利用公法谋取私利。在朝堂上在君前互相推崇,在民间互相吹捧,各图己便,忘掉国家。向上蒙蔽国君,向下搜刮百姓,这都是使君主削弱、使国家混乱的做法,所以是国家的危险。
材料二:
贤人君子,通达盛衰的形势,明白成败的原由,了解治乱的头绪,审察人们的常情。知道去留的时机,所以即使困厄也不在濒于灭亡的国家做官,即使贫穷也不接受昏君的俸禄。因此姜太公七十岁还不能自求显达,孙叔敖三次离开相位也不后悔,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愿勉强与不合适的君主结合。姜太公在周朝一旦遇合子孙就世袭侯爵七百多年,孙叔敖在楚国一旦遇合子孙世袭封爵也有十代,大夫文种保存了危亡的越国并使越国称霸,勾践却在面前赐死了他。李斯在秦朝积下了很多功劳,最终遭受五种刑罚。竭尽忠诚为国君操心,宁愿身处危难也要使国家安定,他们的功劳是同样的。有的能封侯并世袭不断,有的却被赐死或受酷刑,这是因为他们追求理想和达到理想的途径不一样。因此贤人往往关闭心智,掩盖才能,等遇上恰当的人才与他结合;因此能有话必听,做事不被怀疑,君臣志投意合,终身没有祸患。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又没有恰当的君主,只是个人心愿不甘罢休,哀伤世道混乱,担忧君主的危亡;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走闭塞之路;从谗人面前经过,拜谒没有气量的君主,冒不可预测的罪名,伤害自己的本性,难道不是糊涂吗?因此文信侯和李斯是天下所谓贤人,他们为国家着想,能预见极细微极隐秘的事情,堪称没有错误的决策;战胜攻取,可算是没有强劲的对手。积累的功劳很大,权势地位很高。但皇帝不用贤才,坏人专权,自己明知不受信用,可是他们仁厚的天性又使他们不愿离开;他们制服敌人积累功业,不会有丝毫失误;躲避患难远离灾害,连山丘一般大的危险也看不见。积下多年的愿望,却获得自己憎恶的结果,这难道不是被权势利禄所迷惑吗?《诗经》说:“有的人只知道某一方面,却不了解其他方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